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定向”师范类大专生思想稳定性调查分析

时间:2022-06-04 08:31:05

“三定向”师范类大专生思想稳定性调查分析

摘要:为加强农村小学师资、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突破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瓶颈,“三定向”师范生教育模式应运而生。

关键词:“三定向”师范生 思想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52

五年一贯制“三定向”师范类大专生是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根据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而采取的适应性教育培养方式。2000年以后,国家取消师范生分配,我市多年没有招聘教师,教师正常退休等使农村小学教师缺乏严重。近年来我市面向大中专毕业生招考了一些教师,但远远不够实际需求。为加强农村小学师资、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突破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瓶颈,“三定向”师范生教育模式应运而生。为了解“三定向”师范生思想稳定性,笔者进行了一次调查,情况如下。

1 研究对象与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问卷法。调查对象:我校四、五年级“三定向”师范生。

2 调查结果和分析

2.1 入学动机呈现复杂化,扎根农村教育面临挑战

“三定向”师范生需要有良好的入学动机,即愿意扎根农村,热爱农村教育事业。调查显示,将近47%的学生是应父母要求入学。调查显示62.5%的学生家庭经济收入为1万以下,可见大多父母是因为“三定向”师范生的国家优惠政策及能较早参加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有35.8%的学生为家庭经济原因应父母要求入读,也就导致了他们今后在校期间学习目的不明确。

2.2 毕业选择呈现多元化,提升农村教育品质前景渺茫

由于经济原因入学的学生一般是不愿意长期呆在农村,虽然有49.5%的学生会服从安排去家乡任教,但又有38.5%的学生会改考其他工作,这个比率和上述因经济原因入学的比率35.8%很接近,说明这部分同学选择农村教育工作只是权宜之计,以缓解家庭经济危机。持观望态度、一旦有更好的待遇机会便会选择跳槽的同学有48.6%之多。

2.3 内外双重因素对在校生思想稳定性的影响

“三定向”师范生在校生的思想稳定不仅影响学校的稳定,也会间接影响到农村教育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因此学校的思想工作是一件重要的工作。有55.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一般,可见学校对此并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及时准确的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这给学校的稳定带来负面效应。另一方面,心理因素困扰学生占据26.5%的比重,也是影响学生稳定的因素。

2.4 社会道德环境对在校生思想稳定性的影响

调查表明有64.1%的学生认为社会风气不佳,24.8%的学生认为社会风气差,社会风气就对在校生的思想起到了负面的引导作用。又有58.1%的学生认为现在社会拜金主义思潮严重,这同样影响到在校生的思想和价值观,从而在就业取向方面也更倾向于功利性,使得农村师资呈现更复杂的流动性。

3 结论及对策

3.1 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个性、正确的成才观和人生观是学生思想稳定的内在基石

由于大学生的年龄和社会阅历限制, 他们的成才观和人生观还不太成熟。因此,在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 要采取有效途径和措施, 鼓励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 提升综合素质, 养成良好认知习惯,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 肯定自我价值, 最大限度地认识和发展自我, 有效地消除学业及其他方面带来的抑郁,为学生的思想稳定性筑成坚实的基石。

3.2 经济因素是学生学业压力和心理压力的有力推手

由于经济拮据,许多同学生活俭朴,省吃俭用,在校期间总是拼命学习,希望拿到高层次的奖学金,也千方百计寻求机会去打工挣钱,期望解困。打工是要以耽误学业为代价的,这使他们经常处在一种想打工又怕耽误学习的矛盾冲突之中。久而久之,无法解除的心理冲突使他们在个性与人格上发生变化,甚至出现某些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稳定。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和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也是不能轻视的。

3.3 环境因素是影响学生思想稳定性的重要成份

社会道德风尚良好有助于学生群体的稳定,社会中的贪污腐化、行贿受贿、虚假等丑恶的社会现象,使之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反感,增加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而影响到学生群体的稳定。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心理环境因素之一。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如讲座、音乐欣赏、周末舞会、各种社团活动等时刻都在感染学生,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受到陶冶。向校园文化中注入科学的政治理想和文化信息,引导学生群体用科学的价值尺度衡量、评价各种文化思潮,对学生群体稳定产生积极意义。

3.4 政府和社会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和认可是维持“三定向”师范生思想稳定性的根本保证

政府对农村教育加大投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改善农村教育设施,使愿意扎根农村,奉献农村教育的青年学子能更放心地报考“三定向”师范生。社会应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积极引导对农村教育工作正面认可的风气导向,对于投身农村教育的广大工作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

总之,对于“三定向”师范生的思想稳定性调查问卷反映出了很多问题,也表明当前维持学生思想稳定的形势不容乐观。我们应该充分看到其思想的稳定对农村教育、农村社会带来的广泛影响,也就应该注意使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干预、引导其思想的正确发展,以达到维护其思想稳定的目的。

作者简介:王继红,井冈山大学小学教育师范分院,江西吉安 343000

上一篇:高校“两型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对策 下一篇:英国法学教育实践性探索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