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文化德育”模式,推进德育创新

时间:2022-06-04 12:16:09

探索“文化德育”模式,推进德育创新

摘要:德育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教育,德育创新应注重认识和把握德育与文化的内在关系。德育过程在本质上是体现科学价值观传承与升华的过程,由此也表现为一种先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在德育实践中,应树立科学的“文化德育”理念,探索网络文化背景下有效的“文化德育”模式,推进德育创新。

关键词:文化德育;德育模式;德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11)05-0156-0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包容与独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整合、主文化与亚文化的联系与区别、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立与互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不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社会上或是相互冲突或是并行不悖,这一切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着影响。肩负着育人重任的高校德育面临着严峻挑战,这种挑战很大程度上来自其所依赖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与转型。伴随着网络文化时代的到来,这种挑战更加凸显出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面对来自文化的挑战,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其中重要的是进行思想观念和工作模式的创新。从德育实践的角度出发,要确立“文化德育”的理念,探索“文化德育”模式,推进德育创新。

一、“文化德育”与“德育文化”

从文化的视角开展德育研究,离不开对德育与文化关系的厘定,由此产生两个值得我们关注的词语,即“德育文化”和“文化德育”。“德育文化”和“文化德育”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给德育研究和创新带来了重要启发,而通过二者之间关系的梳理,更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与领悟“文化德育”的内涵与价值。

“文化德育”与“德育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说来,“德育文化”研究,重在将德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来研究,重在揭示德育的文化属性及其存在形式与发展规律。“所谓德育文化是描述德育的文化本质和属性的一个概念。德育文化是以德育作为文化现象,以文化作为方法论原则,从而揭示德育的文化本性、德育文化运行规律和确认德育功能的文化力量本质的理论。”“德育文化的主干部分构成了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代表社会主导型的文化价值取向,是社会文化的灵魂。”。由此可见,德育文化述说的是一种不同于体育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其他文化现象的一种特殊文化,这种文化有其特殊的功能及价值导向,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育人要求。应该说,它主要是德育价值观在理论上的表现。“文化德育”则不尽相同。虽然文化德育也注重对德育的文化属性的研究,但是它更强调在文化价值观指导下对德育功能的文化认知和在认知基础上的体现文化德育功能的实践活动。应该说,“文化德育”主要是德育价值观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它重在化价值为方法。因此,与“德育文化”相比,相对德育实效而言,实践层面的文化德育功能的研究与探索显得更为重要。

“文化德育”与“德育文化”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德育是一种基于文化的德育,在实践过程中强调体现德育的文化价值属性,强调遵循德育文化运行规律,注重先进文化价值观对德育的引领与提升以及德育对文化价值观的传承与创新,充分体现德育功能的文化本质力量。由此,加强对德育价值观在理论层面的“德育文化”的研究,对强调实践层面功能发挥的“文化德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使得“文化德育”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用优秀文化熏陶人,用先进文化引导人”的育人功能,切实增强德育实效。

需要强调的是,提出“文化德育”的理念,并非要取代已有的德育理念,而是要强调在原有的德育实践中,更加注重发挥文化对人的熏陶和影响作用。尤其是社会进入网络时代以后,以网络媒介为载体的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对学校德育的挑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德育是教育者组织适合青少年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对道德价值的理解、道德品质素质的提高和道德实践能力增强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新时期德育面临来自网络文化的挑战,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德育,积极探索网络媒介实现德育功能的机制与网络文化环境下德育的特点,正确发挥网络媒介在德育中的作用,重视开展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是新形势下德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从这个角度讲,树立“文化德育”的理念,探索“文化德育”模式,对于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开展德育创新,提高德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化德育”体现一种新的德育实践理念

(一)德育过程是体现价值观传递与升华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

德育创新需要我们对德育过程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把握。从文化价值观的视角对德育过程进行再认识,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德育过程本质的理解。关于德育过程的本质,以往理论界的认识不一,主要有“转化论”、“内化论”、“建构论”等。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认识德育过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作为体现引导社会主流价值导向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道德素质之间关系建构的德育,其主体在该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之间的(矛盾)关系,通过德育过程促其完成自身的价值重构,使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得以提升,使之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价值观传递与升华的过程,是以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的思想道德主体为目的,“以教育者价值传授与引导为前提,以受教育者价值认同与接受为基础,价值内化与价值建构为关键,价值行为外化为标志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网络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不断普及与应用,与之相应的社会道德规范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同时,各种网络文化及其所内含的价值观也会对人们产生不同的影响,使得青少年在丰富多彩又错综复杂的网络文化环境中的道德价值判断与选择及其自身价值建构增加新的难度,势必对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网络社会新的社会道德规范与青少年现有思想道德素质之间的矛盾,注重加强包括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在内的青少年素质教育,通过探索建构网络文化德育平台进而创新德育方法完善德育过程,促使青少年更好地完成自身的价值重构,提升包括媒介素养在内的自身整体素质,使之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人,是新时期德育实践中应注意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德育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教育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价值观教育正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与任务,德育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体现价值观传递和升华要求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教育,是一种引导人懂得和学会如何做人的教育,它有别于重在传授生活常识的知识教育,有别于侧重培养生活能力的技能教育。肩负着教人如何做人重任

的德育,它更强调受教育者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和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如何创造生命的价值。德育的本质在于科学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以及人与信仰之间达到有机统一。德育的目标是要使受教育者具有相应的高素质,这种高素质主要表现为科学的思想观念、行为信念、人格精神的确立。

德育需要文化的浸润和支撑,更需要正确文化价值观的引导。因为“文化是思想的载体,人们是通过文化的交流进行思想政治的宣传和教育的。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社会风气,既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运用先进文化去教育人和影响人,在思想政治观点层面上逐步消除分歧和隔阂,在文化认可之中接受并遵循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由此可知,文化内含着德育要素,是德育存在和生成的基础;德育根植于文化,是文化价值观念的重建与升华。所谓“以文化人”,既说明了文化对德育的根源性,又突出了文化所具有的德育教化与塑造功能。因此,离开文化谈德育,德育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离开德育谈文化,文化就会沦为存在的蛮荒之地。德育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教育,应该从文化根基上寻求动力,必须与体现其价值观要求的先进文化融为一体,相伴而行,使受教育者在文化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上更自觉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三)德育实践需要更加注重相关文化载体建设

“文化德育”作为德育实践模式的创新,强调的是德育过程中的修养与养成,体现的是民主、理解和意义沟通。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过程是用文化浸润受教育者心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引领受教育者对正确价值规范的认同与接受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内在价值体系的建构。这也是一个文化的沟通与运作过程,它更强调文化所内含的价值观对受教育者精神层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过去我们往往忽视对受教育者道德需求的研究,忽视课堂德育以外其他文化载体的运用,在“教师单一主体论”的影响下更多的是注重课堂上单向度的知识灌输,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的教育习惯,这种单一、单向、俯视的德育模式造成了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实践性的缺乏和主体性的缺失,削弱了德育应有的价值引导功能,阻碍了受教育者对德育的认同。确立“文化德育”的理念,加强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文化德育”实践模式,使得德育实践具有一种自觉的文化思维和有效的文化载体,在文化价值观层面自觉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沟通,更加注重德育过程中有关文化要素的资源发掘,更加注重德育过程中主体要素与文化要素之间的融合,更加注重发挥德育过程中的文化载体的道德价值导向功能,更加注重德育主体的包括思想道德素养和媒介素养在内的人文素养的整体提升。“文化德育”实践模式的建构,更有利于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文化载体建设等进行“文化德育”模式建构,将是德育实践创新的有益探索。

三、网络文化背境下的文化德育模式建构

(一)突出德育对象的主体能动性

德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已有的一些德育模式往往忽视学生作为德育主体所具有的独立个性和内在需求,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文化德育模式旨在摒弃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泛政治化思维和知性德育的弊端,强调受教育者同样是学校德育的主体,注重发展人的潜能,注重激发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他们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也就是说,文化德育模式不仅注重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价值传授与引导作用,同时更加强调受教育者作为德育主体在德育过程中的价值认同与接受、价值内化与价值建构及价值行为外化。因此,建构文化德育模式要更加尊重和注重受教育者的健康人格发展,高度关注他们自身丰富的道德需求,充分激发其内心的道德情感体验,使其作为德育主体在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的引导下,经过独立思考,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与价值选择。这种基于自身需要和自主思考之后所作出的判断与选择,更能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因而才是学校德育所追求的最佳境界。而借助网络媒介平台实施德育,能够较好地体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交流与良性互动,充分调动和发挥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自身主体能动性。

(二)注重德育内容的生活指导性

以人为本的德育不能脱离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德育的内容应体现生活指导性。“因为只有在生活化了的德育内容中我们才可能发现道德智慧的生动性,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进行自主、自由的道德判断和推理等等,建立真正的道德理性。”必须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从一定意义上讲,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文化德育模式建构中,强调德育内容的生活指导性,就是要使德育与德育对象的社会生活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使德育真正成为他们实现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在其社会化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德育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和向社会生活的回归。由此,建构文化德育模式,只有密切关注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关注与个体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社会现实生活,我们的德育才能与德育对象建立起密切联系,才能使德育对象从中感受到德育对他们的意义,进而为他们所关注、认同和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讲,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德育模式,有助于形成具体的道德情景,有利于道德规范的传授、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价值判断能力的提高。

(三)强调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多样性

文化德育模式建构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必须并可以通过相应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学生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道德品质状况也是多样的、立体的。文化德育模式注重发挥文化的德育载体作用,以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化媒介作为德育的最佳载体,满足对众多不同的德育对象的教育要求,使德育真正体现“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该指出的是,文化德育模式决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种单一模式,“单一的模式并不能圆满地完成道德教育的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讲,以文化为切入点,以文化认同为前提和以文化传承为基础,运用包括网络文化媒介在内的各种文化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实施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化德育模式,应该是多种模式的有机融合,体现多种德育模式的功能互补,形成知、情、意、信、行相统一的德育机制,实现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及社会德育的一体化。

(四)扩大德育模式的开放性

以人为本的德育应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生活是开放的,社会是开放的,世界是开放的,处于开放环境中的教育对象,他们的人生追求、价值需求、人格需求等精神需求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面对处于开放环境中的教育对象,德育模式必须是开放的。唯如此,德育才能体现和满足教育对象的现实需求,才能与教育对象的成长背景相融合,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需要强调的是,建构具有开放性的文化德育模式,重要的是教育者具有一种开放式的心态,具有一种开放式的文化视野,通过建构体现先进文化为主导的网络文化资源与德育要素有机结合的开放式德育平台,使我们的德育真正做到能满足教育对象不断增长的道德发展需求和他们的全面发展需求。

(五)增强德育模式的实践性

德育重在“育”,“育”应在实践中完成。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德育模式追求的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文化德育模式就是注重德育过程中文化要素的挖掘与创新,注重让受教育者在学校文化所营造的德育环境中和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思想道德品质的主动建构与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养成。为此,应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围,使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包括网络文化媒介教育平台在内的各种有益的文化建设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挖掘发挥学校文化资源和网络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借此提高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正确的价值观标准对各种文化进行判断、选择、欣赏、接受以及创新的能力,完成自身的道德价值建构和社会角色的适应。

上一篇:交易成本视角下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研究 下一篇: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