浅析新课改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时间:2022-06-06 06:00:08

浅析新课改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摘 要】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要认真研究新课程,全面开展高效课堂的构建。只有把握新课改的特点,才能在新课改中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 数学 高效课堂 构建

在新课程实施中,课时大幅度减少,但是内容并没有减少,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那么,怎样的课是一堂真正的好课,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构建高效课堂呢?

一、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1.注重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课前充分的预习,就不可能跟上课堂的快节奏,也就无法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在讲授新课前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并且明确任务,这样促进学生理解和思考。授课前,先了解部分学生的预习情况,尤其是他们不懂的问题,上课时引导学生一起重点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内容找准切入点。数学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培养能力是重点。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要堂堂有训练,训练的题目不在多而在精,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改变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

4.功夫用在备课上。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和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率。

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学生在课堂里的生活是学生在学校中主要生活,其质量关系着学生生活质量和学校教育的成效。高效课堂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课堂结构的改革,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教学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

1.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数学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在这种理念下,传统的数学教材也作了相应的改变,由“例题+习题”模式转变为“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模式。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利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数学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情境导入,是一堂好课妙趣横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变的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2.加强动手操作,激发创新兴趣

动手操作的过程,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而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安排一些动手操作活动,放手让学生操作,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这样动手操作就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先让学生猜想:圆锥的体积可能与谁的体积有关?有什么关系?学生大胆猜测后,教师引导:“你们能不能利用手中的学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水、沙子)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呢?”问题一提出,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验证的活动中去。这样教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另外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 加强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团队精神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课堂上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更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培养团队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求异性。

三、改变学习方式,全面提升能力

当前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去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以记忆模仿为主、以书本知识为主和间接经验为主的现象,融学习于活动之中,寓乐于教育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得以实现。新课程标准向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成为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的主要素材。内容的呈现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展开。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学习了知识,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许多生活必备的经验。

四、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机制

教师应锤炼课堂教学的评价语言,具体做到:(1)准确不能模糊。教学中准确语言能给学生以提醒和纠正,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2)生动还要丰富。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能使学生如沐春雨,促进思维发展。(3)严谨不失幽默。幽默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打破课堂内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4)中听更要中用。《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光对学生说:“你说得真好”“你说得真棒”之类的评价语,更要从思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5)独特不乏创新。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学生,评价的语言也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果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

总之,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作为今天的教师更应该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去思考自己的课堂教学。新课改赋予了高效课堂崭新的生命力,相信高效课堂会在我们一线教师的辛勤浇灌下,经过探索与努力,我们的课堂会变得越来越精彩,并催生出最美丽的花朵!

上一篇:高中英语有效性课堂的构建初探 下一篇: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构建地理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