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高层建筑防火对策

时间:2022-06-04 10:54:12

浅析城市高层建筑防火对策

摘要: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筑的主要选择,大大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它既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象征,又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然而,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是现在全世界消防领域面临的共同难题。如何预防和减小火灾带来的损失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分析了高层建筑防火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高层建筑火灾预防方法。 关键字:高层建筑 ;火灾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process accelerate ceaselessly, high-rise building has become the main choice of city building, greatly changed the face of the city, it is the symbol of th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t also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city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fire safety of high-rise buildings, is a common problem facing the whole world now fire area. We must solve the problem of how to prevent and reduce the fire become losse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rise building fire, analyzes the existing high-rise building fire safety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to prevent fire in high-rise buildings.

Key words : high-rise building; fire

中图分类号:S7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筑的主要选择,大大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它既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象征,又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然而,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是现在全世界消防领域面临的共同难题。近年来,火灾造成的损失有目共睹,如上海静安区教师公寓特大火灾,造成58人死亡,70余人受伤,房产损失接近5亿元人民币,吉林省长春市一座在建楼盘的两栋32层高楼火灾,共造成42人受伤,经济损失约600万元人民币。由于高层建筑功能复杂,设施多样,人员物资集中,在基本相同的防火条件下,其火灾危害比多层建筑和单层建筑更大,更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一、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1、火灾蔓延快

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排气道等如果防火分隔存在问题,发生火灾时将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建筑高度越高,烟囱效应越强烈。而且无论是宾馆、商场、办公楼大都采用可燃性材料进行装修,为火灾的发展扩大创造了条件。

2、疏散难

高层建筑层数多,垂直距离长,数千人甚至数万人若从整幢大楼疏散到地面,少则几十分钟,多则几小时。多数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主要还是依靠楼梯,若楼梯间封闭不严,一旦窜入烟气,就会严重影响人员疏散。消防云梯车因数量、高度有限,不能完全满足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的要求。

3、火灾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的主题建筑周围往往设有裙房,妨碍登高车全方位靠近主体建筑进行灭火救援活动,而且消防云梯车高度有限,所以有些高层建筑上部楼层发生火灾,消防队员无法进行外攻。50 m以下楼层发生火灾,消防队员尚可利用消防云梯车登高,在50m以上部位发生火灾,如果停电,消防电梯也失效,消防队员只能通过室内楼梯登高,通过楼梯间登高时,也会与楼梯间内往下疏散的人流相对撞,严重影响登高速度,延误灭火救援的战机。

二、高层建筑防火存在的问题

1、高层建筑,特别是产权分散的综合性高层建筑消防管理职责不清。

单一使用建筑物的单位要好一些,若是几家以上单位共租或共用一座高层建筑,各自对消防管理互相推诿,或各自为政,造成安全门封闭,疏散楼梯堵塞,建筑消防系统无人维护,隐患整改资金难以落实,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2、高层建筑的建造存在技术问题

高层建筑的建造,从设计到施工所经历的环节比较多,导致高层建筑在防火分区、分隔措施、隐蔽工程和材料使用上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如电缆井、管道井、空调系统连接穿过各楼层、地面、墙壁时的通风管道中设置防火阀和孔洞处的封堵措施、技术保障不到位,导致发生火灾时烟雾迅速蔓延,火势迅速扩大;防火分隔墙不到位,导致在火灾情况下,烟和热气流迅速扩散;某些高层建筑中任意改变使用性质,为了追求豪华效果,使用可燃易燃材料装修,破坏建筑结构和防火分区。

3、高层建筑内设置的消防设备系统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和灭火器,或由于系统缺陷、或由于人为破坏、或由于设备质量、或由于管理工作失误,火灾一旦出现,初期火灾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将会使“小火”酿成大灾,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自防自救措施就要落空。

4、物业管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是开发商重建轻管。楼房建成后,物业管理对于开发商来说就成了次要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小型开发商,秉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自己招聘几个人员就组成了物业公司,物业管理的不规范给社区安全留下了隐患。例如,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无证上岗、小区消防通道划线停车收费成为显性问题。

二是私自关停消防设施。一些物业为了节约管理成本,私自关闭消防电梯电源,关闭消防供水阀门,埋下了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

三是从业人员消防业务素质不高。主要是从业人员没有经过消防安全培训,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持证上岗率低,导致发生火灾后惊慌失措,不懂如何处置。

5、小区业主或住户消防意识薄弱。

一是只顾自身利益,对身边的公共安全漠不关心。如室内消火栓成了自家的免费水龙头,消防通道成为私家车宽敞的停车场,甚至消防设施关闭或报废也视而不见。

二是自防自救能力低。有些住户缺乏消防知识,个别连灭火器都不会使用,更谈不上科学灭火自救逃生了。

6、是公安消防部门的灭火装备不适应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工作的需要。

三、应对策略

从世界范围内看,高层建筑火灾最有效的方法是自防自救,内部消防设施发挥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和完整的消防应急预案是关键。 针对以上问题,需更加完善今后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中应对策略。

1、加强消防监督管理。

公安消防部门依法强化消防监督管理,把好防火设计审核、施工检查和竣工验收关,确保消防设施完整好用,同时高层建筑的建筑构件、室内装修、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积极采用不燃性材料,做到安全适用;并做好经常性的防火检查和督促整改工作,做到新建高层建筑不留根本性和先天性的火灾隐患,原有高层建筑的重大火灾隐患分类、分级抓紧依法督促整改。

2、加强全民教育培训,提高高层建筑自防自救能力。

一是提高单位群众扑救初期火灾能力和组织疏散人员能力,督促指导高层建筑的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健全消防组织,严格消防管理,落实各项防火安全措施,对职工和居民组织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和必要的培训。二是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单位配备灭火器材和消防设施,以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并做到一旦发生火灾能迅速扑灭,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防止火势蔓延扩大。

3、提高消防部队快速反应能力,逐步提高高层建筑灭火制胜能力。

各级消防部门都要调查掌握本地区高层建筑的基本情况,明确重点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灭火预案,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训练和实地演练,不断提高灭火战术和组织指挥水平。消防部队在灭火作战中,首先要尽可能利用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充分发挥现有消防车辆装备的效能,认真贯彻“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根据火场情况和现有消防实力,正确运用进攻和防御的策略,灵活地采用内攻为主、内攻与外攻相结合的战术与战法,力争迅速控制和扑灭火灾。在必要和可能时,调遣航空消防站直升机增援营救工作。

4、提高物业公司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力。

提高物业公司的准入门槛。要明确规定物业管理单位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消防专业培训,作为核发物业管理单位资质证书的前置条件。

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监督管理。消防监督部门应该把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管理作为今后消防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与建设、房管等部门之间建立信息通报制度,把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纳入物业管理单位资质申领、等级评定的范畴。

统一维护保养技术标准。借鉴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模式,物业公司也要定期向消防部门报告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状况。积极推广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小区接入城市远程监控报警系统,实现24小时对自动消防设施的远程监控。

提高物业公司从业人员消防业务技能。建立持证上岗制度。物业公司必须在提高从业人员自身业务素质方面入手,通过消防部门的集中培训和自我学习,努力提高综合技能,提升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整体水准。

5、加强消防部队特种车辆配备。

提高高层建筑灭火制胜能力的关键在于消防部队具备较强的登高能力和防毒抢险能力。为此,报请政府研究解决消防部队车辆装备配备问题,使消防部队拥有在数量和高度上同本地区高层建筑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举高消防车(主要是云梯消防车、登高平台消防车)和消防空气呼吸器等防毒抢险器材,组织训练一支能利用举高消防车从外部进攻的登高救援特勤力量和能从内部进攻的防毒抢险特勤力量。

6、建议消防部门成立高层建筑火灾救援专业队。

规划建议消防部门在高层建筑比较密集地区成立高层建筑火灾救援专业队,加强举高类消防车、大功率水罐消防车、供液能力强的一七式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以及氧气呼吸器、20 型以上水带、耐高压分水器、无后坐力水枪等装备器材的配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因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和使用功能,以及管理、投入等方面的原因埋下了先天性和后天性的火灾隐患,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火灾需要从提高建筑设计、加强消防管理、改进更新消防设施、采用阻燃建筑装修材料等环节处着手, 消除消防隐患。

【参考文献】

[1] 邵荃, 翁文国, 郑雄等. 城市火灾案例库辅助决策方法的研究[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 19( 1): 113- 117

[2] 盘点重大高层建筑火灾案例. 能源世界-中国建筑节能网 http: / /,2010.12.14

[3] 城市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存在原因和安全逃生策略 林道悦 安全管理网

[4] 李学美,任伯帜,刘新华.城市高层建筑火灾消防及安全逃生策略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8

上一篇:浅析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框架设计 下一篇:刍议起重机安全管理与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