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课的反思

时间:2022-06-03 10:48:22

上课到底是老师的事,还是学生的事?抑或是师生共同的事?课堂上到底是以老师的讲为主,还是以学生的学为主?课堂上老师不讲,学生就真的无法学会吗?初中生到底有没有自学能力?……对这一系列的问题,通过两年的学习、思考、研究、实验、我在思想上有了清醒的认识。

我认识到:

(1)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是老师的事。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必须经过“内化”才能真正掌握,“内化”是一个思考、分析、整理的过程,“内化”的质量取决于思维活动的质量,所以,学习的过程必需是学习者的思维积极参与的过程,即我们平时说的“用心”。许许多多的教学实践都证明,学生用心学与不用心学,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过去,我们总认为只要自己认真负责,好好教,学生就能学好,久而久之,不自觉地就把学生的学习看作是老师的事,学生学得好是老师教得好,学生没学好是老师没教好,学生也由此形成了一个不良习惯,即老师教啥我学啥,老师叫学啥我学啥,完全是一种被动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把学习看作是老师的事。很显然,这种误解是把事情的本质弄颠倒了。现在,我们必须树立起“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观念,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引导、督促(有时甚至可以是强迫)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使教师回归到导学、助学的位置,各得其所,和谐发展。

(2)先有学生的学,然后才有老师的教。“学,然后知困”,有了“困”才需要教,不学,焉知有“困”,没有“困”,何需要教?心理学上讲“需要”,认为人有了需要,你给他,他才觉得好,不需要,你给他,就成了多余,甚至会成为负担。学生有了需要,你给他,他就会像饥饿的人见到面包一样,如果学生根本就不需要,你给他多少,他也不在乎(这就是为什么老师讲时学生不认真听的原因)。所以,只有建立在先学基础上的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

(3)课堂上应以学生的自学思考、练习、纠错为主体,老师少讲或者干脆不讲。长期以来,我们是“讲”字当头,对知识、技能的学习,不论难易、轻重总习惯于老师先讲,如果学生没听懂,那就再讲第二遍、第三遍……,“讲”成了“教”的唯一和全部,成了“教”的代名词。实际上,“教”远不止“讲”那么简单。“讲”是解释、说明、论述,意即直白地把教师对应学内容的理解说给学生听,而“教”,不仅包括掌握应学内容,还包括掌握应学内容的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包括掌握应学内容的过程、方法,还包括传授应学内容的过程、方法。所以说,要想让学生真正地学,怎一个“讲”字了得!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老师先讲,由于很难把握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很难把握每个学生的听讲态度,所以,一般都把讲的基调定在面向中等或中等偏上,中等偏下接受程度上,这样,常常会出现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中等生不一定爱吃的离心现象。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各怀“鬼胎”,是不可能真正地去学的。

因此,正确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老师少讲或不讲。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应以学生的自学思考、练习、纠错为主体。

(4)课堂上,老师应根据学生思考和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相机诱导。对现行教材来讲,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学会80%的内容,老师的任务只是教给学生那20%弄不懂、弄不清的地方就是了。何况,即使20%需要讲的地方,也并非非由老师正襟危坐地讲不可,因为真正要讲的地方往往只是一层窗户纸,老师适时地提个问题、给一点提示、让会的学生说一说、让同桌或前后桌议论一下、做一下示范、让学生回顾一下以前的知识等等,都可以起到捅破窗户纸使学生豁然开朗的效用,让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学习体验。这样算来,老师在课堂上真的是没有多少东西值得正儿八经地去讲的。老师少讲或不讲了,大量的时间就留给学生自己看、自己想、自己写、自己做、自己校对,学生就真正地自学起来了。

(5)学生应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做完堂清。“课上讲,课外练”,是我们多年来养成的教学习惯,这多半是因为在以讲为主的课堂要求下,老师要讲的内容太多,挤占了学生练的时间。正是由于这个习惯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课外学业负担,使教育成了众矢之的。也正是由于这个习惯的存在,才使学生的练常常处于失控状态,导致抄作业成风。所以,时至今日,我们应当认识到“课上讲,课外练”是个很不好的教学习惯,树立起“练习是课内的事”的观念,把课堂上的讲压缩下来,把练习从课外移回到课内。

回顾我校两年推行的“学、教、练、考”式教学,感受颇多。现用一节课为例,说说我的做法、想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整式的除法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学

(1)出示本节学习目标

①通过适当的尝试,获得直接的经验,体验单项与单项式的乘法运算规律,总结运算法则。

②能正确区别各单项式中的系数,同底数的幂和同底数的因式。

③通过训练能正确应用单项式除法法则。

重点:对单项式除法运算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尝试与探究单项式与单项式的除法运算规律。

二、教

1.重点归纳方法。

如:符号、系数、同底数幂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除,混合运算中注意的问题:

①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的商作为商的系数。

②只把整数相除,同底数幂指数相减,分母中的字母不能为零。

③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省略乘号。

常数的次数为0。

④单项式分母不能为字母。(否则为分式,不为单项式)

⑤π是常数,所以可以作为系数。

⑥若系数是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

⑦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

2.整体思想渗透。

在此阶段主要引导同学们动脑思考。比如:这两个同学更正的是否正确?他们更正的依据是什么?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谁有不同的解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促使学生思考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完善的问题:

①那些讲与哪些不讲?

②讲些什么?深入到什么程度?

三、练

(1)试做P162页练习。

①8名中下学生上黑板演板。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小组内做完题有组长带领对答案并讨论解决遗留问题。

③问题搞清楚后补错。

四、考

1.练习没有问题后,进行堂清。

当堂交、当堂改。及时反馈。

2.P164页习题1、2

由中下学生演板可发现更多的问题。

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指出问题,改正问题并能说出理由,学生能掌握的更好。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浅谈体育实效课堂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