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爱心”的园丁

时间:2022-06-05 10:38:50

做有“爱心”的园丁

爱心教育,目前已经成为了一个流行词,然而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我曾看到过如此报道:有一记者采访老师时问:你爱你的学生吗?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毫无疑问地答“我爱!”;然后记者再次采访学生:“你感觉你的老师爱你吗?”,说感觉到老师的爱的学生不足30%!这是怎么了?怎么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答案呢?这样的报道给我很大的震撼!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之爱,应该比父爱更广博,比母爱更细腻,比情爱更质朴,比其他一切亲情之爱更纯洁、更高尚。它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行为,一种持续的巨大的劳动。爱,可以塑造美好的心灵;爱,可以诱发美好的行为;爱,可以播种美好的语言!现结合本人教学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用爱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有博大的胸怀,有善良的品格,有过人的耐性,还要有细腻的心思。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因为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都有所不同,教育风格也各有千秋,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而且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尤其是对那些不能自律的问题学生,我们更应该爱护他们,关注他们。

二、爱中有严,尊重激励学生

爱心教育也不是墨守陈规,一成不变的。一份温柔,能软化多少调皮孩子的心灵;一丝严厉,又能唤回多少迷途的羔羊。其过程,都渗透着爱;其结果,都凝聚着爱。这份爱心,无时无处不在。当学生自卑时,她以拳拳之意沐浴一颗冰冷的心,使之升温,树立起希望;使之软化,树立起信心;当学生调皮时,她以柔和的目光,严厉的词语,将爱心包装上黑色的外衣,像一颗无坚不摧的炮弹,炸开学生冥顽的心。

有时老师的言行,不仅直接伤害了学生的自信和自尊,而且在对方心灵深处印上了恨的阴影。这种师生间恨对恨的情绪一旦碰撞。即使花很大的力气也是很难奏效的。只有爱才能解开疙瘩,才能消融冰山,才能建立师生之间情与情的交流。要做到这一步,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 爱,首先就要了解学生

我们除了要了解他们的年龄、学习状况、性格特点外,还要了解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等家庭成员的状况,了解了这些情况,我们就能找出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爱就是平等

我们应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感情,建立一种亲密的友谊,而不要总是居高临下,处处把自已摆在训导者的位置上。实践证明,师生感情融洽了。学生就自然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

3、爱要尊重、鼓励学生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信任。对于一些学生,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关心,帮助他们,给他们更多的赞许、表扬、鼓励,给他们以信任和委托。发现他们有了错误,不要轻易去揭短,不要当众批评,而是要耐心倾听他的看法和想法,这样可以使他们认识到错误,激起他们争取和保持荣誉的意志和行为,促进其对过错行为的矫正。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色、与众不同的孩子。”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对特殊学生往往“望而生畏”,但是实践告诉我们,他们恰恰是教师要研究、要花精力去教育的孩子。只要巧妙运用教育的智慧,用博大的爱心、欣赏的眼光、极强的耐心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撑,精神上的鼓励,方法上的指导,肯定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德国诗人席勒曾经说过:“把希望的种子交给大地,等待着春天的萌芽;在时间的犁沟里播下智慧的种子,让它悄悄的开花。”我想,在教育工作中也同样需要用爱去成就学生的未来。让我们亮出充满阳光的心灵,用智慧的耳朵去聆听,用深情的目光去关注,用充满爱心的鼓励去改变,等待花开……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意志力的培养 下一篇:也谈初中文言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