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的特点

时间:2022-06-02 07:23:55

藏药也有“性味归经”

每一种药学都有自己的“指导思想”,藏药也不例外。在揉合了其他药学精华的基础上,藏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药学理论。藏药学理论认为,药物与五行有关,其性、味、效亦源于五行(土、水、火、气、空)。即:土为药物生长之本源,水为药物生长之汗液,火为药物生长之热源,气为药物生长运行之动力,空为药物生长之空间。

在临床中,藏药是根据药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辨证选用的。药物六味,即甘、酸、苦、辛、咸、涩。甘昧具有增强体力、补气固本、荣润肤色之效;辛味具有增生胃温、健胃消积、镇静安眠、驱杀肠胃寄生虫之效;咸味具有熄风、镇静、消肿化积、消烦渴、增体力、生血液下死胎之效;涩味具有通淋止泻、复苏开窍、荣润皮肤和驱虫的功效。

药物八性,即寒、热、轻、重、钝、锐、润、燥。藏医学把药物的性与疾病的性同归为寒、热两大类。药物与疾病的属性要对应相治,即寒与热,轻与重,锐与钝,润与燥是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的矛盾统一体,所以在治病时应辨证论治。

十七效,系指药物对疾病具有十七种对治功效。寒与热,温与凉,干与稀,润与燥,轻与重,稳与动,钝与锐,柔与刚。藏药学理论认为药物性、味、效与五行有渊源关系,土性强的药物具有重、稳、柔、钝、润、千之效,水性强的药物具有稀、寒、重、钝、润、软、温、柔之效,火性强的药物,具有热、锐、燥、轻、润、动之效。总之,这十七种效能,能治疗临床呈现的各种病症。两种为一对,一是药性,二是疴性,互为对治,即病性轻的应用效能重的药,反之病性重的,应用轻效的药物,依此类推。

独特的炮制工艺――“佐太”

藏药和中药、蒙药、苗药一样,其基础同样源自植物、动物和矿物。比之其它民族药来,藏医对矿物的认识、加工、炮制和应用方面积累的知识经验非常丰富,对矿物药的药效、药理、毒性、安全性及其炮制方法的研究也相当深入。这些炮制工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佐太”。藏医认为,经过炼制的“佐太”能促使各种金属和矿物有机结合、去毒存性、协同增效。因此,在藏医药中,凡是名贵、疗效显著的藏药处方中均含有佐太。

随着人们对藏药有不同程度的了解,有些药学界的专家认为佐太的炮制原料中含有水银、铅矿等有毒物质,因此对藏药采取了审慎的态度。但藏医认为,佐太在藏药处方中的应用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炮制过程中已去毒性。如果否定了佐太,就否定了一大批有显著疗效的传统藏药。如果没有了传统,藏药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传统与原生态是藏药的主要特色,不过,藏药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半个多世纪前,藏药产量很小,而且昂贵品种大多供奴隶主、贵族享用。现在,成药生产已由过去的自采、自种、自制、自用状态,进入了规模化生产。随着藏药的应用越来越广,藏药中的植物药出现了“越挖越少,越少越贵”的现象,藏药材资源日益枯竭。如果不进行保护性开采,5~6年内部分植物将濒临灭绝,对高原及其生态环境也将产生严重的破坏。因此,在发掘藏药的独特功效、造福广大患者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对藏药进行保护性开发,让这种古老的医药能长久地服务于健康事业。

上一篇:治肝活髓 第12期 下一篇:人类为什么会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