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工作之要诀

时间:2022-06-04 08:20:49

中职班主任工作之要诀

班主任的工作是学校工作中最神圣的,也是最复杂的。在班集体中,班主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一位精雕细刻的艺术家,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个别教育,都要遵循尊重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在深入了解研究学生的情况和问题的基础上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放法,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工作应具备滴水穿石的功夫,责任心是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爱心是胜利的关键;而“严慈相济”则是班级管理方法的核心。作为班主任,要保障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因人而异、深入细致、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管理工作。严慈相济,要求班主任创设管中有放、既抑又扬的相互交叠的教育氛围。严,即班主任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不放松,不迁就。要求学生遵守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行为规范,要求有严密的学习计划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因为“严师出高徒”,不严无以正风,不严无以养德,不严无以束纪;慈,是对学生真诚宽容,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失去了爱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要从“严”字入手,用“慈爱”疏导。

老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人,人是最复杂的了,所以管理学生是一门非常精细复杂的学问。方法很重要,因此要求老师要对管理学生的“度”拿捏准确,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效”。否则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现在虽然提倡师生民主平等,但不能把师道尊严丢得干干净净。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教育和管理者,有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的权力。鉴于中职学生的思想言行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严格要求他们,把握学生人生发展的正确方向,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班主任首先要严格要求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这里的“严”,是指班主任对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求,要坚定不移贯彻到底;对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要坚决纠正,直至彻底改正;对学生不良习惯的纠正一定要常抓不放,坚持不懈;对学生学习要求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班级日常管理、师生关系处理要严肃兼宽容;对学生个性培养要持之以恒。一旦学生犯了原则性的错误,如上课不听、作业不写、行为不端、言语粗野等,就决不姑息迁就,绝不能抱着不提醒下次会改的侥幸心理。在第一回合的较量中一定要要学生记住老师的底线是什么,还有撞了红灯是会有严重后果的。这也许是老师管好一个班级要过的第一关。如果一个班级不知道老师的是非标准,不知道老师的底线,那离失控也就不远了。光有爱心、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一把严的尺子。学生是有两个自我的,有善有恶,遇到威严自然收敛了,遇到软弱就会露出狐狸的尾巴。所以惩恶扬善、让学生记住你是老师是不能忘记的。

老师威信的大厦需要许多东西来支承,除了你的学识,课堂的教学水平,你的幽默感,你的多才多艺,还有一点会被忽视的,那就是说过的话一定要兑现,要做到公正。这是学生衡量老师的一条重要标准。如果对不扫地的学生罚扫三天,那么就一定要做到;要求干了坏事的学生要做一件好事,这也必须做到。学生怕较真的老师,老师越较真,学生越能养成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反之,即使老师满腹经纶,也未必能让学生形成好的品质。做到这一点有些难,因为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即使有些偏差,也要让学生理解你是公正的,不偏袒的。学生就喜欢跟别人比,即使是细微之处,他们会感到不平衡。所以老师要记住你所承诺的,要把该兑现的公正的全部兑现,这样你才能更好地赢得学生的信任。

班主任不能把学生当作监管对象,动辄撕碎学生尊严,刺伤学生心灵。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能只是粗暴地批评和惩罚。“棍棒”只能造就奴隶,不能造就人才。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必须以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为前提,做到严有尺度。严格过度,不讲分寸,就会变成苛求。不但不能对学生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畏惧;而一味地爱,不讲原则,就会变成放纵,容易使学生为所欲为,没有规矩。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掌握好“严与爱的尺度”,科学施爱。

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只有爱学生,走近学生的心灵天地,用心换心,才能与他们心灵相通,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理解与支持,赢得学生的爱。平时我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经常督促他们多穿衣服,防寒抗冻等,也很注意尽量跟学生少说“我希望你……”而总是说“我相信你……”等信任学生的话语,使学生们总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亲情。当学生们深深感到真正平等地爱他们、为他们操心时,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把班主任当成“知心朋友”来倾诉衷肠,学生们遇到了什么难题,也总能坦诚相告,进行倾心的交流。“亲其师,信其道”,教育便成功了一半。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

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由于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问题学生中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孩子们犯了错误,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班主任应该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宽容、善待他们。

对问题学生要讲究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爱学生,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导师,在学生感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要由我们领他们走出困境,采取什么方式最好,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去摸索。去探索。

学生需要严师,更需要慈祥和宽容的教师。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以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为前提,不是宠爱,也不是溺爱,而是要爱中有严,严中见爱,严慈相济。教师既要成为学生之师,又要成为学生之友,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做到严与爱的和谐统一,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情感赢得情感,心灵沟通了,教书育人自然就会得心应手。

上一篇:后窗 第6期 下一篇:班主任工作贵在把握教育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