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谈中国企业近几年的收并购策略

时间:2022-06-04 01:15:42

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谈中国企业近几年的收并购策略

摘要:2011年8月15日,谷歌公司(Google)宣布将以约125亿美元的天价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Moto)。联想近十年,中国企业海外收并购案例日益增多,中国企业在世界商界越来越多的大手笔,利用海外优质品牌效应,结合中国企业自身优势,无疑是一种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国企业;收购;策略;联想;IBM;吉利;沃尔沃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1谷歌收购摩托罗拉

北京时间8月15日晚间,谷歌突然宣布已经与摩托罗拉移动公司签署收购协议。根据双方的协议,谷歌将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总价约为125亿美元,谷歌将全部以现金形式支付。谷歌一直在寻求“以新的方式”为Android生态系统提供支持。而之所以相中摩托罗拉,是因为后者在押宝于Android操作系统之后,其移动业务快速进入了上升轨道,并将获得爆发性增长。

尼尔森的最新统计报告给我们揭示了美国市场的手机情况:经过爆发式的成长,Android 手机已经占据到39%的份额,而排名第二的IOS为28%,但由于苹果是IOS唯一的制造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其是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因为Android的制造大军包括摩托罗拉,三星,HTC等。

因此Android 手机主要的竞争对手是目前如日中天的苹果帝国,苹果的软件-硬件生态模式在为其带了相当可观的利润率的同时,也占有了很多市场份额并吸引了大量的用户。谷歌在Android方面的努力就像放养的猫一样,很难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谷歌之所以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也是希望能在这方面加以改善。目前摩托罗拉移动有1.7万项专利,另外还有7500项专利申请正处于审批程序。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谷歌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并不算贵,对于此前饱受专利诉讼困扰的Android而言,摩托罗拉的这些专利将大幅增加谷歌在专利之争中的筹码。

谷歌在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后,具备了硬件终端、操作系统、云服务三大板块的实力,加之谷歌与NVIDIA在核心ARM SoC芯片的紧密合作关系,谷歌在产业链纵向整合的战略布局基本完成,谷歌全面向苹果开战的时代即将到来,IT产业将双雄称霸。

从以上数据及分析中可以看出,谷歌收购摩托罗拉旨在完成其称霸互联网及IT产品的一块拼图,从自己开发的软件到移动终端都使用自己的品牌专利,这样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进一步完整自己的产业链,利用老牌手机巨头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及手中握有的大量专利,进行优势资源整合,扩大自己的竞争优势。

2联想收购IBM全球台式和笔记本业务

2004年12月8日,在中国个人电脑市场占有近30%市场份额的联想集团宣布,以12.5 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知名品牌IBM的全球台式电脑和笔记本业务,及5亿美元的净负债转到联想名下,交易总额达到17.5亿美元。

这次收购,在联想公司看来,是其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对整个中国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大重要事件。中国企业从该交易中看到的绝不仅仅是“蓝色巨人”带给联想的个人电脑业务,而是联想已成为首家收购全球驰名品牌的中国国有控股公司,而且与此前中国公司的多数跨国交易不同,联想收购IBM的业务,不是因为政府的命令或收购自然资源的宏观经济需求。对中国企业来说,这首先在心理上是一次信心跳跃,毕竟联想和IBM之间的这笔交易是中国并购市场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联想整合了IBM的PC业务,这意味着PC时代迎来了中国起点。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合”,对合作双方来说都充满了希望。联想执掌着中国乃至亚太PC市场的牛耳,而IBM则在全球企业市场和笔记本业务领域占据着显著的优势。联想继承了IBM的‘Think’系列产品后,在相当长的周期内享用IBM公司的品牌。

强强联合整合了两个互为补充的市场,并通过两个深具互鉴性管理团队的结合,打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国际化的管理团队这一点尤其令我们欢欣鼓舞,因为它既是联想博弈全球、决胜未来的关键,也是起步较晚、积淀较浅的中国企业快速切入世界市场的重要保障。

联想与IBM的博弈不是简单“收购”式的买卖行为,而是各自企业战略的一部分,是两个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这种强强合作的形式,可以互相促进,各取所需,这种合作利用对方的品牌优势,将产生强大的品牌优势和多样化的产品。联想集团抓住机遇,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极大地带动了其他中国内地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计划,为中国的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全球竞争树立了榜样,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中国企业借助国际大企业在某行业的巨大影响力,开拓国际市场,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一条快捷之路,但是在与大企业进行优势资源整合的同时必须消除两个巨头碰撞所产生的一些问题,比如在两企业间的巨大文化差异、管理模式及行业开拓能力等不同。联想在收购IBM的个人计算机之后肯定觊觎的是IBM的全球化供应链资源及欧美市场的商务高端口碑。借助于IBM这两条优势,联想在开拓欧美市场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有了全球化供应链的条件,联想的成本领先战略有了不少资本,而IBM在商务高端的口碑有助于联想快速而有效的进入欧美市场。

然而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众所周知,IBM的重点一直是大型机、服务器及综合IT技术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个人计算机业务一直是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其庞大的人力资源成本、日益下降的盈利能力使IBM一直想找家‘下家’接手。联想在中国的强势得力于着眼中低端客户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提供给个人及行业客户,而IBM是商务高端的代名词,在这样的直接冲突下,联想并没有保持‘Think’系列的高端形象,反而利用中低端模式销售下积累的经验用在‘Think’系列上,一度造成业绩报告上的糟糕表现,不过这些也是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化市场中,必不可少的‘弯路’。

3吉利收购沃尔沃

2010年8月2日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伦敦宣布,已经完成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李书福出任沃尔沃轿车的第一任华人董事长,中国诞生第一家跨国汽车集团、拥有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名车品牌,中国民营制造业完成了迄今为止最大手笔的海外并购。至此,吉利收购沃尔沃大功告成,成为中国汽车企业成功收购国外豪华汽车企业和品牌第一宗,也是中国踏上汽车强国之路的重要一步。

吉利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资产总值超过140亿元。连续四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沃尔沃,英文名为Volvo,瑞典著名汽车品牌,该品牌汽车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也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创立于1927年,于1999年被福特公司以64亿美元收购。然而,10年过去,沃尔沃并没有给福特带来预期中的利润,销售额不断下滑。

在3月10日北京召开的并购沃尔沃轿车协议签署媒体见面会上,吉利总裁李书福指出:“在知识产权的内容上,我们是斤斤计较的。”一语道破吉利垂涎沃尔沃技术的天机。作为国际化的品牌,沃尔沃的知识产权和先进技术是无庸质疑的,谁收购了沃尔沃谁就会得到一大笔技术财富,它的先进技术和安全性能、节能环保特点正是吉利实现战略转型最需要的。

一直以来吉利汽车在价格和品牌上都给人以“草根”的印象,成本和价格一方面为吉利带来丰厚利润,另一方面又使吉利的品牌无法更上一层楼,没有可以打出去的牌子的却是个棘手的问题。依目前的形势看,吉利虽有三大品牌,但尚缺乏一锤定音的顶级豪华品牌,这个空缺沃尔沃正好可以补上,有了沃尔沃,吉利在行业内的品牌竞争地位无疑会大大提升。

这项海外并购,可以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在本土市场的竞争力,为自主创新提供原始技术依据,实现技术跨越,并为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提供现成的通道,迅速提升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在欧美日市场的比例,解决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所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实现在发达国家汽车市场你中有我零的突破,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形象。

在中国企业要不断走向国际化的影响下,中国企业算是得到了一个正面的信号,从而引起了一股国际并购之潮。国际并购中各种风险多如牛毛,并购过程如履薄冰;结果是否可以强强联合打天下或是篮子打水一场空,都是要靠企业自身在收并购后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定位及对被收并购企业的文化融合等方面多加以考虑。上文提及了三个国际化并购,并对这些并购的初衷及策略做了简单的分析,中国企业结合自身企业特点的同时,必须优劣互补、循序渐进的参照双方不同的市场环境制定发展规划,在不断抑制回避风险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实现成功收并购,壮大企业。

参考文献

[1]Bin Chen.ENGADGET 中国版[Z].

[2]约瑟夫.克拉林格.兼并与收购:交易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3]李月清.国际并购潮风向东吹[J].中国石化报,2009(4).

[4]李明,健仪.兼并与收购中的企业文化融合[Z].2005.

上一篇:大米里的添加剂 下一篇:莫让时尚伤吾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