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汉晖:生活,快乐就好!

时间:2022-06-04 05:41:53

石汉晖:生活,快乐就好!

《华人经济》杂志入编稿:

在朋友的某次宴会上,如果你看见一个长着长圆脸,能歌善舞的男士,那个人可能是他;

在香港的某个健身房,如果你看见一个约40多岁的人,举着杠铃涔着汗却微笑着的人,那个人可能是他;

在凌晨的某个时刻,如果你被唐突的琴声弄醒,尔后又在这轻快的乐声中入睡,那个弹琴的人可能是他。

他的名字叫石汉辉,一个爱好唱歌跳舞的人。他的相貌和声音会左右人们对他年龄的判断,他今年57岁。他爽朗的笑声让人忘却烦恼的困扰,他健康的心态让人找回人生的自然,他优美的舞步让人禁不住手舞足蹈。

哎呀,妈妈

石汉辉说,《哎呀,妈妈》这首歌很多人都会唱。但听过他唱歌的人也许不知道,他的音乐启蒙老师是他的妈妈。他出生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一个华侨的家庭,有六个兄弟姐妹。妈妈对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爱好给了他一个布满了乐谱和节拍的成长环境。“妈妈会跳舞,弹钢琴,唱各种外文歌曲。这些都熏陶了我。”现在,除了歌曲和舞蹈他还唱京剧。说这话时,他比划着就来了《红灯记》名段中开头的那句:“奶奶,您听我说……”。

17岁那年,因为要参加文艺活动,他从印度尼西亚到了广东。后来,他被分配到当时的中山县。“本来是去读书的,在中山县第一中学,那时叫孙文中学,可是,实际上却没有读书,因为等了两年都没开课!”说到那段求学经历,他的脸上挂起了孩子般无奈的微笑。之后他出国了,1971年他回到香港,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

起初,他做过纺织厂、五金厂的工人,还给电视台的节目跳过舞蹈。最后,他加入了消防队,成了一名消防战士。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26年。消防工作就是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救人救灾。“我们要面对很多情况,火灾、自杀、溺水、交通意外等等,每一次都和生命有关。”是的,因为关乎生命,往往会全然不顾自身的安危。无数血与火,生与死的场面给他留下了什么?“最起码消防工作让我有了一个好身体。在队里的时候,每年都有严格的身体测验,举重、引体向上都要合格。跑步,要求20分钟跑完5公里。”只有锻炼好了自己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去救助别人。人们羡慕和敬佩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工作的人。

在消防队的时候,石汉辉也参加一些文艺活动。“队里的活动是轮班参加的,所以时间有限。请假也是很难的,不像现在可以全力地从事这些活动。”2005年退休后,石汉辉的多才多艺展现得令人炫目:他很小就学过芭蕾,东西多以跳舞为主,到香港后又爱上了跳modern以及拉丁舞;会各种外文歌,对中国的新老歌舞和戏曲也是一点都不含糊。

是什么让他如此多能?在和他聊天时,记者得到了问题的答案:家庭教育,多元文化的环境以及自己的天赋和爱好。他说,华侨会多种语言,学习语言也快。印尼话、英语、普通话、广东话、客家话他都能说。因为太太是潮州人,他又很快学会了潮州话。多元的语言反映了多元的文化,当一个人继承的文化不再单一时,他就会是理解的、包容的,不拘一格、自由洒脱。

不组团的乐队

石汉辉有一个乐队,队员都是爱好音乐和舞蹈的退休了的华侨。他们中间有吹萨克斯的、键盘手、吉他手等等。人数是不固定的,小型的活动4、5个人,遇到大小型的活动的就会增加到7、8个。他们的乐队也不组团。“我们不要变成艺术团,组团之后就不自由了。遇到什么活动,打个电话叫人就行了。”但是,如果有些朋友明明有时间,却借故推迟的话,石汉辉说“下次可能就不会再找他了啦”。

乐队里有很多效果很好的乐器和音响,这些都是他们自己掏钱买的。石汉辉说,自己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退休金。乐队去演出也会赚到一些钱,在私人宴会上得到的钱会多一些,如果是社团的话,就“随便他们给了”。碰到社区的音乐会或舞蹈表演,他们也会义演。

每次演出,除了从音乐、舞蹈类艺术本身获得快乐之外,和观众的接触成了他们另一种别人享受不到的欢乐。“演出的时候,自己能够和观众连在一起,好像和他们每个人都很熟悉。”这种感觉和他的出生地有关。他说,印度尼西亚人真诚,容易接触。这些形成了他开朗,喜欢同人交往的性格。公开演出之外,石汉辉也有自己的音乐室。“半夜要是灵感来了,我会起来弹一下,唱几句,但可能会吵到家人!”

家里人也很支持石汉辉的爱好。他的太太出生印尼苏岛潮州籍父母家庭,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较深,以前她看见石汉辉跳舞会很不高兴,认为那是不可以的。但现在,他经常会和太太跳上几场。两个儿子没有读艺术学校,但只要他有演出,他们就会帮着搬东西。

记者第一次见到石汉辉是在一次社团联欢会上,当时他正在跳舞。健美的身材,极佳的节奏感,加上潇洒轻快的舞姿,引来了掌声无数。在愉悦的欣赏之中,也让人赞叹:他的表演令岁月无痕!

两个儿子是最大成功

“在香港,难得有小孩读书读到大学。我的两个儿子都读到大学毕业,我认为,这是最大的成功。”如今,他的两个儿子有一个是会计师,另一个在做警察。“大的工作比较辛苦,经常会加班。小儿子爱好户外运动,我就建议他加入部队,这样身体会强壮一些。最后他就做了警察。以前也想过让他们上艺术学校,但学费太贵。”他说,两个孩子很听话,自己也付出了很多。由于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父子三人的感情很好。“在这里,抚养一个小孩从小学念到大学要花很多钱,有200万都不敢要孩子。”他接着乐呵呵地讲到:有一次他和两个儿子提到要孙子的事,他们两个不是努嘴就是摇头。

家里的一些小生意石太太在打理,做些蛋糕之类的食品。全家都住在深井那边的房子里,石汉辉也会经常跑到他的音乐室去。“每天早晨做完家务后我会去健身房,中午休息,下午就找朋友,弹琴啦,唱歌呀。”他说,他是一个爱家的人,现在最大的快乐就是享受家庭生活,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健康长寿。

谈到自己的出生,石汉辉说:“华侨是受了很大的委屈,但他们都能够勇敢面对,他们都很爱国,不会背叛。”

采访石汉辉先生,更像是和一个老朋友在谈心。在老朋友的开怀和好客面前,记者的拘束倒显得有点不合适宜。他所拥有的是知性下的快乐,自己追求着开心也能理解别人内向的性格,自己向往着自由也能照顾到别人的处境。他所说的是一种简单的生活哲学,但对许多陷入忧虑而无法自拔的人来说,那是一幅怎样浪漫和美丽的生活图景?

他又并不像用各种所谓高尚理论来武装自己的人――惯于在生活面前用“应该或不应该”来进行选择。他总是发自美好的内心,不假思索,率性而为,从而有了他快乐的生活。生活?哈哈,快乐就好。

请石先生及时对稿件进行修改后回传至0086755―82047276 谢谢!

上一篇:黄伟倍:中华饮食苑中的常青树 下一篇:梁晚年:艺术与时代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