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控视角下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探究与实践

时间:2022-06-05 08:15:06

风险管控视角下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探究与实践

摘要:本文以A校为例,在风险管控视角下,探究高职院校财务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期望通过分析财务工作中易出现问题的风险防控点,结合从事高职院校财务相关工作的实践经验及管理实例,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部控制;探究与实践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合理保证经济活动的合规合法、财务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及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等手段,从而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的防范和管控。

一、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的背景分析

(一)政策背景分析

国务院大力发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及经费的投入、激励、管理等方面明确了方向,国家、地方财政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逐年加大。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在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及风险,对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二)内部控制管理的环境背景分析

2012年起,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加强风险防控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财政部先后印发了内部控制规范及全面推进建设的指导意见,为各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建立、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内部控制管理的现况分析

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未能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对资金的管控相对比较重视,但单位内部却没有制订内部控制制度或者是有制度没有遵照执行,导致内控管理不到位、形同虚设。2.对经济业务稽核工作思路不够全面,力度不够。在经济业务的稽核工作上,多偏重于规范化,而忽视对合法性、真实性的监督。3.财务部门普遍存在工作人员数量偏少的情况。人员数量的紧张,导致在工作量强压的情况下,审核报销单据的质量不能保证,同进内控环节未能完全到位。4.单位内部审计效果不佳。审计形式就账查账,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内容可利用的价值不高,部分学校先离后审、任中不审,使审计监督、检查工作达不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二、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的防范风险点

A校财务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学校行政、基建、食堂、产业公司的预算、核算管理,招标采购管理和收费管理。以工作职责划范围,逐一梳理易发生的风险点有以下7点:

(一)预算管理风险点

预算编制时,未与学校各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存在未经批准,擅自扩大预算项目或超标准安排预算情况;预算执行时,未在预算批复的范围内进行开支,存在隐瞒、挤占、截留、挪用专项资金情况,决算编报不能保证真实、完整、准确、及时。

(二)核算管理风险点

单位内部不规范经济业务审批权限及流程;账务处理时关键岗位缺失,会计日常记账、月末结账不及时,不遵守相关会计制度,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有规定不执行或者超预算计划审核批准经费支出;往来款项结算不清;超标准开支。对资金管理未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不能保证资金的安全完整。

(三)招标采购管理风险点

政府采购预算及计划申报随意性;未规范组织、实施相关政府采购程序;未按照规定对采购业务的档案进行建档留存。

(四)收费管理风险点

收费项目未按规定进行审批及公示;未按规定使用票据;未按规定将收、支分离。

(五)票据管理风险点

票据管理松散导致票据丢失;票据核销时,未经程序私自销毁票据;私自印制票据以隐匿收入。

(六)岗位设置风险点

不相容岗位未分离。

(七)信息化工作风险点

财务数据未按时保存,电子档案未异地保存;财务系统使用人员未妥善保管密令;使用带病毒U盘等移动数据存储器上财务系统。

三、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措施

A学院以财务视角,从制定制度、完善现行财务环境,实施措施加强财务内部风险管理、项目管理、招标采购管理、收费管理,执行程序加强信息公开与监督着眼,进而加强了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一)健全制度建设,完善财务环境

A学院财务部门在着手构建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以来,从对经费的管理、审批及报销流程、学生收费、项目立项及招标流程等进行了修订了工作,进而了《招标采购管理暂行办法》、《招标采购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招标采购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采购项目招标工作操作流程》等相关财务制度,以制度为抓手,规范学校经济活动行为,明确了经济活动执行的流程。

(二)明确报销规定与流程,防控会计核算风险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会计准则制度,正确使用会计核算科目,真实反映会计活动信息,全面审核各类单据,从票据的合规性和审批程序的完整性认真审核,对不合规的票据坚决不予支付。

(三)分离不相容工作,防控岗位设置风险

针对风险岗位,A学院采取重点监控措施,对不相容的工作岗位进行分工负责控制。例如:银行出纳与银行对账工作分工负责,减小银行资金收付账务风险;要求现金出纳日日填写资金盘点表,由审核人员对现金进行定期、不定期盘点检查,盘点记录留档保存;银行余额调节表制作人员与银行资金管理人员分离设置、银行预留印章分离控制、票据领用专人负责控制等。同时,财务部门内部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轮岗。

(四)确立项目管理制度,定期公开财务信息,防控预算管理风险

在项目库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明确了项目的立项程序,确立了项目申请两级评审制度。由职能部门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初次排序评审,由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对初次排序评审后的项目依类进行二次评审,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完整性,保障项目选择上的公平、公正、公开。建立项目预算执行与政府采购进度联动推进机制,定期在学校内公示招标采购及项目资金执行进度,在学校层面会议上进行通报,自上而下的对项目执行进行监督和督促。

在财政规定公开经费情况工作基础上,A学校实行二级学院、重点职能部门预算执行情况、重要事项公开制,健全民主管理推进校务公开。

(五)严格招标管理,防控招标采购风险

招标采购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学院招标采购制度,成立招标委员会、建立专家库、引入外部咨询论证机制,同时对招标过程进行严格把关。

(六)规范收费管理,防控收费管理风险

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调整岗位设置,确保不相容的岗位相互分离、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强化内部监督,保障收费工作的安全。收费工作全面实行公示制度,通过学校网站、收费公示栏等各种渠道对收费项目、标准和依据进行公示。

(七)根据财务信息化建设情况,防控信息化管理风险

异地留存、备份财务数据,按规定定期、不定期检查;财务系统使用人自行设置密令,定期修改;禁止使用带病毒U盘等移动数据存储器上财务系统。

(八)细化岗位工作标准,排查风险

深度剖析财务内部岗位,对岗位工作完成标准及时间标准进行要求并逐一细化,从而并通过定期、不定期进行周工作总结及学习,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为加强学院财务管理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四、对于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强化经办部门财务意识,把好业务每一关

工作中,宣传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知识,加强各部门负责人的财务管理意识,强化责任,对财务报销业务的真实性负责,切实把好关、负起责。

(二)强化要求预算方案的准确性

建议引导需求部门在提报项目前充分做好项目的考察和论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根据学校发展,做好项目前期规划,减少变更,提高执行效率。

综上,在风险管控视角下,以制定制度、实施措施、执行程序为手段,以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刘正兵.基于财务风险管控视角的高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构建研究[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20-124.

[2]何军.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财会研究,2011(2):50-51.

[3]刘素梅.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1(1):91-95.

[4]高庆峰.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建设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13(2):128.

[5]王文明.完善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析[J].会计之友,2014(36):107.

[6]王小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J].商业会计,2015(2)37-40.

(作者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关于强化卫生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 下一篇:小学数学动态生成教学的课堂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