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芦笋科技和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时间:2022-06-04 02:41:58

北京市芦笋科技和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2009年12月结束的第十二届国际芦笋大会决定:2013年将在中国召开第十三届国际芦笋大会。如何在第十三届国际芦笋大会上展示北京市的芦笋科技和产业化发展水平,将是北京市芦笋工作者面对的重要课题。

1北京市芦笋科技现状

目前,北京先农科芦笋研发中心是北京市唯一一家专门从事芦笋新品种选育和芦笋栽培技术研究的科研单位,其科研水平代表了北京市当前的芦笋科技水平。多年来,研发中心在芦笋新品种选育和芦笋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北京市的芦笋科技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1.1新品种选育

已选育出5个芦笋新品种,其中京绿芦1号已通过北京市种子管理站鉴定,其他品种正在参加北京市区试。芦笋超雄株的选育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有7个品种200余株的两性株后代正在进行测交,有望在2010年底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芦笋超雄株,很快可以替代进口,打破国外全雄品种垄断的国产全雄芦笋品种时代即将到来。

1.2芦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多年来,研发中心一直注重芦笋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在引进国际芦笋优良品种的同时,积极开展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在向全国推广国际芦笋新品种的同时,也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到全国。多次深入到全国各地的芦笋产区,向广大的芦笋种植者推广芦笋F1代品种,传播芦笋高产栽培技术。经过多年努力,广大的芦笋种植者已充分认识到芦笋F1代品种和栽培技术的重要性。目前,研发中心与国内各芦笋主产区的各级主管部门和广大芦笋种植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国内芦笋界具有广泛的影响,被20多个省、市级农业主管部门聘为技术顾问。多年来,在全国开展各类培训上百场,培训各类人员上万人次,编著了有关芦笋优质、高产、防病栽培技术专著5部,5篇。

1.3芦笋组织培养工作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已经完全掌握了芦笋组织培养技术,解决了芦笋组培苗的生根难题。芦笋亲本繁殖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已繁殖出京绿芦1号新品种的亲本3 000余株,建成芦笋杂交种制种田3 335 m2,芦笋种子即将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

1.4建有我国最大、最全的芦笋育种资源圃

目前,研发中心已收集引种了世界上20多个国家的300余个芦笋品种资源,以及国内来自8个生态区的15个野生芦笋资源,并对其进行了适应性、丰产性、品质及抗病性鉴定。这些国际芦笋资源的引进,对于研发中心选育出优质高产的芦笋品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这些资源中发现的两性株,对该中心选育芦笋超雄系新种质,进而培育芦笋全雄品种具有决定性意义。

1.5广泛的国际联系

与国际芦笋协会的知名专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先后邀请新西兰国家作物与食品研究院的芦笋生理与栽培专家Derek Wilson教授,前国际芦笋协会主席、美国加利福尼亚芦笋种子公司董事长Brian Benson 博士,新西兰太平洋芦笋有限公司董事长、芦笋育种专家Peter G Falloon博士,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国际芦笋协会著名芦笋专家陈自觉教授,意大利国家蔬菜研究所研究员A Falavigna博士,法国国家蔬菜研究所芦笋专家Jason Abbott 研究员等多次来华讲学和考察。他们把国际芦笋的先进技术、最新无性系F1代杂交种以及先进的育种方法和栽培理念引进到了中国。我们从中得到了大量的最新技术资料和品种资源,及时掌握了国际芦笋科技发展动态,使研发中心的芦笋科技研究一开始就建立在与国际接轨的高起点上,对提高芦笋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2北京市芦笋产业现状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芦笋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8年发展到12万hm2。目前,我国以速冻绿芦笋和罐装白芦笋出口欧洲、日本、东南亚诸国为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订单源源不断,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大大刺激了国内种植芦笋的热情。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将其列为创汇支柱产业,倍受政府重视和大力扶持。芦笋茶、芦笋酒也都成为农产品加工的新宠,大大提高了芦笋的附加值。北京作为首都,拥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但芦笋产业不论种植规模还是出口创汇能力,都远远落后于全国,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北京地区自1991年开始引种芦笋,十几年来,芦笋种植面积增长缓慢且不稳定。全市芦笋种植面积最高达到1 000 hm2(2006年)。由于芦笋价格持续走低和芦笋茎枯病的大流行,目前北京的芦笋种植面积已经不足333 hm2。除了密云河南寨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外,其他种植区域分散,种植规模也较小。生产的芦笋除了在北京当地鲜销外,没有其他的销售渠道。加之春季采笋时间集中,全国各地的劣质芦笋涌入北京市场,致使鲜芦笋价格波动很大,芦笋的效益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笋积极性。

由于北京先农科芦笋研发中心的大力宣传和引导,北京市种植芦笋F1代品种的比率在全国是最高的,达90 %以上。北京市在芦笋新品种引进和种植理念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亚农兴农业科技公司生产的芦笋已通过德国有机芦笋认证,每年向德国出口有机芦笋200 t(2007年以前),成为我国有机芦笋生产和出口的第一家。由于种种原因,该公司没有发展壮大起来,非常可惜。

当前,北京市的芦笋生产、加工、销售专业化水平很低,芦笋产业发展很不健全,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芦笋产业化发展体系。

3存在问题及建议

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是北京市芦笋科技水平进步的最大障碍。建议加大芦笋研究的科研经费投入,使北京市的芦笋科技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并向国际领先水平靠近。

缺乏企业的介入是北京市芦笋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建议积极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加入到芦笋产业中来,积极开展芦笋深加工和开拓芦笋销售渠道,完善芦笋产业链,稳定芦笋市场价格,促进芦笋产业稳步发展。

上一篇:中国累计培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万余个 下一篇:法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