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时间:2022-06-03 01:02:14

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摘 要: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大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越来越有必要,针对各大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文章主要分析了现实教学中的问题还有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改革措施,推进教学发展。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应用能力;课程改革

在我国,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往往还是停留在理论教学这个台阶,学生的应用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了各大高校关心的重点。

1 现有教学体系的弊端

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中计算机基础教学是现代社会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学会整理信息的一个途径。在学生的未来生活中它会让大家受益匪浅。尽管现在高校都已经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不高,甚至有上课玩手机,打瞌睡,逃课等现象。同时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也并不强。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开始反思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课程设计的缺憾,以及教师还有教学不足的问题。主要慨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理论课所占比重过大和实践环节薄弱

在当今高校中,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是一种理论课,或者实际操作能力教学已经落后现实需求,有一些学校还停留在Windows2000和Ofice2000的教学内容。验证课本知识成为了主要的实际内容,动手操作教学也只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和补充,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得不到锻炼。大多数老师在教学内容上照办照抄现有的课程,甚至忽视教学的实际性。一些操作性的使用内容只是讲解,这样会让学生学习十分吃力,并且造成一种教师中心模式,让学生学习被动,学习动力不强大。

1.2 学生计算机水平的个体差异性

大家都知道中国地域差异,贫富差距很大,这个现状对于学生本身的计算机水平是有很大的影响。在高校开学后的第一和第二学期都有可能开设计算机课程,新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异应该是可想而知,老师不能忽视这种个体差异性。不引起重视,会直接造成低起点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或者畏难情绪,另一方面,本身掌握好的学生会对计算机学习产生厌倦,很容易造成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低落,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1.3 考试方式不合理

现有的计算机知识考察方式是不够合理的,首先一般的考试是沿用了传统的笔试模式,大家可想而知这是很难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考察的,同时还会产生不好的学习向导。同时没有注意各个专业对于计算机水平的要求,让学生得不到好的发展,也不能很好满足社会需求。

1.4 教学手段滞后

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已经不是停留在黑板方式,大多数采用了多媒体,更有网络化教学的新形式。但我们还是不难发现计算机加大屏幕并不能摆脱教师中心的模式。另一方面,各个学校的网络设备和网络教学资源还是很欠缺的。种种情况严重干扰了计算机教学的实际效果。

2 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

2.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改革教学内容

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对于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也是为了他们能更好适应社会,提高职业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材编写人员在充分的调查了解后编写基础课程,同时举出案列,让学生更加了解实际情况,也让教材本身有了趣味性。我们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舍弃一些陈旧的教学内容,增加新的知识。但是不可以忽视课程本身的特点还有基本内容,在这个前提下扩充课程容量。

2.2 改进教学方法

计算机教学方法改革也是课程教学改革重要部分,是教学和上课的核心部分。计算机技术本身就是一个很具有科技性质的课程,在教学中的手段和方法肯定不能太落后。充分发挥学生中心的主体作用,在多个环节中可以运用投影仪,课件,网络论坛等手段,还有学生和老师,学生之间多种讨论方式,边做边看边讨论。重点还有应用到案列,老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选取不同的典型案例,这种案例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针对于学生个体这种差异性,可以采取学生资料跟踪记录。学生的个性资料,学习过程和阶段情况的记录进行存储。这样可以根据档案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趣味教学。

由于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计算机课程也多了相应的要求去复合实际情况。有时候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会受到计算机应用技术掌握程度的影响,因材施教,不同类型要有不同教学法,教学模式,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这样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成为教师必备知识。同时网络中的教学资源也要得到有效的使用,这样丰富的教学形式也会使得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首先教师要把基本教学任务引入计算机教学课堂,可以使用探讨式学习方法,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开始时,教学中的关键点,学生掌握的难点都需要教师提前分析,解读,这样可以进行针对性教学。其次,要鼓励学生挑战学习的难点。

3 结论

将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考试改革的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考试作为最敏感的环节,也是重要的环节,提高了教学质量。科学的考试对先进教学理念的普及和推广很重要,同时有利于设置合理教学内容;推动素质教育实施,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也会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久仲,汪清明,贺秋芳,李洛.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

[2]邓满兰,陈王乐.论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考试周报.2010(6).

[3]欧阳柏成,杨阳,郑军.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J].贵阳学院学报.2009,4(3).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教师发展探讨 下一篇:电子测量技术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