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贷利率变化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6-05 05:33:37

存贷利率变化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研究

摘要:利率宏观经济的重要经济指标,经典的经济学认为利率与居民储蓄有正相关关系。而在我国存在的利率与居民储蓄之间的关系较为特殊,居民储蓄由于各种制度和经济原因而持续上涨,文章基于经济学的分析,从政府、企业、银行、居民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利率 居民储蓄 投资渠道

一、文献综述

凯恩斯认为,利率是影响宏观经济最为重要的因素,宏观经济政策通过改变利率而起作用。在我国,利率对于居民储蓄的影响却与经典的理论相悖,利率上升居民储蓄总量依然上升。

贺书平(2005)认为,经典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利率对于储蓄的影响是单一的,利率提高,储蓄增加,利率下降储蓄减少。但是,现代经济学运用跨时期消费模型指出,利率对于储蓄的影响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大小。王成进等(201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利率通过虚拟经济的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影响居民储蓄,而利率变动通过影响投资从而作用于居民收入和储蓄的机制并不存在。

许涤龙、乔增光(2002)和闫庆友、崔萌(2007)经过实证研究均发现我国利率与居民储蓄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是许涤龙、乔增光(2002)认为,是名义利率的下降幅度小于物价下调幅度,使得实际利率上升导致居民储蓄上升,而闫庆友、崔萌(2007)则认为是投资渠道的不畅通,居民的心理因素等更为复杂的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

文章根据金融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存贷利率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政策建议。

二、存贷利率与居民储蓄现状

文章搜集了从2002年2月到2012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对基准利率的调整数据,根据东方财富网提供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到,2002年到2007年之间,央行一直在加息,贷款利率在2007年12月21日达到近年最高7.47%,而相应存款利率为4.14%。从2007年12月到2008年12月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央行调低基准利率,到2008年12月达到近年最低利率水平,贷款基准利率为5.31%,存款基准利率为2.25%。之后贷款基准利率稳定在5.5%-6.5%之间,存款基准利率稳定在2.5%到3.5%之间,基本变动不大。

相比之下,储蓄存款余额更加稳定很多,无论利率的升降,根据resset数据库提供的银行储蓄存款年末余额可以看出,自2002年开始到2010年末居民储蓄存款由8.7万亿增长到30.3万亿,可见居民储蓄存款缺乏利率敏感性,与经典的经济理论不符,具有特殊性。

三、居民储蓄缺乏利率敏感性的原因

这种特殊现象的发生究其根源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利率市场化程度低,有较强的利率管制。在这种背景下,利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不能体现出市场的资金供求或者市场的均衡状态,而更多体现出国家的政策导向,因而,利率的变化与居民的储蓄存款之间的关系便渐渐钝化,居民的存款缺乏正常的利率敏感性。

其次,企业缺乏正确的融资意识,融资行为受利率的影响较小,大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导致企业只在乎资金的来源而不在意资金的成本,企业的借贷行为利率敏感性差,对资金的导向作用差,不能让资金流入市场上最需要资金的领域。

第三,银行机制不健全,不能完全掌控金融产品定价。现阶段我国银行由于利率并未完全市场化,银行各种金融产品的定价权较小,因而,我国的银行并不是一个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完全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由于银行不能按照市场的供求关系适时调整利率,导致利率对市场意志的体现并不明显,更多的体现出政策意志。

第四,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居民对于未来的预期相对保守。生活压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居民在货币的需求中更加偏重于预防性需求,所以需要将自己的资产投资于风险尽量低甚至是无风险的渠道,银行储蓄就是最为“安全”的投资方式,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居民储蓄随之增加,与利率的关系并不紧密,更多的是与居民对未来的预期和预防性需求相关。

四、政策建议

针对以上存贷利率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的原因,文章从不同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让经济更加健康发展。

首先,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速度,把更多的调节权力让渡给市场,通过资金的供求关系影响经济的运行,让市场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自动调节经济。渐渐缩小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范围和干预力度,加强监管,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氛围,让市场参与者更多地改变和引导市场的发展。

其次,完善企业融资机制。企业应当聘用专业的财务人员,对企业的融资决策进行全面的分析,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从而获得充足资金的同时,减轻财务压力。企业的管理人员不仅应当专注于高质量的投资项目,也应当注重融资决策,提高现金流收入的同时,降低财务成本。

第三,面对利率市场化的大潮,银行应当顺应潮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培养和聘用相关高素质人才,对金融产品进行自主定价,确定合理的价位,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利用利率有效调节居民储蓄。银行加强自身团队建设,做好应对新的竞争和挑战的准备,拓宽资金来源,打开贷款流向,让业务渠道更畅通,服务更优质,用最优良的服务和更稳定的收入来吸引更多的顾客。

第四,畅通投资渠道。加大对投资理财产品的风险收益的宣传,用更通俗更透明的方法将金融产品和工具展现给更多普通人,让闲散资金通过各种渠道集中于最需要资金的领域,完成资金的优化配置,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居民个人应当对金融产品有正确的认识,利用相关知识来赚取较高收益,不仅仅局限于银行储蓄中,而应多渠道投资,将自己的资金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贺书平.对我国居民储蓄利率弹性的实证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06):98~99.

[2]王成进、潘强、余小敏.利率、虚拟经济与居民储蓄关系的实证研究.[N].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49~54.

[3]许涤龙、乔增光.我国居民储蓄函数及其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03):86~89.

[4]闫庆友、崔萌.中国居民储蓄高增长的经济研究.[N].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03):41~44.

上一篇:浅析预应力现浇桥梁施工工艺及要求 下一篇: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