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时间:2022-06-02 08:53:05

【摘要】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必须从履行政府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的职责出发,从现在做起,从县(市、区)域做起,坚持不懈推进县(市、区)域义务...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既要求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又要求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这一方面彰显了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另一方面从教育问题是最大民生问题的角度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确实,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部署,既有宏观谋划,也有具体要求,完全符合广东的实际。中央对广东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直寄予厚望,要求广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成为全国的排头兵。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走又好又快发展教育事业的路子,为实现广东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优先发展,建设教育强省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我们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区域经济新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大做强内源型经济,提高外源型经济水平;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所有这一切,根本在人才,核心在科技,基础在教育。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十分紧迫,也十分艰巨,迫切需要教育事业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近几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20022007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44.7%提高到65.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5.3%提高到25.6%,农村全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高校科技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不断增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比较多,突出的是:在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在县(市、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仍然突出,大多数县(市、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低,部分市、县(市、区)没有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本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不强,高等教育办学比较困难;在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还比较明显,保障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仍需不懈探索,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培养技能人才的能力亟待增强,有针对性地调整好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仍需继续努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式仍未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些情况表明,我省各级各类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同薄弱的教育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变,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未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和谐广东要求的状况依然存在。因此,坚持把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设教育强省,从而建设人力资源强省,是我省教育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统筹兼顾,协调教育发展

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必须从履行政府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的职责出发,从现在做起,从县(市、区)域做起,坚持不懈推进县(市、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在继续实施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农村全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研究实施城镇免费义务教育,让全省1500多万中小学生读上书、读好书,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要积极推进实行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待遇的统一,确保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统一城乡同资历教师岗位津贴和政策性补贴标准并统一发放津贴补贴,落实教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险制度,支持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积极解决在农村、偏远地方任教教师的交通、住房、子女读书和工作等问题,促进城乡教师正常交流和农村教师安教乐教。要合理配置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办学资源,按要求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师资、生源、设施设备等教育资源在城乡学校合理配置,一定时期内适当向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倾斜,加强薄弱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队伍建设,着力追求教育教学质量均衡。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目前我省整个教育体系中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明显滞后,未能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突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瓶颈制约。要通盘谋划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心在珠三角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地级市所在地。大力扩大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的地区要充分发挥优质普通高中学校的带动、辐射作用,突出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有效扩大办学规模。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整合省属中职教育资源,做大做强省属中职学校;珠三角地区在继续办好办大现有中职学校基础上高起点新办一批中职学校,不断扩大招收欠发达地区初中毕业生的规模,逐步实现由企业招工向中职学校招生的人力资源配置新模式转变,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欠发达地区以地级市为主,集中力量办好若干所规模大、实力强的龙头、骨干中职学校;欠发达地区有条件的县(市)加大辖区内中职教育资源的整合,着力办好一所中职学校或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着重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进一步创新高中阶段教育办学体制,以优质普通高中学校的品牌、优势兼并重组薄弱普通高中学校,带动发展;多形式、多途径联合发展中职教育,做大做强;扶持民办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着力加强高中阶段教育能力建设,引导具有教师资格的大学毕业生到欠发达县(市)高中阶段学校任教,加快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坚持以改建、扩建为主,适度新建的原则,按达标、安全、实用、节约的要求,加快高中阶段学校基本建设。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持高等教育规模合理增长。我省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目前仍然与转变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建设创新型广东的要求不相适应,与进一步增强全省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的要求不相适应。要突出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各类型高校合理定位,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一类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应当加强学科建设,主要任务是着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原始创新研究;一类是一般本科高校,应当以教学为主,主要任务是大力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在部分优势学科中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工作;一类是高职高专院校,应当强化技能培养能力建设,主要任务是全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在这个过程中,突出抓好高职高专的规模增长和质量提高,把更多精力用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建设和发展上,加大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大力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力。从实际出发,以“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建设为龙头,带动全省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成为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广东的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新知识新思想孵化器。积极落实《教育部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增强承接国家和省部重大项目的能力。切实加强高校的自由探索研究、国家需求的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性研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主动参加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积极研究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规范举办幼儿园行为,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努力扩大学前教育覆盖面。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同时推进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实验工作,加快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格局,逐步健全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体系,不断满足视力、听力、智力“三残”人员的入学需求。

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依托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发展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满足人们在职提升学历层次的需求;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开发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广泛开展老年人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在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下岗人员教育培训、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等社区教育活动。

深化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的目的或者说教育的作用,在于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在于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生动活泼地发展,以及各方面兴趣和才能自由自主地发展,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各自的基础上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张扬、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改善提高,从而有能力把握自身的发展,并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因此,要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的合理发展,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长期任务。总书记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培养什么人”,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怎样培养人”,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深化教育改革。我们认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综合塑造,是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和人终身不断追求完善的过程。很显然,从时间上看,学校教育是素质教育全过程的重要阶段;从空间上看,学校教育是全社会素质教育整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各类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成才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要深化思想品德教育改革,把以人为本的原则和思想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切实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和认识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荣辱观教育,改进教学方法和考评办法,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深化教学内容方式改革,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法,以及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课程、教材、教法的创新,实行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三要深化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改革,广泛深入开展学生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注重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强身健体,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四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切实转变人才培养选拔模式,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人的全面合理发展需要的考试评价机制,推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制度,按国家要求扩大重点高校自主招生并落实高职高专院校招生自。五要深化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和谐发展、学校特色鲜明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质量、办学效益标准体系和教育工作评价方式方法。六要深化教育责任制改革,充分整合利用全社会的素质教育资源,建立健全校内育人与家庭育人、社会育人良性互动机制,建立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体系和规范要求。

凝聚力量,加快教育发展

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为教育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认真贯彻执行《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试行办法》,确保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发展规划、教育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设置等重要问题,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推动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省。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教育发展提供动力活力。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管理和发展教育的职责与规范,形成职责明确、协调有序、保障有力、运行规范的管理体制机制。鼓励和规范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企业和个人举办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符合学校特点和教育教学要求的人事分配制度,提高办学管理水平。深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中小学后勤改革,加强学校后勤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班子,既要当好党委、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决策参谋和助手,又要成为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关于教育决策部署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始终牢记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增强驾驭大局的意识和能力、科学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依法治理的意识和能力、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坚决克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和“等、靠、要”的思想,以对事业高度负责、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励精图治,奋发有为,通过创新抢占教育发展的先机,通过改革保持教育发展的活力,不断开创教育又好又发展的新局面。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致力于建设“勤奋工作、科学决策、依法办事、作风民主、廉洁自律”的领导集体,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增强科学意识、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增强法治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增强宗旨意识、提高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能力,增强廉洁意识、提高干净干事的能力,团结带领师生员工发展壮大学校事业。三是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之胜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大责任。要积极推进教师教育机制创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加强教师资源整合,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要着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尤其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优秀师资到欠发达地区学校任教。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改革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继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监管制度,做到教育经费增加投入、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确保教育经费到位、归位使用,最大程度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完善学生助学体系。一是在高校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渠道,以勤工助学为基本方式,以奖、助学金为激励办法,以减免、补助为辅助手段的“奖、贷、助、补、减”和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特征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二是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资助体系,完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国家助学金制度,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鼓励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设立多种形式的奖学金、助学金。三是探索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资助工作,完善我省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资助体系,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四是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探索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上一篇:天也悠悠,人也悠悠 下一篇:满地虫唱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