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结合3%硼酸溶液湿敷治疗风热毒内蕴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04 07:04:09

中药内服结合3%硼酸溶液湿敷治疗风热毒内蕴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结合3%硼酸溶液湿敷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探讨中药对患者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71例确诊为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中药汤剂口服,2次/d,3%硼酸溶液湿敷,3次/d;对照组予氯雷他啶分散片口服,10mg/d,3%硼酸溶液湿敷,3次/d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w。分别于就诊当日及治疗后7、14、28d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综合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中药内服;3%硼酸溶液湿敷;激素依赖性皮炎

2009年11月~2012年7月,我科采用中药内服结合3%硼酸溶液(定西市人民医院自配)湿敷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并与氯雷他啶分散片(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0mg,批号:H20030208)口服结合3%硼酸溶液湿敷,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入组病例均为2009年11月~2012年7月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诊断为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入组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69例,平均年龄为37.5岁,病程为1个月~8年,按照编号(1-71)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2例)。

西医诊断标准[1]:①在同一部位长期(>1个月)使用皮质类固醇特别是强效制剂;②停药后症状(灼热、瘙痒、疼痛)出现反跳现象,即病情迅速加重,重复用药后症状减轻;③以红斑或潮红、丘疹、干燥及脱屑为基本损害的多样性皮损,难以用其他皮肤病解释;④部分病例需与相关疾病鉴别,特别是寻常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及过敏性皮炎等。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①主症:瘙痒、灼热感,颜面部潮红、红斑、丘疹、皮肤干燥、脱屑、毛细血管扩张;②次症:心烦,口渴或口干,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脉数。

病例入选标准:①符合上述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者;②年龄18~60岁,男女不限;③符合中医风热毒内蕴的证候诊断标准;④能够按时复诊及接受随访者。

病例排除标准:①排除不能遵医嘱用药者;②对治疗药物过敏者;③患有脂溢性皮炎、痤疮等影响疗效观察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伴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者;⑥治疗前1w口服过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者。

病例剔除标准:①资料不全,无法判定疗效者;②治疗未到1个疗程者;③因不良反应或其他原因终止治疗者;④因故失访者。

1.2方法

1.2.1停用激素和注意事项 所有患者开始采用上述方案进行治疗时,要停止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其他口服、外用药物及化妆品在治疗期间都禁止使用,避免风吹、日晒。忌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等清淡食物。忌用热水沐浴洗脸。

1.2.2药物治疗 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自拟方:生地30g、牡丹皮15g、赤芍15g、紫草15g、 生石膏30g、知母15g、茜草15g、地骨皮12g、金银花15g、野10g、大青叶15g、黄芩9g、 荆芥9g、蝉蜕6g、甘草6g)。水煎两遍,滤液混合约400ml,20Oml/次,1剂/d,早晚饭后分服;外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20min/次,3次/d。对照组予氯雷他啶分散片10mg口服,l次/d;外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20min/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4w。

1.3疗效评价 所有患者复诊1次/w,4w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时判定疗效。①主观评价指标:瘙痒、灼热、疼痛感;②客观评价标准:红斑、丘疹、皮肤干燥、脱屑、毛细血管扩张。各项指标均按4级评分法进行评分: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治疗前和治疗后7、14、28d分别计算患者积分值,并按照公式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值-治疗后积分值)/治疗前积分值×100%。痊愈: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60%~89%;有效:疗效指数20%~59%;无效:疗效指数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χ2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治疗组39例患者中有2例失访被剔除。对照组32例患者中2例自行外用糖皮质激素被剔除。实际完成67例,男2例,女65例,平均年龄37.3岁,病程1个月~8年。

2.2疗效评价 两组患者在就诊当日临床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患者症状体征明显缓解,临床评分显著下降,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2例患者在服药期间曾出现轻度腹泻,嘱其饭后温服,不适症状消失,未影响治疗。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头晕、嗜睡,但并未停药,亦未影响治疗。

3 讨论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经常使用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化妆品产生的。其具有对激素依赖性、成瘾性的特点,治愈困难,女性比较常见。进行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首先,停止使用外用激素制剂。防止风吹、日晒以及环境温度变化给肌肤带来刺激,对炎症性皮损进行安抚性治疗[2]。

两组患者利用3%硼酸溶液实施冷湿敷,能使皮肤温度降低,毛细血管收缩,使炎症介质降低释放,同时能够止痒。

本病属于中医"中药毒"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激素类药物药性类于辛燥、甘温之品,久用有助阳生热之弊。长期使用激素,就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导致卫气不足,外风易袭,挟其药毒而入营血,药毒之邪日久滞留皮肤,风邪、毒邪郁而化热,凝滞气血或入里化热。同时,患者由于疾病心情就会烦躁,产生心火,心火亢盛就会导致血热,内外合邪而病情渐加重,出现风热或热毒之证。风湿热毒蕴结肌肤,入里化热,日久耗伤阴血,肌肤失养。患者皮疹色红,肿胀脱屑,多数舌质红苔黄,脉数或弦滑有力,为血热之证。故治疗上以凉血、清热、祛风、解毒、滋阴立方,给予自拟凉血解毒祛风汤。中医方剂的配伍原则,君臣佐使主次分明,方中生地甘、寒,清热凉血,本经逢原记载"生地黄,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生石膏辛、甘,大寒,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别录》中有云"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隔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与生地共为君药;紫草、茜草、赤芍清热凉血,知母、牡丹皮、地骨皮清肺泻火,滋阴润燥,大青叶、黄芩清热解毒,助生地、生石膏清热凉血之效,共为臣药;金银花、野、荆芥、蝉蜕散风除热止痒,为佐药;甘草既能益胃护津,又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偏,与方中余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解毒祛风之效。方中生石膏、知母、甘草为名方白虎汤之意组方,颜面区域治在阳明,白虎汤清阳明独特之热而保胃津,为辛寒清热之代表方剂,对于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引起的面部灼热、潮红、瘙痒效果显著,其退热作用与石膏中的钙质、微量物质及知母中的芒果甙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纵观全方体现了清热解毒、凉血祛风的法则,使热毒得清,症状消失,皮损消退。

由于本病多为女性患者,病变又在面部,往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造成精神抑郁情绪烦躁,在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并嘱其在治疗期间禁用所有化妆品,必要时可给予甘油以润肤,并禁食辛辣之品,使皮肤逐渐恢复其屏障功能,之后使用温和的、成分单一的护肤品,达到理想的、长远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张其亮,李树荣.美容皮肤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

[2]谢艳秋,韩静倩,陈庆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78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5(2):110-111.

上一篇:分组管理在综合性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 下一篇:PBL与LBL有机结合模式在生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