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的探讨

时间:2022-06-03 08:54:00

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的探讨

摘要:我国是一个用煤大国,国家能源消耗中煤炭占了其中绝大部分,在需求旺盛的煤炭市场上,煤矿的勘探和开采也越加频繁。但是我国煤炭在开采中安全事故频发,导致煤炭采矿行业成为了我国的高危职业。煤炭采矿的安全管理涉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安全生产与煤炭事故的预防工作也就成为了我国煤炭行业当前需要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从煤炭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来进行分析,探讨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的措施,以进一步适应煤炭采矿行业新时期的要求。

关键词:煤炭采矿 安全管理 事故防范

1、引言

安全是煤矿开采的首要因素,没有安全就没有煤矿采矿的顺利进行。我国煤矿开采已历经了许多年,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式仍然不容乐观,事故依然频发,尤其是重特大煤矿安全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煤矿采矿工作环境一般较为特殊,尤其是地下作业,地质条件多变,引起灾难频发,同时认为的因素也是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安全管理方面,管理的疏忽导致事故的实例多不胜数。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生命的安全、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稳定的大局。我们有必要对国家煤矿安全事故的根源进行探究,搞好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

2、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我国煤矿采矿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地质条件以及自然灾害原因导致,这属于安全事故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由于采矿相关人员在管理、生产过程中的疏忽以及松懈造成,同时也包括采矿安全技术与生产装备的落后原因。综合历次安全事故原因,我们得出以下导致煤矿采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1)煤矿采矿现场管理松懈。煤矿采矿的现场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管理手段,也是安全事故最直接的管理手段。但是目前我国煤矿采矿现场管理极为混乱,许多煤矿在采矿作业中存在侥幸的心理,因而使得现场管理者安全意识松懈,甚至抱有应付了事的的思想。使得现场管理考虑不细致,细节不够到位,同时现场的监督检查也是应付了事,形式主义情绪严重,致使安全管理生产制度成为一纸空文。(2)管理思想不够科学。煤矿的开采需要正确的思想作为安全开采的指导思想,但是一些煤矿的管理人员在思想上仅重视开采的效益,以及一味追求生产效率,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重视。同时一些地方政府管理部门也存在急功冒进的思想,追求政绩,从而忽视了安全,最后总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3)煤矿安全生产相关投入较少。煤矿的开采是一个暴利的行业,但是其中伴随的风险也极大。我国在煤矿开采中的投入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安全作业、生产装备以及安全防护方面的投入较少,而我国煤矿采矿有许多是私营企业,他们的投入则更加稀少。(4)采矿人员安全意识有待提高。我国煤矿采矿现阶段主要由人力完成,而人员也主要是以农民工为主,其文化水平较低,安全意识较为薄弱。(5)管理部门法制不健全,处罚力度不够。我国在煤矿采矿方面已经制定了许多条例,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新形势要求。同时地方管理部门在检查中已经发现许多煤矿安全问题,但是地方保护色彩浓厚,小煤矿花钱就可以避免处罚,同时管理部门处罚手段仅限于整改以及罚款等,威慑力度不足。(6)自然灾害严重,矿区地质条件较差。我国矿井地质条件较差,煤炭埋藏一般较深,稳定性不够,并且地质构造复杂,井下多瓦斯、地下水、煤尘等。据了解我国高瓦斯矿井占总矿井的48%,为世界煤矿瓦斯最严重的国家。

3、安全管理的措施

(1)完善管理法律法规。我国相关部门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加快制定符合时展的安全新式,在新时期做好煤炭安全生产的法律约束工作。同时加大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企业和地方部门严格执法,从重执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以及经济责任。(2)明确责任制度,完善监管体制。煤矿安全生产必须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的身上,从细节抓起。要做好监督管理,建立中央部门的垂直管理体系,将地方的监督与管理区分开来,并建立相关监督机构,或者引入社会力量进行监督。对煤矿安全工作做到公开透明,并进行社会曝光,增强社会的监督作用。(3)加强思想转变,强化安全风险意识。煤矿安全管理主要在于管理人员的现场管理中,因此,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强化,灌输风险意识将大大地改变现场安全管理松懈的情况。同时做好企业在效益与安全方面的平衡指导,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没有安全就没有煤矿采矿的效益。(4)加大科技资金的投入力度。国家重点建设和培养相关研究部门,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基地,将相关研究成果积极地运用于煤矿安全生产中。同时创新管理体制,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研究安全生产的新方式,开发新的安全设备,对作业以及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进行相关投入研究和人员培训。

4、安全事故防范的措施

煤矿安全事故的防范是一项较为困难的事,不仅因为事故的易发性,同时也由于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在实际操作中,要切实注意一下几点:

(1)在现场采矿中,加强设备工具的检查力度。现场管理者要对进行井下作业的人员进行相关工具的检查,并对井下工具进行安全维护,对可导致任何事故的机械、工具、物品进行防火、放电处理,将隐患提前消除。(2)对基层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灌输安全意识。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定期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对井下机械操作、工具的正确使用、地质条件的认知以及灾难发生是的处理和避难方式等进行培训。(3)建立科学合理的井下作业系统。企业要事先对矿井内部基本情况做好勘探记录,并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研究,建立完善科学的分析系统,对事故进行提前预知,从而可以使企业和相关人员做好事前防范。

5、结语

我国煤炭采矿行业的安全事故频发由多种原因而导致的,主要是自然原因和认为因素,做好新时期煤矿安全管理是摆在相关管理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安全事故事关人民生命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和谐,相关企业在进行井下作业时,有必要提前对可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作全面的、仔细的检查,做好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毫峰,高鹤.《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监管的博弈分析》.煤炭经济研究,2004.

[2]吴海滨.《浅谈煤矿采矿与安全管理》.科技信息,2011年25期.

上一篇:浅谈档案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梅子坳采石场滑坡事故形成机理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