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健康的7大标准/4症状初测抑郁症

时间:2022-06-04 10:30:26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7大标准/4症状初测抑郁症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7大标准

文/王学义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国内外说法不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其做了一个界定,以供老年朋友参考。

保持良好的认知功能

【点评】调查发现,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患病率约40%。而认知功能决定了老年人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是老年期最为重要的健康标准之一。老年人认知功能正常表现为:感知觉、定向力(即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正常;记忆力正常,除良性遗忘(对事件的某些细节准确回忆存在困难)外,不出现明显的记忆损害;思维逻辑清晰,做事果断,具有准确的判断力及决策能力;具备一般的生活能力和社会常识,并能及时更新。

保持平和的心态

【点评】人到老年,各种生理机能均严重下降,躯体疾病增加,此时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尤为重要。但有些老年人不服老,总和年轻时期比较,勉强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在达不到预期目标后出现强烈的挫败感;有些老年人自我评价过低,觉得什么也做不好,心态失衡。所以,心理健康的老年人应该经常保持良好、积极、乐观、开朗的心态,不攀比、不自卑,顺其自然。

拥有愉快的心情

【点评】据统计,老年人最严重的心理疾病为抑郁症。其原因有很多,包括躯体疾病影响、退休后的心理落差、孤独感、经济拮据等。老年人要保持心情愉快,应走出家门,多散心,多与其他人聊天;适度表达和释放不愉快的情绪;重建更广泛的兴趣爱好,让生活丰富充实。

人际关系融洽

【点评】具体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有知心朋友;与家人关系融洽;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尊重;在交往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既乐于帮助他人,也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

良好的适应能力

【点评】许多老年人不能适应退休后的生活,总觉得空虚无聊。其实,老年人退休后,有充裕的时间去构建新生活,比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大学等就是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平台。此外,电视广播、网络也为老年人提供了更新知识的机会。所以,老年人应坚持学习,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社会是发展、进步的,如果我们总是用老眼光去看新问题,就无法理解今天的一系列变化,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烦恼。

保持健全的人格

【点评】包括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对待人生;正确评价自己和外界事物,能够听取他人意见,不固执己见,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办事不盲目;能经得起外界事物的变化与压力,尤其在悲痛时能找到发泄的方法;遇到困难时,能沉着运用自己的意志和经验加以克服,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保持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的和谐统一。

情感反应适度

【点评】在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喜怒哀乐。高兴时不要欣喜若狂,因为过度兴奋会造成内分泌的紊乱,增加心脑血管的压力,不利于健康。悲伤时要能控制自己,而不是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如果悲伤、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作为一种稳定的心境,持续时间超过一定限度,都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因此,老年人一定要调控自己的情绪。

4症状初测抑郁症

文/侯检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抑郁症的广泛性和危害性。在2012年12月1日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心理咨询与临床应用论坛上,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闵宝权指出, 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杀手,所以多了解一些抑郁症的识别方法很有必要。

论坛上,首都医科大学精神病学系副主任姜凤英透露,如果以下4点症状持续2周以上,就要警惕是否患上抑郁症:①是否有入睡难、早醒或睡得过多的症状。②是否特别容易感到疲劳,即使休息也不能得到缓解的症状。③对平时喜欢的事情提不起兴趣。④是否每天都感到心情郁闷,认为前途黯淡悲观。

上一篇:小儿肺炎整体干预效果观察 下一篇:齐白石衰年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