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

时间:2022-06-05 08:21:06

摭谈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文言文;;朗诵;方法;拓展;资料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4―0053―01

文言文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它有着深邃迷人的文化意蕴。目前文言文课堂教学过分追求形式,忽略了文言文教学规律,教学方法过分强调讲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缺少积极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缺乏问题意识、合作意识,文言文能力得不到提高。文言文教学与新课标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结合文言文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现状,对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一、重视朗诵与理解运用

读是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最有效的方法。反复的诵读有助于学生尽快融入课文、理解课文、加强语感,甚至与作者产生共鸣。因此,在学生自主阅读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培养语感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有效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语感可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言文表达的意境,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朗读、齐读、轮读、赛读、配乐读、表演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强调一些字的读音。同时,可引导学生尝试自己进行句读,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含义。

二、传授方法与知识迁移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侧重于学法的指导,“授之以渔”,使学生会学、善学。当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时,学习兴趣会得到激发,这对指导下一环节的学习会起到积极作用。自主阅读教学符合学生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再到知识拓展的认知规律,对帮助确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正确教育观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方法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语文教学能起到较好的启发作用。对自主阅读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的手里,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自主阅读前,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让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归类,然后运用已学知识的延展性去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这是由知识复习到知识迁移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中,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寻求答案,这不仅能训练学生思维过程中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内外拓展与突破文本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整合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内与课外拓展。教师应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从大纲出发,针对文言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训练目的性强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学习经典文言作品,就仿佛是同古代那些伟人进行心灵的直接对话,可以直接感受到他们博大的胸襟、丰沛的人文情怀。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上,不能因橐满足考试等短期目标的需要,就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文言文语法和反复做题的层面上,而应把相当多的精力放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古文所含深意的探求上面,让学生充分了解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才能认识到,古文学习不只是学会一些文言词语,而是要发现古人的生活情趣和人生志向。引导学生在与古人进行思想交流的同时启迪他们的思维。教师应带领学生打开思路,向课内纵深拓展,向课外横向延伸,在广泛涉足前期积累的知识的同时,对文本进行多角度解读,增添课堂的厚实感。

四、补充背景资料与提高素养

文言文作品的学习离不开写作的时代背景,因此,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应该补充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生动的历史故事、作者的自身境遇以及文章中涉及的佐证资料。如,讲《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教师补充《战国策》的相关知识。《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文献,善用比喻、长于说事,喜欢采用渲染、夸张等方式突出各方辩论,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由此可以得知《邹忌齐王纳谏》也是侧重于观点的表达过程,而不是对邹忌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对于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推荐一些文章,让学生对照着大纲要求,自己用掌握的方法去学习、理解,让学生在这种自我摸索、自我感悟中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它是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学好文言文,爱上文言文,引领学生传承中华文化。只要教师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的教学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能在文言文教学方面取得可喜成绩。编辑:马德佳

上一篇:周博士考察拾零(六十四)一种可复制能盈利的连... 下一篇: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优化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