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贷利率提高凸现五大影响

时间:2022-04-18 10:47:01

存贷利率提高凸现五大影响

2006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大多数机构预计2007年经济增速将低于2006年,或者不相上下。但是,1-2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之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外贸顺差大幅增加396亿美元、贷款总额同比多增2636亿元、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7%、工业增加值增长18.5%、CPI上涨2.4%,增幅均大大高于去年同期,照此增速估算,一季度GDP增速有可能高于去年,增速达到11%以上,经济趋热的势头再度出现。

面对今年前两个月的经济快增长和贷款迅速增长,央行决定从3月18日起提高存贷款利率,这一调控政策十分必要,正当其时。一方面有助于减少生产领域货币充裕的压力,防止经济过快增长,另一方面及早解除负利率对储蓄者的伤害,体现让利于民的调控意图。

影响一:有利于平衡物价总水平

今年1月份居民消费物价上涨2.2%,2月份上涨2.7%,1-2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4%,涨幅高于去年同期1个百分点。从当前价格水平看,去年12月物价上涨2.8%,1月份上涨2.2%,2月份上涨2.7%,1-2月CPI上涨2.4%,虽然2.4%距央行确定的3%的警戒线尚有一定距离,但这已是居民储蓄存款连续第3个月出现负利率。以1-2月CPI涨幅2.4%计算,目前我国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52%,扣除20%的利息税,一年期存款收益为2.016%,也就是说储蓄存款的负收益为-0.39%,储蓄存款的实际利率为负值,意味着居民即期收入减少和预期收入受损。加息是一个不可再回避的选择。

从价格上涨的结构看,2月份食品价格上涨6%,消费品价格上涨3%,服务价格上涨1.8%。食品价格继续快速上涨,今年2月份涨幅快于去年12月1.3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上涨3%,这是近年来的较快水平,而服务价格目前涨幅不算高,但是3月份人大会议结束后,往往是地方政府出台物价调控方案的密集时期,再加上国家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因而服务价格将呈现逐渐走高的态势。所以,从总体看,今后几个月物价仍将维持较高水平。因此,目前加息有利于货币政策全面性、前瞻性地发挥效用,有利于维护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央行及时将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提高0.27个百分点,年利率由2.52%提高为2.79%,税后利率由2.016%上调为2.232%,但是扣除2.4%的物价水平,居民的负利率仍为-0.168%(之前为-0.39)。也就是说,本次加息之后,居民储蓄存款仍然是负利率,只是程度有所减弱。我们期待,央行政策利息能够进一步调整,尽快回归正利率的时代。

影响二:给将要发热的经济降温

本次央行调整了利率水平将贷款利率也上调了0.27个基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6.12%提高为6.39%,其他各档次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这对于控制今年以来信贷规模的快速增长,预防经济增长再度趋热具有一定作用。

截至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项贷款余额为23.5万亿元,同比增长17.2%,比照1月份16%的贷款增速,2月份的放贷增幅提高了1.2个百分点。今年1-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800亿元,同比多增2636亿元。以央行“2006年贷款新增额不超过2.5万亿元”的调控目标作参照,今年前两个月接近1万亿的贷款新增额确实偏多。这反映出银行业“早放贷、早盈利”的心态。受春节期间存款增加,以及新建项目陆续开工等因素影响,多数银行都会把一年中的前几个月作为完成全年贷款任务的黄金时段。但是贷款大量发放,表现为货币流动过剩进一步加剧,反映了社会投资的高速增长,2月份信贷抬头预示着固定资产投资可能反弹,带动工业生产较快增长,1-2月工业增加值增长18.5%,增速高于去年水平2.3 个百分点,这也就意味着GDP的较高增速。因此从预防经济过热、提高信贷质量的角度来看,央行加息是及时的和必要的,也是调控手段多元化、成熟化和高效化的表现。

为了控制商业银行手中的流动性较强的货币,央行从去年起已连续5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冻结了大约5000亿的资金,将金融机构手中本来就已过剩的资金划转一部分至央行,央行也以密度和力度较大的央行票据回购方式回笼社会货币,就在2月份金融数据公布当天,央行又作出发放1400亿元票据的决定,用以回收银行过剩的流动性。但是从实际执行结果看,央行的货币紧缩性政策并未很好发挥作用,货币流性过剩依然存在,信贷规模在年初便表现出很强的扩张性。

提高存款准备金是控制资金的供给,提高利率是控制资金的需求,作用不一样。从目前看,提高贷款利率对实体经济带来的紧缩效应间接、也很微弱,但是却传递出不鼓励生产过快增长的政策信号。由于目前尚未实现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不畅通,央行通过提高准备金率而拔高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后,无法带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上升,也就无法使得市场主体的贷款需求减弱。其次,提高准备金率固然会收回流动性而使金融机构可贷资金减少,但由于上升后的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仍会大大低于贷款基准利率,因此,金融机构的理性做法将会是,通过变现其货币市场中流动性资产的方式,来补充可贷资金,以使其放贷能力不受削弱。

影响三:给狂热的资本市场降温

2007年1月份,到沪深证券交易所新开户的投资者人数超过了2003年和2005年全年开户的总人数。其中,1月份新开的A股个人账户达到137万户,为多年来的历史高点,其规模接近去年上半年的开户总和。在基金方面,当月新开户的个人达到185万户,为历史上的最大规模开户数。大规模资金流入股市及对股市的逐利预期,引发了新一轮“全民炒股”风潮。截至2007年1月23日,股市个人开户数量已经突破8000万户。2005年本轮行情以来,多数股票都已经翻了好几倍。市盈率和市净率是衡量股市高低的两个核心指标。目前我国股市这两个指标已经是世界上都是很高的,其中市盈率位于世界第一,市净率仅次于印度股市而位居世界第二。

本次国家提高存款利率0.27个百分点,同时人大会期间数十名委员联名提案取消利息税,都在一个侧面提高和预期向好了老百姓稳定的储蓄收益,稳定和不断提高的储蓄收入将吸引储蓄由证券市场回归银行储蓄,而大量的充裕储蓄也是经济增长最好的资金蓄水池。提高存款利率对于稳定储蓄存款、避免储蓄大搬家有积极作用,也是为了股市的长远发展,它的作用可能会让股市上涨的幅度缩小一点,增长更为稳健。

影响四:给高企的房价降温

贷款利息涨了,住房贷款可能也要涨。到底会涨多少呢?我们可以算一算账。以总额50万,期限20年的住房按揭贷款为例,按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算,加息前利率为6.84%,每月需要还款3828.62元;20年总利息支出418868.91元;加息后利率提高到7.11%,每月需还款3909.58元,总利息支出为438298.53元。每月多支出80.96元,总计需多支付利息19429.62元。不过,对于已经办理了贷款买房的人来说,利率的提高要从明年的1月1号开始正式实施。如果现在贷款买房,则从明天开始实行。此次加息可能会成为房价下降的一个拐点。

影响五:利率不市场化只会提供更多的套利机会

货币流动性过剩导致了加息压力,但加息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控制流动性。近来,欧、日等经济体相继加息,是在通胀以及利率传导机制有效的情况下进行的。我国加息的压力来自流动性过剩,流动性源头之一是外贸顺差占款,而顺差过多的源头主要是中国一系列要素价格的低估,包括土地、能源、人工以及利率等。如果单纯提高利率,并不能有效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也就不能明显的抑制顺差。

此外,资金廉价也是刺激投资的原因。各种研究认为,中国民间信贷以及金融创新的利率水平早已超过了商业银行的利率,比如,央行做出房地产开发商必须提高自有资金比例后方可获得贷款,大批开发商随后以至少5%的利率获得外资借款,甚至有的承诺20%的回报率。因此,小幅调整利率对实体经济部门几乎不产生明显影响,只要利润空间存在。严重依赖银行信贷的主要是国有企业以及地方政府,但是他们对利率不敏感,而且信贷需求弹性不高,只要想贷款,就不会去计算成本。

从根本上讲,我国利率政策存在失效的原因是利率双轨制的存在,即管制利率和市场化利率,此外,还有央行作为货币政策调节工具的利率体系,如法定准备金利率、超额准备金利率、再贷款利率、央行票据利率等。目前,央行在公开市场调节货币供给的核心机制在于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头寸,但是由于超额准备金利率的存在,如果央行仅仅采用公开市场业务手段,国有银行的信贷投放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

一套利率体系的双轨制以及央票利率工具的不合理,使得利率政策不能有效传导,在此条件下,如果只是简单地调整了利率,只会改变过去业已形成的均衡状态,出现新的套利机会,反而影响了利率政策的实施。如果利率市场化,央行首先应该考虑取消为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支付利率的做法,恢复整个利率体系的零底线,中国利率体系有效性发挥不畅的原因就是因为利率体系提供了很多套利的机会,弱化了利率政策的调整功能。

上一篇:四高官纵论:推动新增长方式的转变 下一篇:高培勇:出口退税制度酝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