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贵铁路某拟建隧道涌水量预测

时间:2022-06-05 10:04:39

成贵铁路某拟建隧道涌水量预测

【摘要】:隧道洞身穿过构造复杂的地层岩性、大量的褶皱和大型构造节理破碎带,隧区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承压水型。故采用大气降水入渗法、地下水动力学法预测隧道涌水量。通过预测发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潜水型水为主,岩溶发育强烈地区施工时有遇大型岩溶暗河、涌水涌泥的可能。通过以上分析对隧道的防水进行了防治措施建议。

【关键词】:隧道工程;涌水量预测; 岩溶发育; 地下水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 U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隧区位于云贵高原北部扬子准地台滇东台褶带,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曲均比较发育,地层岩体破碎,以东西向构造为主,线路多大角度穿越构造线。隧道在区域上位于三眼井向斜北部翘起端,次一级断裂、褶曲相当发育。褶皱主要有:高坡1#背斜。断层主要有:上扬塘断层、荼木树断层、监羊篝断层;1处大型构造节理密集带。

隧区地貌受构造及岩性控制,沿断层破碎带多形成侵蚀沟槽。泥岩层薄,多形成小槽沟、缓坡地形。设计为双线隧道,里程D3K338+600~D3K346+540段,全长7940m。最大埋深约450m,大部份埋深在200~300m。隧区范围内出露地层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卵石土;下伏地层分别为: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泥质砂岩、砂质泥岩夹灰岩;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灰岩;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灰岩;断层角砾岩(Fbr)等。

二、水文地质特征

隧区含水岩组划分及岩层的富水性如下:(1) 孔隙含水层:第四系粉质粘土、碎石土孔隙含水层;为弱含水层;在河谷地带以砂砾石土为主,受河水的补给其富水性和透水性相对较强。(2) 裂隙含水层:三叠系飞仙关组砂岩,二叠系长兴组、龙潭组的砂岩;为弱含水层, 富水性弱。(3)相对隔水层:三叠系飞仙关组砂质泥岩,二叠系长兴组、龙潭组的泥岩一般含水性较弱,属相对隔水层。

隧道水文地质特征如下::洞身穿过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复杂。穿过的地层有: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穿过的褶皱主要有:高坡1#背斜;断层主要有:上扬塘断层、荼木树断层、监羊篝断层;构造节理有:1处大型构造节理破碎带。隧区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承压水型。

三、隧道涌水量计算方法的选用

结合地形、地貌等地质特征,暂分别采用大气降水入渗法、地下水动力学法①(P2l与P1m接触带段落)来预测隧道涌水量。

(1)大气降水入渗法

计算过程如下:

公式:Q=2.74×α×W×A(m3/d)

Q:隧道区平常期涌水量(m3/d);

α:降水入渗系数;

W:年降雨量(mm);

A:地表集水面积(km2)。

据《威信幅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隧区各分段平均降水入渗系数为:

F1段:α=0.076;

F2段:α=0.23

F3段:α=0.076

多年平均降雨量W=1218mm;

隧道平常期涌水量计算:

Q1=2.74×0.076×1218×13.7≈3474.8(m3/d);

Q2=2.74×0.23×1218×12.7≈9748.3(m3/d);

Q3=2.74×0.076×1218×4.0≈1014.5(m3/d);

Q总= Q1+Q2+Q3=14237.6m3/d);

雨季涌水量非可溶岩按2.0倍估算,可溶岩段按2.5倍估算,即:

Q雨=[(Q1+Q2+Q3) ]×2.0≈28475.2(m3/d)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的计算,可以看出两者结果相差较大,结合隧区地形地质条件、岩性、各构造间相互关系及植被发育情况,推荐该隧道平常期涌水量及雨期最大涌水量。

(3)地下水动力学法(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段落)

①柯斯嘉科夫经验式计算正常涌水量

其中:Q___隧道涌水量,m3/d ;K__含水层渗透系数;R___隧道涌水影响半径,m ;r___隧道宽度之一半,r=6.5m;S___隧道水位降深,m;B___隧道通过含水层长度,m;

H1___静止水位至隧道底的厚度,m;h—水位下降曲线在隧道边墙上的高度,m

a—隧道中心距离河流或富水断层带的水平距离,m

用库萨金经验公式计算影响半径

,S=H1-h,当H1足够大、h为小值时,取S=H1

根据本段地质概况划分和水文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取渗透系数K=0.02m/d,H1=243m,S=H1=243m,B=340m。

计算得到 =1071.41

=1.796

=1062

②古德曼经验式计算正常涌水量

式中:Q——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m3/d);K——渗透系数(m/d);H——静止水位至隧道洞身横断面等价圆中心的距离(m);L——隧道通过含水层的长度(m);d——洞身横断面等价圆直径(m)。

根据本段地质概况划分③和水文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取渗透系数K=0.02m/d,H=243m,d=13.4m,L=340m。

计算得Q=2422.23 m3/d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的计算,可以得到该隧道平常期推荐正常涌水量为1062 m3/d,雨期最大涌水量为2422.23m3/d。

四、水文地质评价及施工措施

(1)隧道区地层岩性较简单,主要以非可溶岩为主,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潜水型水为主,富水性弱-中等。

(2)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段落,岩溶强烈发育,隧道施工时有遇大型岩溶暗河、涌水涌泥的可能。

(3)D3K345+440~D3K345+700段为浅埋段,地表均为一山区小型河流沟谷、断层,断层破碎带富水性强,对隧道工程影响较大,建设加强支护及地下水封堵措施。

(4)隧区断裂构造、向斜均属储水构造,隧道通过各断层以及邻近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通过时,地下水往往发育,建议采取超前堵水为主的原则,防止因地下水的大量排泄和漏失,严重恶化地表水自然环境,影响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施工期间加强地表水体、泉点水位下降漏失的监测,并与洞内涌水的关系作出分析评价,及时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铁路工程地质手则》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2]中国人民00九三部队《威信幅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980

[3] 西南交通大学《新建成贵铁路乐山至贵阳段岩溶隧道涌水、突水量预测及其危险段等级划分研究报告》2011

[4] 陈国庆,李天斌,范占峰,等. 基于不同渗流方程的岩溶隧道涌突水过程模拟[J],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2011,38(4):8-13.

上一篇:《工程测量》实训教学改革的探讨 下一篇:综合技术在矿产资源测绘工作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