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文本深处 品味文本背后的绚丽

时间:2022-06-04 02:15:02

一、新课程背景下文本细读的必要性

“新课标”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提出了崭新的课程理念。单就阅读教学而言,提出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全新观念,重申“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新的理念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否则,我们将如何直面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呢?

应当看到,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引下,阅读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不过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在过多关注学法、学情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作为阅读教学载体的文本(教材)的重新认识,而这恰恰是阅读教学改革的基础。近数十年来,各种各样的文本解读方式层出不穷。而与此相对应的是,语文教师在“对待文本的态度”(即“备教材”)方面,却几乎没有任何改观。当诸如结构、解构、接受、阐释等理论概念已经成为历史话语的时候,大多数语文教师还不知道其为何物。我们“对待文本的态度”与过去几乎没有什么改变;面对一篇新课文,也依旧在沿用着陈旧的思维模式。在“习惯性”继承优秀传统经验的同时,我们无法识别并抛弃传统思维方式中的“糟粕”。教师对文本并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还停留在浅层次的阅读水平上,进行着隔靴搔痒式的浅表阅读。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在陈旧的文本分析模式下,既得不到“新鲜的给养”,也无法获得知识给人的乐趣。此种情形下,新的课程理念如何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教学质量如何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笔者认为:实施文本细读或许就是一种突破其瓶颈的新方法。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细读实施策略

文本细读,顾名思义,就是对文本进行耐心仔细的分析推敲,注重文本的细节,从语言和结构中寻求文本的意义。苏教版必修二的一篇课文《最后的常春藤叶》,属于“珍爱生命·精神支柱”单元,要求以文本研习方式展开分析。笔者就以之为个案,表述一下笔者对新课程背景下文本细读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辨认悖论

要展开分析必须发现悖论之处(所谓悖论就是指不合常理,与现实生活相违背处),以之作为切入口。在本文中,通过初步阅读,就能发现女主人公琼珊患了严重的肺炎,最终通过另一位主人公穷画家贝尔曼的“杰作”活了下来。那就是穷画家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画的一张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片神奇的叶子成为琼珊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一处悖论,即那位医生就琼珊的病是这样说的:

“依我看,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他说,“那一成希望在于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

照常理来说,医生的话是很严谨的,可这位医生的话,有意地忽视了医疗的作用(只有一成希望),还过分重视了心理对病理的重要作用(唯一的一成希望还在于她自己求生的信念)。我们承认心理对于病理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它绝不可能像文中所说的那样起决定性作用。那么只有一个解释,就是作者所要强调的是:精神支柱对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只要生命的支柱不倒,就会有战胜病魔的一天)。因此,尽管我们明明知道这是不真实的,但都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医生和苏艾还有一场对话:

“画画?——别扯淡了!她心里有没有值得想两次的事情——比如说,男人?”

“男人?”苏艾像吹小口琴似的哼了声说,“难道男人值得——别说啦,不,大夫,根本没有那种事。”

“那么一定是身体虚弱的关系。”医生说,“……可是每逢我的病人开始盘算有多少辆马车送他出殡的时候,我就得把医药的治疗力量减去百分之五十。要是你能使她对冬季大衣的袖子的式样发生兴趣,提出一个问题,我就可以保证,她恢复的机会准能从十分之一提高到五分之一。”

作者生怕我们不理解他所要表述的真正用意,再次让医生和苏艾进行对话。文本选取了一个正值妙龄却即将死去的女青年的最常态的想法:爱情与美的向往。若有这样的想法,对疾病的治愈是大有好处的。用这样的方式让人再次加深印象,说明精神支柱对于琼珊生存的重要性。

(二)分析象征

象征是指用一种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

本文的题目是《最后的常春藤叶》,文中也借琼珊之语多次提到了这片叶子:

“叶子,常春藤上的叶子,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

“……我希望在天黑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那时候我也该走了。”

“……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悠悠地往下飘,往下飘。”

“那是最后的一片叶子,”琼珊说,“我以为昨夜它一定会掉落的。我听到刮风的声音。它今天会脱落的,同时我也要死了。”

作者此处独辟蹊径,描绘了一片常春藤叶,一片看得见摸得着的叶子,就在琼珊房间的窗外,在十一月的寒风中,随风摇摆,日渐凋零。

我们就不由地会问:“为什么要选这样的一片常春藤叶呢?”

这实际上与常春藤叶的象征意义有关:

1.这片最后的藤叶象征琼珊的生活状态。常春藤,是美国一种极普通的藤本植物,与主人公的普通而贫困的生活状态一致。常春藤,富含诗意的名称,而琼珊也正值青春,人生之路还也应“常春”,可现实中二者是如此的相似: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随时都会有“凋零”的危险。

2.这片最后的常春藤叶象征一种生存的精神支柱。在文中,这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被赋予了特殊的生命意义,远远超越了叶子本身的意义。

这一片在风雨中飘摇,苦苦求生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已经成为了女主人公琼珊活下去的精神支柱。象征着她生命的信念:有了叶的不落,也就有了她生命的不失。

(三)涵泳语境义

语境义就是具体的语言环境赋予语词或语句以特殊的含义。

琼珊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其实并不是常春藤自然生长的叶子,而是本文另一位主人公贝尔曼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一片画上去的藤叶。用文中的话说“那是贝尔曼的杰作”。而“杰作”这个词,尽管在文中只出现了三次,但此中极富深意,实含波涛。在经典文本中,往往越是平淡的叙述中越能体现文章的奥妙。文中是这样描述的:

“……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

“——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如果说前两处是贝尔曼自吹自擂中的“杰作”,具有一定讽刺意味的话,那么第三处苏艾说的“杰作”才是真正意义的讴歌。由讽刺到讴歌,也体现了作者欲扬先抑的高妙之笔。此时“杰作”的意蕴才真正得到了升华。这不仅仅是一幅画,也是一根生命的坚强支柱,更是一种难得的奉献精神。

此时,这篇小说的主题才得以完整显现,那就是:不仅仅是讴歌生命的精神支柱,而且也是在礼赞一种为了他人而做出巨大牺牲的奉献精神。而后者更为感人。贝尔曼,这一位失意的老画家,在贫穷中苦苦求生的老画家,没有一点点英雄的外在,却具有了一种悲天悯人的英雄意识。这与我们第一次在文本起初看到的那个语言粗鲁、形貌丑陋的人物形成了鲜明反差,人物的形象因而得以更加高大。这就是一种高贵的平凡。

独特的语境赋予了“杰作”全新的含义。而这一含义的揭示也完成了文本意义的升华!

(四)寻找空白

空白是指作者在创作中,有意无意地造成省略的部分,即“笔所未到,意有所忽”之处,也是留给读者通过有形部分而进入想象的艺术空间。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个最好的老师,就是能把文章作者的思路脉络清清楚楚、原原本本地介绍给学生的老师。”文本解读中,要把文本的空白处作为一个细读的切入口,把它作为阅读分析对象进行深挖细析,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培养学生处理素材的能力,同时也能欣赏作家们的匠心独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么,哪里是文本的空白处呢?

它往往出现在文本的意犹未尽处,文本上下文之间、语句之间明显出了一个断层。如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那片常春藤叶仍在墙上。”

在雨狂风骤的晚上,已呈枯败之色的藤叶仍依附在上,这样恶劣的天气竟然没有使一片藤叶脱落。这里显然有原因存在。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到最后才由苏艾的话揭晓

“——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苏艾的最后一句话“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这就是欧·亨利的结尾:突然把故事背后的故事予以揭示。这句话使我们豁然开朗。从而,人物的形象霎那间获得提升:一个落魄的穷画家跃升为一个不凡的英雄。显得突兀而自然。这样的表达,不禁让我们掩卷遐思,品味其无穷的奥妙。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结语

文本是规定和制约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对文本的准确解读是首要基础。因此,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必须担负起引领文本分析的责任。这个引领,本质上是源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细致和细腻,源于教师的言语感觉、言语智慧、言语悟性和言语灵性,源于教师能够将自身对言语“悟读”的生命性和幸福感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除了看到文本表面的风景、更能看到文本背后的绚丽

(计学平 江苏省震泽中学 215231)

上一篇:高中生语文学习方式调查研究 下一篇:浅析《背影》中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