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时间:2022-06-05 12:06:45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摘要: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拓展了我们语文教学的空间,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式的学习氛围,丰富了广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体验和语言的积累,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铺平了道路。我们要加强正确引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利用可能时机,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强化方法指导,掌握和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激发兴趣;推荐读物;掌握方法;注重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202-02

我们知道,国家有明文规定要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要让孩子们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要让同学们走出学校、走出课堂,去接触社会,在社会上去体验各行各业。掌握不同知识,开阔视野,增进与人接触的机会。把课堂上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当中去。阅读是在学习当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所以我们教师在教育当中要多想想利用什么方式方法使同学们能够既不影响学习又增加知识,同时使他们在阅读方面有很大的提高?首先要给孩子们留出部分时间去阅读,但是还要正确引导他们。哪些是现在要读的,哪些是现在不可以读的,哪些是不可以读的。要有耐心地去关心帮助他们,使他们在阅读方面知道该怎样做。

一、加强正确引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加强正面引导,按照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合理安排课外阅读的内容、总量和形式,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乐读、爱读的心理状态,使课外阅读成为他们具体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小学生喜欢看电视的爱好,我时常鼓励他们看儿童节目和动画故事;每天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听故事录音;我还特意安排学生在课前上讲台给大家讲小故事或作即兴演讲。其中,那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语言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我时常激励学生,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经常要求学生自觉地阅读课外读物,从中汲取营养。另外,组织课外阅读时,我时常采用指名读、互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还采用演讲、游戏、表演等方式,来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认识理解能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利用可能时机,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

1.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我们都有这种体验:当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时,我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津津有味地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和主人公同甘共苦;当读自己不喜欢读的书时,会恨不得把书扔到一边。因此,我们教师要利用可能时机,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天天有好书读。

首先,要向学生推荐与他们心灵相通的读物。我们知道,小学生天生爱幻想,所以他们喜欢读那些具有幻想成分的故事。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是作者虚构的,故事情节和事件也都是假的,但它却寄托了孩子们的无限的愿望,折射出他们的内心需求;好奇是孩子们的一个天性,他们对未知世界充满着好奇心,总想问个“为什么”,他们喜欢读一些探险的、科幻的书籍,所以,像《熊出没》、《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铁壁阿童木》等都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对于他们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值得老师推荐。

其次,要推荐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读物。像《我的好妈妈》、《校园趣事》、《难忘的假期》等文章,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所以,他们很喜欢读这类文章。由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起这些文章所叙述的故事来也没有困难。更主要的是,读这些文章还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如何使用更准确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思想倾向,找一些相关的书籍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在学校举行“献爱心”活动,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情感动人的文章来让学生阅读,就会使大家的热情变得非常高涨。如果某篇文章能让全体学生投入其中,那么这篇文章对他人的影响将会是持久深远的,人们对它的内容和语言也会终身不忘。

再次,推荐课外读物的语言水平要高于学生实际水平。那些千古传诵的经典范文的文辞非常优美,能感染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他们读这样的文章,语言和思想修养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要让学生多读。那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与学生的心灵世界很容易产生共鸣,因此,教师要多选这样的文章让学生阅读。

2.要结合语文教材拓展课外阅读视野。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课文都是以有限的文字来写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往往又有一个复杂的背景。如果学生不能充分了解背景资料,就很难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来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的视野,加大阅读量。例如,对于学写人的文章,可以选择与这个人有关的其他文章来读,从而加深对这个人的了解。比如,学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前,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西游记》。这就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开扩了学生的心灵空间,对学生理解课文、领悟内容提供了帮助。

3.要拓宽学生课外阅读的新途径。如今,我们生活的社会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各种媒介接受大量未知的信息,我们的课外阅读也不必仅仅局限于书本,除了阅读图书和杂志以外,我们还要学会利用各种途径广泛阅读,从而获取更多知识。

4.要让学生网络阅读和出版物阅读相结合。现在我们的社会发展非常快,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上要跟上社会的飞速发展,使我们在当今社会的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现在我们学校和学生家庭都有电脑,学生在电脑上的时间占去很大一部分时间,在电脑上学习阅读也非常普遍正常,我们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认真阅读课文,还要在课外阅读经典读物以及在网上阅读好的文章。让同学们形成课上、课外、网上多种方式方法去阅读好的文章,这对他们学习有很好的帮助,也有利于学生各方面整体成绩的提高。

三、强化方法指导,掌握和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其实,我们任何人都是一样,要进行大量的阅读,都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所以,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指导并教给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通常需要我们掌握的阅读方法主要有:略读法、浏览法、精读法和做读书笔记等。当学生掌握了这些阅读方法后,就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们合理地应用到阅读实践中,从而有效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

四、注重激励评价,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评比活动

由于小学生的思想情趣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因此,教师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必须安排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并注重采取激励措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开展课外阅读的积极成果,以获取感受成功的愉悦之情,从而激发阅读兴趣,逐步养成良好习惯。我在本班教室的东南角上,专门设置了一个学生作品专栏,把学生摘抄的阅读笔记和手抄报等作品展示出来,以激发学生保持对课外阅读的持久兴趣。此外,我还借助早读课或班会课,开展“故事竟赛”、“朗诵比赛”、“小作家大比拼”等活动。这不仅能间接反映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还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拓展了我们语文教学的空间,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式的学习氛围,丰富了广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体验和语言的积累,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铺平了道路。

上一篇: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有效性 下一篇:中职计算机教育的项目教学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