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训练:提高文本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6-05 11:28:36

语感训练:提高文本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从目前阅读教学看,一般性的阅读教学往往停留在对内容的浅层次的理解上,不能通过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去体味作者的心情,揭示文章的精髓,从而把握文本所反映的旨意。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我们的阅读教学过分地强调了分析,而忽视了对学生应有的语感训练。为了提高学生对文本阅读的有效性,近年来,我们开展了“语感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实验活动,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引导学生通过词语、语言这个中介,对文本中塑造的形象、表达的本质引起有利的注意,获取真切的感受

课程中的文本都是经过精选的名家名篇,作者很讲究词句的精练、表情达意的准确,讲究就语法。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品读课文中优美的词语,体会作者准确、生动、形象运用语言之精妙,从而为读懂课文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燕子》的开头有这么一段:“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其中的“羽毛”、“翅膀”和“尾巴”为三个并列的成分,在它们的前面加上“乌黑光亮的”、“俊俏轻快的”、“剪刀似的”定语,组成偏正式的名词短语,读起来让人感到燕子的活泼机灵,富有情趣,非常适合内容的表达,显示出极强的美感。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和思维的平衡协调发展,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内在相互作用。而要在小学阶段初步实现这一作用,我认为必须注意启发学生从把握住语言文字的阅读中去唤起大脑储存的表象,把被概括的事物再现出来,同时又能指导他们运用思维的力量,透过语言文字,把蕴含于中的潜在含义抽象出来,从而受到深刻的感染。

如在教学《海滨小城》这篇课文时,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画出“一棵榕树就像一顶撑开着的绿绒大伞”这个内涵相当丰富的句子。然后让大家抽取句子的主干,待将全句缩到“榕树像伞”时,我让学生加以比较:两句在词句的组织形式和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差异?学生通过细细对比、琢磨,由“一棵棵”、“一顶顶”看到了装点小城的榕树之多;由“绿”字看到了榕树那鲜亮的色彩;由“绒”字看到了榕树那柔密的质感;由“撑开着的”和“大”字看到了榕树那感性极强的形态。至此,作者落下此笔的意趣得到了合理的升华。事实说明,从具体的字、词、句着手,训练学生语感的做法可以说能够收到渐见功夫之效能。而这种功夫一旦形成,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能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二、合理运用形象的教学手段,以易晓的暗示和浅明的指点,为学生渐渐逼近对于语言文字的高度敏感创造有利的条件

世间万物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才进入人的意识的。同理,当我们借助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到了课文里的具体形象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就容易激起学生喜、怒、哀、乐等情绪的体验,从而达到更好地理解课文之目的。

《桂林山水》以非常秀雅的笔调对桂林山水作了美的醉人的描述,可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积累有限,在头脑中准确而迅速地呈现有关的表象、并引起必要的联想、想象时仍会受到一定的阻碍。为此,在教学这篇课文前,我参考插图,另外设计绘制了一张长约70mm的复合抽拉卡,课堂运用时再加上由古筝独奏曲所配的《春江花月夜》古曲,同时播放范读课文的录音,就在这样的声像效果直接作用于视听器官的同时,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桂林山水那广远古美的特定意境,从而深切感悟到桂林山的奇、秀、险;漓江的静、清、绿。

诚然,这种声像结合立体化的电教手段对训练学生的语感,是有成效的,但不可能篇篇课文都如此。有时利用课文插图,或当场画简笔画,或根据语言再造形象,补充课文的艺术空白,以激起学生的生活积累等手段,同样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如教学《黄河象》这篇课文时,我就抓住那幅形象表现教材有关内容的插图,先让学生思考:应按怎样的顺序来观察整幅插图,然后让学生依次说出插图中主要有些什么?接着组织讨论:1.从课文内容看,插图只要画出黄河象的骨架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画出建筑物和参观的人群呢?2.黄河象骨骼除了“高大”外,还有什么特点?图中的黄河象有脊梁骨、肋骨、腿骨等,那课文中为什么这些大的骨骼名称却没有写出来呢?是作者一时的疏忽吗?为什么?如此系列思考,使学生较快弄懂了黄河象骨骼“高大”、“完整”的特点,较好地揣摩到了编者和作者的意图,同时也加深了对全文内容的感受。《山行》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的一首诗。全诗借远山、白云、石径、枫林等构成了一幅清新绚丽的秋色图,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中深秋美景的眷恋。在教学这首古诗的时候,我就用当场画简笔画的方式,将此诗的意思浅明地展现出来,以帮助学生尽快地产生鲜明的语感。如教到“远上寒山石径斜”,就当场画一条弯曲的石径从山脚蜿蜒伸向山间深处;教到“白云生处有人家”,就画下几间被树林掩映的小屋,再平添几片飘渺于旁的浮云;教到最后两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时,再画上经过概括夸张后的小径旁的马车和站在山崖上留恋美景的诗人及红于二月花的枫林。全诗学完后,一幅颇能体现诗意的分解组合式粉笔彩色画也就跃然于学生的面前。由于对诗中的静态作了动态的演示,所以学生对“石径斜上”、“白云生处”、“红于二月花”等平时不易把握的形象也就有了比较强烈的感受,由此推动了对全诗的准确理解。

三、注重感情朗读,激励学生对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较快获得语感,迅即造成感情的共鸣和思维层次上的突进

文章是作者运用语言文字叙事状物、表情达意的结晶,包含着作者浓厚的感情。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具体生动的情景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凭借文章情境,加上教师适宜的点拨,能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感情,与作者、故事产生共鸣。而学生的情感活动能否和作者课文中的艺术形象获得和谐发展共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课文的感情朗读。

在平时的指导朗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快慢缓急,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读出不同的感情,给人美的熏陶。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写的是在逝世时,人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送别的感人情境,表达了对总理的崇敬、爱戴和深切怀念的感情。朗读时,可引导学生抓住“挤满”、“望不见头”、“望不见尾”、来体会送别的人之多;抓住“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一句三个“都”字,体会人们怀着一样的心情,一样的悲痛;“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句,抓住“焦急而又耐心”这对矛盾的词语,体会“焦急”、“耐心”不同的内涵;抓住“无声的指挥、不约而同、站直、摘下、眼睁睁、顾不得擦”体会人们对总理难舍难分的深切爱戴之情。教师在朗读时就要指导学生怀着对无比敬爱的、深切怀念的感情,读出悲切、低沉、缓慢的语气。

又如《一夜的工作》一文,讲的是作者通过亲眼目睹一夜的工作情况,歌颂了工作辛苦、生活俭朴的优秀品质,表达对的敬爱之情。教师抓住抒发作者感受最深的语句,指导学生怀着对无比敬爱的感情,读得激动、高昂、稍快、有气势。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有着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识其人、如经其事的感受,逐步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升华。

当然,要真正达到学生通过自己揣摩和体味文章的感情,激发起感情共鸣,受到感情的熏陶,我们知道教师必须致力于以下几点:一是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研读课文,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基调;二是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研读课文,准确把握人物感情状态;三是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研读课文,准确把握语句的感彩。此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这样才能真正把文章的感情读出来。

上一篇:用爱心构筑小学班级管理 下一篇:道路工程专业工程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