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的自由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时间:2022-06-05 12:08:06

弗洛姆的自由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摘要】自由是现代启蒙精神的核心,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的推进却衍生了人追求自由,反而陷入逃避自由的悖论之中。弗洛姆从心理学的层面认为人之所以要逃避自由,不是真的要逃避自由,而是要逃避所谓的消极自由,摆脱消极自由所带来的自身孤独无力感,摆脱现实资本主义社会机制所带来的对人的能力和潜质的限制,以求达到自我能力的全面发挥,获得积极自由,获得最终的人生自我实现,中国社会也处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人们在追求物质自由的时候,更需要对心灵自由给予关怀和引领。弗洛姆的自由思想、爱与创造性劳动是实现人的积极自由的良方,对于今天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弗洛姆 逃避自由 现实启示

《逃避自由》一书是作家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的成名作,也是其学术思想的源头。弗洛姆认为,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不断追求自由的过程,而追求自由的过程又是从没有自由到获得自由,从消极自由到积极自由的过程。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处于自由的两难困境之中,既向往、追求自由,又难以忍受由此而产生的精神孤独,想方设法地逃避自由。

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弗洛姆这样说道:“自由对许多人来说是一种梦寐以求的目标,可对另一些人来说是一种威胁。”那么自由究竟是什么?人们为何逃避自由却又追求自由?如何实现积极自由?

一、自由的定义

“自由”是弗洛姆社会心理学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借助自由概念,弗洛姆完成了社会批判理论与精神分析学说的结合,即马克思与弗洛伊德的结合。在这里,自由演化成了两种学说的的纽带。

(一)自由的定义

何为自由,通常最基本含义是指没有阻碍的状况。这里的阻碍,指的是外界的障碍,也就是不受限制和约束。而弗洛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自由进行了解读。

在弗洛姆看来,自由源自于人的“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是对自然和社会的“单独的我”,意识到自我存在,自我的价值和意义,自我的自由实现。而自我意识越是强烈,对外在自然和社会,尤其是外在社会认识越多,人越是感觉到孤单和无助。

(二)自由的双重意义

一般意义上的“自由”意指不受外在因素的约束与限制,凡事能够自己做主。但在弗洛姆看来,自由具有双重含义,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予以理解。

首先,自由有积极的一面,这是指“个人自我得以实现,即他的智力、感情和感官方面的潜力得以发挥这一意义上的积极自由。”这种自由不是不受任何约束,而是获得人性的尊严与个人的力量。它追求的是人能自由地支配自己,自由地发挥个人的理性与情感,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弗洛姆相信,积极自由的实现是完全可能的。

其次,自由有消极的一面,这是一种从束缚中解脱出来的自由。弗洛姆认为,从生命演化的角度看,人类达到了动物难以企及的巅峰状态,在自然面前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力。然而,与人的自我成长相伴随的是自我与世界的分离。这种分离使人的智力、感情和感官方面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但却破坏了人与世界的统一,使人处于难以忍受的孤独、忧虑和软弱无力感的折磨之中。当人难以实现这种积极的自由时,便选择消极的自由,即“向后倒退,放弃自由,通过填平自我与世界之间的鸿沟来克服孤独感”,由此来恢复个人与世界的统一。

真正的自由是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统一。前者的意义在于,使人在各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中发展潜能、完善个性。后者的意义则仅限于帮助人解除自然、社会的各种束缚。因此,积极自由应当是自由的核心部分。

二、逃避自由的原因和机制

(一)逃避自由的原因

在弗洛姆看来,人们之所以逃避自由,是因为自由缺失所造成的的心里落差和现实落差。这种所谓的自由是消极状态下的自由,即获得自由后心里的不安定和孤独感的产生。

人的不自由,源于两种情况:一种是人在获得自由之后,又要为新的束缚、新的权威而担忧,这一种不断往复的自由与不自由,造成人们内心的恐惧和疲乏,也衍生出后续的对外在权威和内在权威的屈从,从而有悖于内心对自由的向往,即使获得了短暂的自由,内心也无法得到相应的满足;另外一种则是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限制和困惑,资本主义社会的机器化大生产虽然解放了人的双手,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实则限制了人的能力,束缚了人的自由全面展。在这个层面上,社会的发展本来发展了人的自由,但最后却加深了人的不自由,这种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无法得到解决。所以,无论是人由于孤独和无助而产生的内在的不自由还是社会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外在的不自由都是打着“自由”的幌子的真实的不自由,这种自由的幌子实则是消极的自由。因而,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实则逃避孤独,逃避人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的不满足感,逃避所谓的消极自由。

(二)逃避自由的机制

逃避自由,就是要逃避个体化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就是逃避个体的软弱无力感和精神上的孤独。弗洛姆认为,有三种典型的逃避自由的途径。

第一,极权主义。为了摆脱孤独、获得已经丧失的力量,个人“放弃自己独立自由的倾向,而希望去与自己不相干的某人或某事结合起来”,即放弃个人的独立性和个性的完整性,通过控制他人、屈从或依赖权威的保护,来解除孤独感、获得安全感。这种逃避自由的途径,实际上是个人用一种新的枷锁摆脱了的原始约束,使自己重新陷入不自由的状态。

第二,破坏。与极权主义一样,破坏的目的也是为了消除无力感、孤独感的折磨。但是,破坏是通过消除某种外在威胁来增强自己的力量,从而获得安全感,极权主义则是通过统治他人或服从外在权威来增强自己的力量,得到安全感,排除孤独感。

第三,机械地自动适应。这是大多数正常人解决孤独问题的办法。个人完全接受社会文化赋予他的那些特征,按外界的要求行为处事,以放弃个性、成为机器人作为代价,自动地与他人保持一致,来消除“我”与世界的矛盾,使自己不再孤独、忧虑和软弱无力。这就好像给自己涂上了一层保护色,通过磨灭自己的个性,从而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一致。如此自动适应的结果是,丧失自我或用一个虚幻的自我来代替真实的自我,个人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深切的怀疑,更加觉得无助与不安。

三、实现积极自由的方式

弗洛姆认为,逃避自由不是现代人摆脱自由困境的唯一出路,实现积极的自由才是解决孤独问题的最佳方式。积极自由的获得有赖于人的自发性活动。自发性活动泛指创造性活动,它不是一种受孤独和无权力感驱使的强迫性活动,也不是由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机械性活动,而是自我的一种自由活动,即出于个人自由意志的活动。它是使人把自己与自然世界、与他人再度联系起来、克服孤独的恐惧,同时又使其自我的完整性不受损害、重获自由的唯一途径,具体表现在“爱”与“创造性工作”两方面。

“爱的目的是使对象获得幸福、发展和自由。爱是这样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原则上,它能把所有他人、他物都包容在我们之中”,“真正的爱,作为人的主要特性的体现,它包含着对被爱者的肯定。”弗洛姆所说的“爱”有别于人们通常的理解,它不是将自己与他人融为一体,也不是占有他人,而是自发地肯定他人,在保留个人自我的基础上,使自己与他人联系在一起,以此来满足与他人统一、远离孤独的需要,同时又不磨灭人的个性。弗洛姆把“爱”看作使人保持独立而不感到孤独的良方,是现代人摆脱自由困境的关键。

创造性工作既不是为了逃避孤独而被迫进行的活动,也不是为了主宰、统治自然而进行的活动,而是指个人与自然相互沟通,使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创造性活动。通过这种工作,个人可以肯定自我,与自然、他人连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自由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即追求自由与体验孤独之间的矛盾得以消解,重新获得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不必依赖于外界较高权威的保护,而是依赖于个人已经强大起来的自我。

此外,解决现代人的自由危机、实现积极的自由,还要有一定的社会条件相配合,如政治上实现高度民主,政府由人民选举产生等。弗洛姆认为,在一个社会中,当个人的发展与幸福成为文化的目标、个人不必屈服于外在权威或受其利用、个人拥有真正的良知和理想时,真正的自由才能成为现实。资本主义社会也无法真正帮助人们解除孤独感,而弗洛姆的理想是,建立一个以计划经济制度为主要特征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在那里,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四、弗洛姆自由思想的现实启示

弗洛姆在分析“自由”问题时,尽管也曾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但他的分析依然侧重于心理学层面。虽然他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自由困境,然而,他的思想可以拓展我们分析问题的视角,使我们能更好地考察当代中国的诸多社会心理现象。

第一,有助于探寻某些社会现象的心理根源。现代人之所以感到不自由,会出现自由困境,核心问题是,在强大的外部世界面前,个人所体验到的孤独无助与无能为力。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深受经济全球化及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整个社会都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多元的价值观念使人们的思想、行为有了更多的自由,人的个性也得到空前的尊重与发展。但是,面对市场经济的风险,个体常常感到孤立无助与不知所措。与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的急剧变化相伴随的是各种社会问题,诸如暴力行为、贪图享乐、贪污受贿、见利忘义等等。这些社会问题的产生,固然有其社会政治或经济原因,但也有复杂的心理根源。例如,在我国流传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其心理根源就在于大多数人的“极权主义”性格。通过追逐权力或依附于权势,可以获得自我曾经丧失的力量,使自我与周围世界、与他人联系起来,以此摆脱孤独无力之感,从而获得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当个体的生命、尊严和价值观念遭到严重打击、个人又难以应对时,往往倾向于以暴力等破坏来对抗社会压力,逃脱个人的渺小感和无力感。如果这种破坏针对的是自己,那么就容易导致自杀、自虐等行为;如果这种破坏指向别人,则易造成对他人和社会的危害。

第二,提醒人们审慎对待文化传媒的引导。现代生活中,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文化传媒和娱乐工具无处不在,它们深刻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引导着我们的生活和消费趋势,容易在无形中操纵我们的心理,抹杀我们的创造力。比如,当代年轻人趋之若鹜的时尚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看起来追求的是与众不同的个性化发展,实际上却是依从外在权威、缺乏独立性的表现。文化传媒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化艺术的创造性和个性;其传播的大众文化又消解了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在的超越,使人失去思想,在平面化的文化模式中逃避现实,沉溺于无思想的享乐之中,并认同现实的社会生活。它在某种程度上操纵着人们的思想与心理,培植着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所以,人们应该要慎重地对待,辩证地吸收,合理地利用。

参考文献:

[1](美)埃里希・弗罗姆,刘海林译.逃避自由[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2]任丽杰.冲破现代自由的尴尬--浅论[J],理论观察,2007 (5).

[3]刘宁.弗洛姆逃避自由的思想及其反思[J],新理论版,2011(3).

[4]田新元.弗洛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剖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

(4).

[5]胡碧霞.现代人的自由困境[J],阴山学刊,2008 (5).

[6]杜敏.“自由”与“孤独”――论弗洛姆“自由”概念的双重维度及其局限性[J].社会科学家,2012 (7).

[7] (美)罗洛.梅.心理学与人类困境[M].郭本禹,方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制造业精益价值管理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HSE管理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