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果品问题研究

时间:2022-06-05 03:59:16

发展绿色果品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重点探讨了绿色果品的内涵,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Abstract: The paper explores the meaning of green fruit and problems existed in its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response.

关键词:绿色果品;内涵;问题;应对措施

Key words: green fruit;content;problem;response

中图分类号:TS2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234-02

1绿色果品的内涵

“绿色果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果品。从广义上讲,绿色果品应该是优质、洁净,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在安全标志下,品质、营养价值和卫生安全指标有严格地规定的果品。目前,世界各国及有关国际组织对绿色果品的标准要求方面存在差异,如英国、美国、日本、欧盟有各自的标准体系,西方发达国家统称为“有机果品”。

2发展绿色果品存在的问题

2.1 产地环境质量较差产地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绿色果品的产品质量。人们为了追求高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再加上工业污染(如废水、废气、废渣等)严重,部分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大量的高毒(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屡禁不止,均对果品质量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2.2 生产者观念落后生产者自身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绿色果品的生产。部分生产者对发展绿色果品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技术培训,应有的农技知识掌握不足。在生产中,把经济效益放第一位,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对环境和果品安全考虑较少,更上升不到可持续发展的层次。严重的短期行为,致使生产的果品不具备绿色食品要求。

2.3 生产标准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差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发了一系列绿色果品质量安全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地农业环境标准,但是相关规章制度、质量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还不完善,果农掌握起来有难度,并且难以操作,不按标准生产的行为仍然存在。在绿色果品生产中,缺乏一个科学、客观、使用的质量标准评价体系,致使果品质量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2.4 社会对绿色果品的认知程度不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大大增强,消费观念出现重要转型――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绿色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而这又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向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环境方面转变。广大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所持的消费心态不完全一样,甚至有较大的区别。从总体上来讲,目前还处于心动而没有行动的阶段。

另外,一些地方的领导对于绿色果品思想认识不足,特别是对于开发绿色果品缺乏系统性认识,缺乏绿色果品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和目的的根本性认识。各地缺乏对绿色果品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政府措施不够得力,保障手段缺乏,在政策、措施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客观要求。

2.5 绿色果品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一些绿色果品生产者仅仅为了一个“绿色”卖点,认为通过认证了事,没有在提高质量和加强管理上下功夫,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对绿色果品的品牌保护不力,使假冒侵权盛行。据对某果品批发市场的调查显示,在市场批发的果品中,有近20%的产品包装上印有“绿色食品”字样,其中近80%的“绿色食品”是假冒产品。此外,绿色果品良莠不齐的产品质量,也影响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信赖。

2.6 产销脱节问题较为突出目前,绿色果品产地主要分布在生态资源尚未遭到破坏的农村和边远山区。据统计,绿色果品地中,近70%分布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边远地区,绿色果品的消费群体则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地和消费地距离太远、供货困难。同时,绿色果品产地过分依赖于传统的商业流通渠道,与绿色果品营销企业未形成稳定的协作关系,产供销“快速通道”尚未普遍建立。

3应对措施

3.1 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认知水平绿色果品的生产与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策制定与执行、产业规划与实施、科技标准制定与执行、检验监管等各个环节,需要财政、农业、工商、质检、卫生、环保等部门的配合,同时也需要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绿色果品知识宣传、培训与教育,不断提高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自身素质以及质量安全意识和生产经营水平,引导广大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念,营造良好的优质果品发展氛围,将绿色果品开发向深度与广度推进。

3.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政府的扶持推动是发展绿色果品的关键。首先,各级地方领导要对绿色果品及其开发进行全面的系统性的认识;其次,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项建设资金,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工作的有序开展;第三,实行项目与果品质量建设挂钩,以项目带动果品质量的建设进程;第四,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利用外资,实行股份制等多种模式,发展特色绿色果品。

3.3 做好绿色果品农业基地组建的试点示范工作绿色果品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生产经营路子。关键是抓好龙头企业,示范户、村和基地三个层次的示范,以摸索经验,带动面上发展。要在重点抓好开发早、潜力大、效益好的现有绿色食品基地的基础上,选准主导产品,确立开发重点,建立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

3.4 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对已有的标准进行完善和修订,制订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绿色果品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进一步提高果品质量;加快制订针对特色绿色果品的系列技术标准。

3.5 加强绿色果品质量监管质量是绿色食品的生命线,也是市场竞争的筹码。加强绿色果品的质量监管,加快绿色果品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创新,使其更具竞争力;全面推行企业年检工作,保持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质量抽检力度;加强监管,进一步发挥地方绿色食品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对极少数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以及不按管理要求去规范的企业,将坚决、及时地加以处理,确保绿色果品内在质量信誉和市场品牌形象,切实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3.6 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开拓绿色消费市场在市场定位上要瞄准绿色消费市场,在产品策略上要突出绿色品牌效应,在价格上应加入环保方面的投入,制定高于普通产品价格的绿色产品价格,以顺应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心理。在外包装上应选择无毒、无害,并可回收复用的材料,并尽可能简单化和节约材料,使绿色产品构成一个完整的绿色有机系统。在销售渠道上要选择绿色渠道。经营者可以直接在大中商场设立绿色专柜;实力雄厚的经营者还可以组建自己的绿色产品销售公司,直接控制分销渠道;需要借助中间商销售绿色产品时,要着重考察中间商的信誉、环保意识,谨慎选择。在促销方式上要通过传递绿色信息来促进产品销售。

参考文献:

[1]陈福明.绿色食品产业与中国绿色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187-1188.

[2]刘连馥.绿色食品导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

[3]苗青松,赵开兵.安徽省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69-4670,4675.

[4]燕香梅.沈阳市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19,1833.

上一篇:汽车空调涡旋式压缩机技术及其发展 下一篇:入侵检测系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