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搭建起中美友谊的特殊家庭

时间:2022-06-04 07:53:29

一个搭建起中美友谊的特殊家庭

在北京通州,居住着一个三代同堂的特殊美国家庭:今年76岁的美国退休老人吉姆(Jim)和他的同龄妻子劳伦(Lorene),还有他们40余岁的女儿朱迪(Judy),8岁的艾比(Abby)是老人领养的墨西哥遗儿,20岁的聋哑人Lzzic则原本是一个靠捡拾废品为生的中国流浪汉。

这几个不同民族、血缘的人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温馨和谐之家。

“包子”让他决定

留在中国

秃顶,体胖,眼窝深深,精神矍铄的吉姆,已在中国生活了20年。

1989年,负责美国进口到中国设备保养工作的吉姆从美国出发,经过一番周转来到了山西大同。他在参观大同云冈石窟时,看到那依山开凿的东西绵延1000米,51000余尊气魄雄伟、神态各异的宗教人物形象时,他被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所震撼。

工作之余,吉姆很喜欢骑上一辆自行车到处遛弯儿,切身体会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刚到山西时,土豆、玉米粥的生活让这个美国工程师很不习惯。有一次,同事给他送来了几个自家做的大肉包子,肉馅流油,皮软软的,热乎乎的,咬一口又香又好吃……吉姆胃口大开。从此,逢年过节,吉姆收到最多的礼物就是包子,这让他感受到中国人的淳朴和友好。吉姆很幽默地说,是中国那美味的包子诱惑住了自己,让他作出了长久留在中国的决定。

劳伦是美国一家首屈一指的医院专业护士长,她在丈夫吉姆的鼓动下,也移居中国。2006年,两位老人还把女儿和收养的外孙女都接到了中国,这一年他们又从广西移居到北京通州。

他创办了

通州“英语角”

来到中国,吉姆有个重大的发现,3月5日那天,神州大地到处都有志愿者服务活动点,“学雷锋助人为乐” 的旗帜随处可见。当吉姆了解了雷锋的事迹和这天纪念日的来历后,立即踊跃地加入到了学雷锋的行列之中。“以快乐的心态作为动力去尽量帮助别人”成为吉姆的生活准则,他常常用自己从事了50多年维修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不计报酬地为广大用户修理各种大型设备。

2006年年初,通州外事办翁主任向吉姆透露了打算创办一个“通州英语角”的想法,吉姆立刻表态说:“这个想法好,能够方便与帮助更多英语爱好者共同交流学习经验,支持奥运,是件大好的公益事,我和劳伦一定鼎力相助。”从此,在通州西海子公园英语角,72岁的吉姆和劳伦又成为了义务外教志愿者。春去秋来,随着英语角从西海子公园搬到通州东部人才市场,再到西门麦当劳,总是能看到这对美国夫妇的身影。相依相伴的老人,用执著和爱心,感动着英语角,感动着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爱心在

特殊家庭里荡漾

了解吉姆家事的人,无不称赞这是一个爱心荡漾、充满阳光的家庭。

8岁的艾比,活泼可爱,也过早地懂事。可以说艾比既不幸,却又万幸。艾比的亲娘是墨西哥人,生下她后无力抚养,请求好心人收养。那时候,朱迪已经收养了2个男孩,在母亲劳伦的坚持下,她又收养了小艾比。

Lzzic英文的意思是“总是笑呵呵的人”,这是朱迪给他起的名字。他天生聋哑,是一个流浪汉。常在通州西门麦当劳捡拾别人吃剩的汉堡包赖以生存。

英语角搬到西门麦当劳之后,吉姆他们认识了Lzzic。吉姆和朱迪像对待正常人那样热情地跟他打招呼,拍拍他的肩膀,握握他的手。这些小举动可能是Lzzic一生都难以遇到的尊重。

后来,吉姆让Lzzic搬到家里来共同生活。如今,他已经会操作微波炉,会使用洗衣机,甚至学会了做粥。吉姆拿出一张纸,上面写满了歪歪扭扭的数字和英文字母……

这个爱心荡漾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富有,甚至有时还很贫穷。吉姆和劳伦虽然有养老金,但是朱迪没有工作。有时候,他们在美国的亲戚寄钱来得晚一些,全家就可能只剩下十几块钱。吉姆过75岁生日那天,朱迪甚至没有多余钱去买胡萝卜做蛋糕给父亲过生日,艾比只好画了张画送给爷爷作为生日礼物。

一家三代圆了

图书馆公益梦

其实在很早以前,吉姆就一直有个梦想,开一家公益图书馆,自己管理着图书。

2009年11月份,他们终于租下了通州一个印刷厂办公楼的三间房。年租金4万元,由吉姆一家和四五位志愿者共同出资。尽管场地不大,但是吉姆他们很满意,自己粉刷墙面、清理地板、购置二手家具,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图书馆终于创建起来了。

“纽带中英文图书馆”的名字是朱迪起的,她希望这个图书馆能像“纽带”一样,连接起中国和外国的文化。

每天下午2点到晚上9点是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前来学习的人每次都把小小的一个教室挤满。

艾比每天都会来到图书馆,和爷爷奶奶妈妈一起整理书籍,打扫卫生,小家伙说,她的愿望就是把图书馆办得像市图书馆一样大、一样那么多书。而Lzzic也把图书馆作为了自己的一个新家,常常在图书馆干一点力所能及的活。吉姆一家三代人终于圆了图书馆公益梦。

上一篇:在朝鲜卸军需 下一篇:温暖的爱情+精心的照料=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