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各种计划值的完成率计算

时间:2022-06-05 10:42:57

企业各种计划值的完成率计算

摘要:在企业计划值为负数、零和较小数时,常规完成率计算公式所得的结果与实际不符合(常规是指:正向指标的较大正数计划值),甚至于得出错误的评价结果;同样的,在逆指标的情况下,常规完成率计算的结果与实际也不符合,甚至于得出错误的评价结果。本文通过对不允许值和基点的深入理解,分析归纳不同情况下的完成率计算方法,对于评价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企业各种计划值 逆指标 不允许值 完成率

一、问题的提出

完成率经常被用来检查工作的进度或计划的完成程度,多用百分数表示。常规完成率公式=(完成值/计划值)×1000%。一般而言,计划完成率越高越好。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常规完成率计算的结果与实际完成情况不符合。比如。企业投产初期,其利润是负值属于合理的客观现象,但是,常规完成率计算公式显得无能为力或计算结果错误。此时,应寻求合理的方法来计算完成率并评价工作业绩,最主要的是要明确计划是有假设的特定条件的计划,并且这一假设条件维持不变。比如,制定计划时的产品市场行情、企业的生产能力等因素在维持不变或按一定预期比例变化的情况下年终会达到一个怎样的结果。计划只有在假设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才真正具有科学性、严谨性与可执行性,离开这一假设条件,可以说计划没有任何意义。

对于企业允许亏损的情况,其计划利润为负值或零,这种情况的计划完成率的计算遇到实际的问题:

一是按照常规公式计算完成率会出现结果与实际不符;

二是对于利润为负值的情况,往往有人按照常规完成率的倒数计算,即,负数计划完成率公式=(计划值/完成值)×1000%,此时,会出现负数完成率的问题;

三是计划为零时或很小时,常规完成率公式(完成值/计划值)中零不能做分母或结果异常超大。对于逆指标(完成值越小越好的指标),往往有人按照常规完成率的倒数计算,会出现结果不准确和结果对比性很差等问题。

例如:下表中A工厂的完成率。按照常规完成率计算公式(完成值/计划值)计算结果为2142.86%,所对应结果“很好”,但实际上A工厂没有完成计划。因此,常规完成率计算公式错误;B工厂完成率。按照常规完成率计算公式(完成值/计划值)计算结果为88.24%,所对应结果“未完成”,但实际上B工厂已经完成计划。因此,常规完成率计算公式错误;C工厂完成率。按照常规完成率计算公式(完成值/计划值)计算结果为5000.00%,所对应结果“完成”并“超额很多”,实际上也超额很多。虽然计算结果与实际符合,但是,这样的计划或完成率已经失去了本初制定计划的意义;D工厂完成率。按照常规完成率计算公式(完成值/计划值)无法计算。

二、不允许值的使用

1.不允许值的原始意义

如图1所示。计划利润为100,当完成100时,完成率为100%;当完成50时,完成率为50%;当完成0时,完成率为0。此时的计算是把0作为原始起点,不能小于0,0就是不允许值,是原始意义的不允许值。

2.不允许值的扩展意义

如图2所示。计划利润为-100,当完成-100时,完成率为100%;当完成-150时,完成率为50%;当完成-200时,完成率为0。此时的计算是把-200作为原始起点,不能小于-200,-200就是不允许值。此时不允许值的意义得到扩展。

3.不允许值的解读

如图2所示。完成率的实质就是完成量占计划量的百分比,其中,完成量就是完成值与不允许值之差,计划量就是计划值与不允许值之差。

即,完成率=(实际值-不允许值)/(计划值-不允许值)×100%

4.完成率计算归纳

在完成率=(实际值-不允许值)/(计划值-不允许值)×100%中,分三种情况:

当不允许值为0时,此时,完成率=实际值/计划值,代表常规的完成率计算公式(指计划值为正数正向指标值)。

当不允许值为负数计划值的2倍时,此时,完成率=2-实际值/计划值,代表负数计划值的完成率计算公式。

当计划值为0或较小时,不允许值可以按照本单位的销售收入与本行业的利润相乘的相反数来标示。此时,完成率=(实际值-不允许值)/(计划值-不允许值)×100%,其中,不允许值由计算所得。

表2归纳计划值为大正数、大负数以及零和较小数的情况,分析了完成率分别为0、50%、100%、150%、200%的特征、评价、不允许值以及计算公式。其中,三种情况的不允许值对应的完成率都为零,也就是说,不允许值就是不允许出现“负的完成率”。

三、基点的使用

基点的使用,与不允许值的使用有相同的结论。

1.正指标计划值为负值的计划完成率

当计划数为正数,完成数比计划任务数少1倍时,计划完成率为0,此时可以认为是计划执行的“基点”;完成数是计划任务数的1倍时,计划完成率为100%,此时可以看作是计划执行的“完成点”。计划的实现过程,就是从基点出发,经过努力“抵达”完成点,即实现计划任务数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计划完成率的计算公式应表述如下:

计划完成率=(完成值C基点)/完成点

其中,基点=计划值-|计划值|,完成点=|计划值|

讨论如下:

当计划值为正时,基点=0,完成率=完成值/计划值。

当计划值为负时,基点=2×计划值,完成率=(完成值C2×计划值)/(C计划值=(2-完成值) /计划值。

2.逆指标的计划值为正的完成率

逆指标是指完成越小越好的指标。同正指标相反,其计划完成率公式为:

计划完成率=(基点C实际完成值)/完成点。

其中:基点=计划目标值+计划目标值,完成点=计划目标值,因目标值为正值,所以:基点=2×计划目标值,完成点=计划目标值。

计划完成率=(2×计划目标值C实际完成值)/计划目标值=(2-完成值)/计划值。

四、有关完成率计算的再分析

1.逆指标计划值为正数的情况

有的企业在计算逆指标时用常规完成率公式,比如,某企业的煤耗,计划为50,实际完成40,按照常规公式完成率=实际/计划,得出完成率结果80%,他们的解释是逆指标“越低越好”。用 “越低越好”的解释存在的两个问题:

一是失去定量描述意义。比如,煤耗完成率80%与利润完成率80%代表意义不同,也就是说,完成计划量的程度不尽相同,或者说失去定量描述意义,只是强调了定量描述程度;二是互逆运算困难。如果计划煤耗为50、完成率为120%时,反推实际煤耗就难以计算。

有的企业在计算逆指标时,使用常规完成率公式的倒数。比如,某企业的煤耗,计划为50,实际完成40,用他们的完成率公式计算完成率=50/40×100%=125%,他们认为这样的完成率可以与常规完成率相比较。实际上该完成率为120%,仍然有一定的差异。

2.正指标计划值为负数的情况

有的企业在计算负计划值的完成率时,使用常规完成率公式的倒数。比如,计划利润为-50和实际完成-40,按照他的计算结果为125%,实际上该完成率为120%,仍然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当计划利润-50,实际完成40时,按照他的计算结果为-125%,失去实际意义,因此,使用常规完成率公式的倒数不妥当。

对比不允许值的使用与基点的使用,可以发现二者得出的结论相同。通过不允许值的使用与基点的使用,归纳不同情况完成率的计算公式:

1.正向指标

计划值为正数时,完成率=完成值/计划值;

计划值为负数时,完成率=(2×计划值-完成值)/计划值。

2.逆向指标

计划值为正数时,完成率 =(2×计划值-完成值)/计划值;

计划值为正数时,没有实际意义。

3.计划值为0或较小数

完成率=(完成值-不允许值)÷(计划值-不允许值)×100%。

此时,不允许值(利润)为销售收入乘以行业利润,或自行设置。

参考文献:

[1] 李凯.特殊情境下计划完成率的计算技巧[J].数据,2010(5).

[2] 刘亚斌.计划利润为负值时的计划完成率计算方法和解读[J].企业看点;电子产业经济,2013(18).

上一篇: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下一篇:全球经济新平庸渐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