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04 05:28:57

自然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毫无疑问,学生如果能够在自然地状态下学习最多的生物知识是最好不过的了。这就涉及到自然教学法的应用问题。自然教学法不仅强调课堂气氛的自然和谐,也意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开展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本篇文章既立足于自然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地议论。

【关键词】初中生物 自然教学法 教学环境 课堂气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55

法国的著名教育家卢梭是历史上自然教学法最著名的提倡者和践行家之一。虽然卢梭有关自然教学法的理论过于绝对,但是其中蕴含的很多道理直至今日依旧发人深省。在从事初中生物教学的多年经历中,结合本学科的知识特点和初中生的年龄特征,我逐渐意识到自然教学法应用的必要性。新的教学时期,在自然教学法的大方向下,我根据已知的学生们学习的自然感受,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计划和安排。不仅帮助学生们在自然的状态下掌握了主要的生物知识,也真正赢得了学生们对生物学习的热爱。具体的践行途径,主要包括延伸教学环境、尊重学生们的自然发展规律、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等方面,在这里即借由本篇文章与各位教育界的同仁们进行分享和议论。

一、延伸教学环境,组织学生们观察自然

享誉世界的“现代管理之父”杜拉克曾讲过:“很多时候,人们更需要从城市中跳出来,到自然中进行思考,自然会给予我们一目了然的答案。”无独有偶,世界著名的企业精英比尔盖茨有一个生活习惯:每两周的时间,他就要杜绝一切现代联系方式,回到他的乡村别墅中“闭关修炼”。他这样说到:“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赋予我最多的智慧和灵感。”也就是这样不断回归自然的好的习惯,帮助比尔盖茨一次次的突破自我、在科学技术领域创造了无数的奇迹。

1.前期准备工作。

传统的生物教师教学环境就是教室,其实基于生物知识的特性,我们完全可以将课堂的环境延伸到更加广阔的大自然之中,引导学生们在接触自然、观察自然的过程中深化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这不得不说是当下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和突破,因此我们在真正开展课外教学之前,势必做好前期的一切准备工作。首先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课外教学,有些内容的讲授反而需要教室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拣选教材中适合开展自然教学法的具体单元是第一步。其次,学生安全无小事,出游势必涉及到很多的安全隐患,针对组织学生户外教学的安全问题,也是教师必须要认真考虑和准备的。对于具体户外教学的地点,教师应该细心甄选。教师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生的支持和配合,因此我们在开展户外教学之前,有必要告知学生们我们的具体计划和教学方案,吸取学生们提出的合理建议,告知学生们户外教学的一些组织纪律。这样不仅给学生们一定的准备时间,也可以实现师生之间更加和谐默契的配合。

2.教学实践阶段。

准备工作做好了,我们就和学生们一起进入亲密接触自然的阶段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需要做的只是引导学生们观察与我们教材内容相吻合的生物,不直接告知学生们有关的知识点和规律,让学生们自己去观察、去探知、去领悟。等学生们观察过后,我们请学生们积极发言畅述自己发现了什么,然后等学生们发言结束之后,再将系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其实,这就是一种启发式教学的践行路径,只不过我们将教学的地点从室内搬到了室外。事实证明,亲近自然的方式确实是非常适合初中生物教学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趣味盎然、情绪高涨,而且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平时忽略了的美丽,更多的感知到大自然的奇妙,逐渐培养起对自然的无限热爱。

二、尊重学生们的自然发展规律,自然调整教学计划

除了教学地点的适度延伸,教师在遵循自然教学法开展教学的时候,更应该根据学生们自然发展的规律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和步骤。

1.了解不同学生的自然学习规律。

课堂无疑是一个教师了解学生的最主要环境,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们对问题的不同回答判断出学生们的学习规律和个性特点。在课下,我们也可以通过和学生进行的一些随意的聊天,相应了解一部分学生的生物学习习惯、他们自己的学习优势等等。了解了学生们自己最适合和擅长的学习模式,就为我们下一步的教学安排奠定了基础。

2.有效调整相应的教学计划。

在不影响整体教学格局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自然特点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比如说,生物知识中的很多内容都需要学生进行识记。因此我们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布置一些要求学生抄写重点的作业。但是不同的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有的学生喜欢静静地看书、在脑海里不停地头脑风暴;有的学生则恰好适合教师要求的抄写的记忆方式,一边写,一边记;另外有的学生因为对这一部分的知识已经完全掌握了,不需要过多的复习,只要口头上过一遍就好了。针对以上的三类学生,第一类和第三类学生由于有自己最自然的复习模式,因此我们布置的作业并不适合他们。所以,我们就可以适度放低要求,让学生们自己按照自己的模式去记忆知识,不要强制要求学生们上交书面的抄写作业。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根据现实情况有效调整相应的教学计划。这个教学的方式不仅显得我们的教学安排更加灵活、切合实际,而且也具备因材施教的优势。

三、营造和谐自然的课堂气氛

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营造和谐自然的课堂氛围。心理学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自然和谐的状态下,学生们迸发出来的智慧和潜力是最多的。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注意自己教学语言的艺术,在用语上尽量自然、亲切和简洁,也要尝试着多举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合的生物知识例子,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美好的学习环境。此外,我们也要注意自然地处理一些课堂上的突发状况,不能因为过分严厉而破坏了整个课堂和谐的氛围。总之,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始终牢记:和谐自然的课堂氛围是最适合激发学生们主观能动性的,也是有利于师生之间和谐相处的题中之义。

综上所述,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自然地进入徜徉于生物知识的海洋无疑是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梦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梦想,并且用自己的实际努力帮助学生们实现梦想。除了我们文章中提到的延伸教学环境、营造课堂气氛等方面,自然教学法的内涵当然还有很多,我们初中生物教师需要学习和研究的也还有很多,尽管前路漫漫,我们相信教学方法的完善“只怕有心人”。

上一篇: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对策 下一篇:提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