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心理护理对预后影响分析

时间:2022-06-03 05:53:06

肝病患者心理护理对预后影响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肝病患者预后的影响,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治疗依据。方法:以我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对两组治疗效果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使用?2检验统计学分析。如果P值小于0.05,则说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例数为46例,有效率为92%,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37例,有效率为74%,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检验统计学结果表明,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肝病患者;心理护理;预后;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73-01

临床上,肝病主要指的是在形态解破学基础上,发生在肝脏部位的疾病。该疾病主要包括乙肝、丙肝以及肝硬化等。我国是肝病的多发国家,而且目前该疾病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疾病病程长同时其症状表现复杂,且病情比较严重,因此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临床研究表明,大部分的肝病患者中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悲观消极以及抑郁等,而且这些心理问题对于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甚至有可能会使病情更加严重。因此,对于肝病患者的护理中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为了分析心理护理对肝病患者预后的影响,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治疗依据,本文以我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我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范围在36岁至64岁内,其平均年龄为 (43.1 ± 5.4) 岁,而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范围在35岁至66岁内,其平均年龄为 (42.9 ± 4.7) 岁。进一步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理状态间差异性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措施,其具体方法可以概括如下:

(1)使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抽烟不饮酒,并建立良好的作息时间规律。同时给予患者讲解疾病的概念、治疗方法等,使其对疾病有充分的了解,降低其对疾病的恐怖。

(2)与患者进行耐心的沟通,转变其认知观念使其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及时寻找原因并马上给予心理疏导以纠正其不良的情绪。

(3)如果患者出现焦虑和恐惧,则应该与患者进行及时的交流,找出其心理问题的原因,并帮助其解除心理阴影和负担,有利于良好治疗心态的建立。

(4)如果患者出现绝望的心理情绪,则应该积极进行心理疏导,耐心讲解其治疗的进展情况,同时给予患者更多支持和鼓励,使其建立克服疾病的信心。

(5)如果患者出现冷漠和愤怒的情绪,则应该更加关心患者的生活,同时通过帮助其处理平时日常的小事来感动他们,使他们得到心灵上的温暖,有利于患者冷漠和愤怒情绪的减轻。

1.3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

使用 SPSS 19.0软件对两组人群的治疗效果相关指标进行?2检验统计学分析。如果P < 0.05,则说明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与分析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例数为46例,有效率为92%,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37例,有效率为74%,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应的,实验组治疗无效率为8%,低于对照组的26%。进一步?2检验统计学结果表明,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作为临床常常见而典型的难以治愈的疾病之一,肝病具有病程长和病情严重等特点,因此该疾病不仅给患者身体上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同时对其心理上也产生了极大的痛苦,而且给社会和家庭也带来了经济和精神上的负担。因此,给予肝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消除其不良的心理情绪,不仅可以避免患者病情的进一步的加重,同时也有利于患者建立治愈疾病的信心[3]。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对肝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具有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湘平.分析慢性肝病病人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2,12(下):5308

[2]赵庆举,周启臻.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6,22(7):558-559

[3]齐艳,刘晓虹,沈丽.肝癌患者心理状态与个性的评估及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153-154.

上一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探析 下一篇:老年糖尿病患者皮肤护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