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能复制吗?

时间:2022-06-03 02:47:08

去年11月,IBM在Second Life的虚拟太和殿举办了一场新闻会。不久,IBM CEO彭明盛宣布,IBM将投入1亿美元用于建设虚拟世界里的项目。

2007年1月份,IBM全面启动了由CTO欧文・伯杰负责的“三维互联网和虚拟世界工程”,并计划对公众开放公司在Second Life上购买的12块岛屿。IBM甚至开发了一套自动导游系统,用户只需登陆IBM火车,就可以完成对12座岛屿的参观。在这12块岛屿中,IBM与全美最大的百货零售连锁店Sears合作,布置了家用电器的展示房间,用户在参观的同时,可以直接点击感兴趣的产品,即可进入该产品的Sears网站链接,直接在二维互联网里完成交易。

如果仅仅把Second Life看作是一款三维视频游戏软件,它的模式非常简单。在这个世界里,可以与其他用户在线聊天、互相添加为好友、语音通话,也可以使用一种叫做林登币的虚拟货币与其他人进行在线交易。

但是Second Life又并不仅仅是一款游戏。由于全部的场景和情节都是由用户自己设计并推进的,因此人们在虚拟身份的掩饰下,更为自然地显示了更多人性本质的东西。比如,在Second Life上人气最旺的地方是酒吧、俱乐部或者赌博、玩游戏的地方;而诸如博物馆、画廊、书店等展示人文精神的场所却往往人迹罕至。

随着Second Life的用户数量剧增,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试图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包括IBM、戴尔、Sun、耐克、索尼、丰田等在内的许多大公司陆续入住Second Life。

跟以往美国互联网新模式必将在中国掀起热浪一样,中国互联网也迅速出现了Second Life模仿者,如Hipihi以及“条条大路通北京”,有的甚至已经进入了公测阶段。笔者的疑问在于,Second Life作为一款营销模式带有鲜明国外商业逻辑的游戏,在中国市场上能够复制成功吗?

Second Life中的“居民”们可以自由买卖、出租土地; 创造、拥有、买卖“数字财产”。各种在现实社会中受限于资源、背景、能力等因素而无法实现梦想的用户,可以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平等起步,拥有改变人生命运的机遇。这种对现实社会的深度影射和再创造的特性,使得玩家对Second Life的兴趣迅速上升。

而中国版Second Life先要面对的就是政策和法律问题。首先,中国用户在3D虚拟世界中的行为必须符合中国现实社会的法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虚拟货币规则和虚拟物权规则,而对虚拟物权的认定目前在世界各国都还是难题。

前不久,公安部、文化部、信息产业部等14个部门联合下文,严禁对虚拟货币进行倒卖,而从中国目前的金融制度来看,虚拟货币跟现实货币挂钩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在价值19亿林登币的经济体中,Second Life的制造者―林登实验室扮演着虚拟土地提供者的角色。到2007年4月上旬为止,他们已经卖出了超过5800个私人岛屿,售价平均为1675美元。有完善的虚拟货币体系是逼近现实生活的Second Life类游戏得以繁荣的根本原因之一。如果这一点丧失,游戏还好玩吗?再玄妙的前景描述,也回避不开基本的商业逻辑。

上一篇:“网络钓鱼”:如何钓走你的钱 下一篇:统一通信 风云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