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通络法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进展

时间:2022-06-04 11:01:02

温阳通络法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进展

【摘 要】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累及脊柱、中轴骨骼和四肢大关节的慢性免疫炎症性疾病,肾阳亏虚,寒湿痹阻为其主要病机,温阳通络法是治疗本病的不易之法。从微观角度探析寒湿痹阻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关系,为温阳通络法治疗本病提供临床依据。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寒湿痹阻证;温阳通络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4-0049-02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免疫炎症性疾病,主要症状为腰背部僵硬、疼痛及活动障碍,以及非对称性下肢关节肿痛。我国的总体患病率约为0.3%[1]。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可能与遗传、慢性感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环境等因素有关。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痹证”、“大偻”等病的范畴,多与肾阳亏虚,寒湿痹阻相关。在临证治疗时,当以温阳通络法贯穿始终。本文对于寒湿痹阻与AS的发病关系和现代机理,以及温阳通络法治疗AS的临床应用,浅析如下。

1 寒湿痹阻与AS密切相关

《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曰:“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提出AS的发病与阳气不足,肝肾亏虚,复感风寒湿邪相关。李奇等[2]认为春冬两季为AS易发季节, 以冬季发病例数最多,提示风、寒、湿邪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郭云柯等[3]认为先天不足,肾阳亏虚,温煦作用减退,阴寒之邪又乘虚侵袭,久则经络之气不畅发为AS。商阿萍等[4]认为先天之精不足,肾虚督空是AS发病的内因,风寒湿邪是致病条件。冯兴华等[5]认为肾虚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或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加之外邪侵袭,终成AS。因此肾阳亏虚,寒湿痹阻是AS发病的主要病机。

2 寒湿痹阻型AS的现代机理

2.1 血流变学 风寒湿邪可引起血浆冷凝蛋白增多,影响血液流变性能,使外周组织发生缺血再灌注性损伤,从而导致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6]。许德英等[7]对120例AS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压积等指标均有显著增高(P

2.2 细胞因子与炎症反应 镇兰芳[8]在不同坏境中观察CIA模型大鼠,发现风寒湿环境能加重CIA大鼠血清及关节液中IL-17的表达,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可见大量滑膜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血沉的增快更明显。张六通等[9]研究发现外湿可使滑膜充血,关节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研究显示[10],IL-23与IL-17在AS患者血清中均升高,提示AS患者IL-23诱导IL-17产生并使其在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2.3 凝血机制 研究发现AS患者体内血小板计数的变化与疾病活动性有关,可作为判断AS病情活动的临床指标[11-12],王锋等[13]研究发现AS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功能明显高于正常人。

3 温阳通络法治疗AS依据

温阳通络法是通过温热药调补、振奋、宣通阳气以治疗阳气痹阻或者阴寒内盛所致病症的方法。《医理真传・卷二》中“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吴佩衡先生认为“多一份阳气,便有一份生机;多一份阴霾,便多一份杀气”,阳气是机体生命之根本,然一身阳气实根于肾,在生理状态下阳气是生命的动力,在病理状态下又为抗邪之活力,强调了阳气对机体的重要性。AS的病机为先天不足,肾阳亏虚,阴寒之邪侵袭,闭阻经脉气血,在临证治疗时多采用温阳通络法。吴生元教授认为“温”可以扶阳温里祛寒,“温”则气血流通;“通”可以通降理气,舒经活络,利湿化痰,使气血调畅。他认为“温扶阳气”,宜温而不宜补,温则气血流通,补则寒湿易滞。温阳通络法不仅能扶阳固本,温阳化气,更能温经通脉,祛除风寒湿邪,使正气充足,扶阳化阴,调节阴阳,恢复气血阴阳平衡状态。

4 温阳通络法用药特点

4.1 善用温阳药 温阳药多味辛、性温,能祛寒散邪,使气血流通,筋脉关节得以濡养而止痛除痹。常用的温阳药物有附子、川乌、草乌、肉桂、吴茱萸等[14],梁善皓[15]研究分析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温里药频次最大的前三味中药为附子(196次,1.82%)、肉桂(52次,0.48%)、吴茱萸(42次,0.39%)。附子的散寒作用可以理解为与增强免疫系统、镇痛、增加血氧等作用相关[16]。吴佩衡把附子列为“中药十大主帅”之首,吴生元教授提出应用附子要最大限度发挥其温扶阳气的功效,同时要避免其毒副作用。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常用附片30~120g[17]。此外,张明发[18]研究发现大多温里药具有镇痛、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且能抗血栓形成,扩张外周血管。

4.2 配伍活血化瘀药物 痹症多夹瘀,瘀则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在温通散寒的同时,应配伍活血化瘀的药物,以达温经通络、散寒化瘀,驱散阴寒凝滞之邪,取“寒者热之”、“血得温则行”之义。梁善皓[15]分析发现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有牛膝、川芎、鸡血藤、红花等。

4.3 配伍理气的药物 温阳药物配伍理气药物,针对阳虚寒凝之气滞、气逆兼证,可使气机调畅,气行则血行,一则引导气血趋向于表,再者引导邪气从表排除体外;理气药得温阳药既能使气血流通,又能调节人体气机、促进气血津液流通。尹中信[19]分析发现温阳药中常配伍的理气药有陈皮、半夏等。

5 温阳通络法治疗AS临床应用

张仲景在《金匮・中风历节病》中“诸肢节疼痛,身体顿,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此两方的关键在于用温通之品,体现了温阳通络法在治疗历节病中的应用。袁满等[20]用加味乌头汤(制川乌、白芍各30g,黄芪30g,麻黄、干姜、桂枝、薏苡仁、苍术、泽泻各15g,炙甘草10g,蜈蚣2g,全虫3g)治疗60例寒湿痹阻型AS患者,有效率86.67%。吴洋等[21]用蠲痹颗粒(附子、黄芪、防己、桂枝、白芍、细辛、川芎等)治疗寒湿痹阻型AS患者30例,结果: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吴正华[22]用温阳通络法治疗AS患者28例,结果:有效13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张付祥[23]用附子汤加味(制附子15g,茯苓10g,党参12g,白术12g,赤芍12g,桑寄生20g,补骨脂20g,淫羊藿20g,桂枝12g,地龙9g,全蝎9g,穿山甲10g,制马钱子0.5g)治疗AS患者68例,结果:治愈25例,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9.7%。王一荃等[24]用新加阳和汤加味(鹿角片10g,熟地黄15g,桂枝10g,麻黄6g,白芥子6g,苍术10g,白术10g,桑寄生15g,独活10g,防风10g,秦艽12g,川牛膝10g,炙甘草6g)治疗AS患者20例,结果:有效16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00%。徐连登[25]在阳和汤的基础上加附子、补骨脂治疗AS患者45例,总有效率95.00%。郭会卿等[26]在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基础上加补肝肾、强筋骨类中药组成温督补肾丸,治疗30例肾虚督寒型AS患者,结果患者功能改善情况良好,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6 小结

寒湿痹阻证是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常见证型,临床实践证明温阳通络法是治疗本病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辩证论治基础上,应重视温阳通络法,并进一步探究温阳通络法治疗AS的机理,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科学依据,值得更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吴珊珊,段振华.强直性脊柱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8):988-992.

[2]李奇,张艳珍,喻建平.从中医证候逆向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J].光明中医2011,26(4):625-626.

[3]郭云柯,纪伟,汪悦.阳和汤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寒湿证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4,33(12):980-983.

[4]商阿萍,潘广博.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J].河北中医,2008,30(6):599-601.

[5]梁慧英,冯兴华.冯兴华教授对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认识的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9):2012-2014.

[6]叶应陵,崔仲礼.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57-58.

[7]许德英,常永超,程国平,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9,30(16):20-21.

[8]镇兰芳.外感风寒湿热与痹证相关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33-36.

[9]张六通,梅家俊,黄志红,等.外湿致病机理的实验研究[J].中医杂志,1999,40(8):496-498.

[10]Paul Bowness, MBChir, DPhi, et al.Th17 cells expressing KIR3DL2+ and responsive to HLA-B27 homodimers are increased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J].J Immuno1,2011,186(4):2672-2680.

[11]黄建华,黄建武,阮利云,等.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血小板参数的表达及临床价值[J].中医正骨,2012,24(5):13-14.

[12]姜楠,冯兴华,何松蔚,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及中药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2,32(7):692-695.

[13]王锋,汪年松,晏春根,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功能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7):911-913.

[14]顾玲丽,粟荣,狄朋桃,等.应用扶阳理论治疗骨痹体会[J].光明中医,2014,29(5):1056-1057.

[15]梁善皓.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系统评价及用药分析[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54.

[16]丁涛.附子的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新用[J].中医学报,2012,27(12):1630-1631.

[17]杜义斌.吴生元教授“扶阳”为特色治疗老年病经验拾萃[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2):8-10.

[18]张明发,沈雅琴.温里药温经止痛除痹的药理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29-32.

[19]尹中信.理气药在方剂中的配伍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24.

[20]袁满,周振坤,马政涛,等.加味乌头汤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12,41(3):24-25.

[21]吴洋,马铭.蠲痹颗粒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1,26(11):2222-2224.

[22]吴正华.温阳通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8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5):343.

[23]张付祥.附子汤加味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8例[J].河南中医,2010,30(8):741-742.

[24]王一荃,汪悦.汪悦教授运用新加阳和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1):135-137.

[25]徐连登.加味阳和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5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1,31(9):873-874.

[26]师丽萍,郭会卿.温督补肾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3):25-26.

[27]潘存生.温阳散寒蠲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3例[J].吉林中医药,2012,32(10):1028-1029.

(收稿日期:2015.12.16)

上一篇:绿城的央字号“朋友圈” 下一篇:“世越号”回收残油中含油量的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