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造园中植物与建筑的搭配

时间:2022-06-02 04:03:09

景观造园中植物与建筑的搭配

【摘要】园林景观作为城市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景观要素,其应用要从景观艺术效果、生态、文化、场地功能、经济性、环保等多方面考虑,在设计时,明确景观体的问题和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建造,造景园林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植物和建筑,通过合理的布局可以使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做到相互映衬、相铺相成,植物在景观造园中不仅仅是建筑的陪衬项目,更是可以与其互动的景观之一。最合理的景观造园中植物与建筑的搭配可以达到最理想的景观造林效果。

【关键词】景观造园;植物;建筑

前言: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所居住的生活环境的绿化及美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一组特色鲜明,层次丰富的景观形象能增强园林绿地的活力和艺术感染力,树立城市的良好形象。园林景观风格以植物和建筑为主要内容,通过合理的布局以及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可以做到相互映衬、相铺相成,在设计时可以结合我们目前的城市建设实际,有选择地加以利用,合理搭配景观造林中植物与建筑的布局。

1、景观造园中植物与建筑的概述

1.1景观造园中植物的作用及具体搭配

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要素,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合理搭配的植物不仅拥有优美的观赏点,并且结合建筑、水体等元素进行空间划分和围合,使整体景观具有生命力,在丰富建筑环境的视图、赋予建筑以时间与空间的季相感的同时突出景观主体。应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o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植物的配置一方面从平面和立体的构图p色彩p季相以及园林的主题意境来考虑对植物的组合,另一方面是植物与山石p水体p建筑p园路等其它园林要素相互融合的配置。植物种类的选择应遵循生命力强,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引进为辅的原则,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o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p对植p列植p丛植和群植等几种。植物配置通常采用自然式的丛植和群植o但在一些特别是主体建筑物附近和道路旁侧也采用规则式的对植p列植。那些姿态优美o色彩鲜明o体形略大o寿命长而有特色的珍贵的古树名木多用孤植。通过种植丰富的植物使原本有规则的、硬质的、持久的建筑环境变得富于自然动感和季节的变化。在运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和建筑意境进行搭配,例如寺院、陵园建筑场景,多用松、柏等植物,茶室周围应选择色彩较浓艳的山茶花、杜鹃等。

1.2景观造园中建筑的作用及具体搭配

建筑设计主要体现以人为本和景为人用的基本作用,使园林既能与城市建设和自然环境相融合又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建筑物在景观设计中凸显实用的功能,它为人们提供了工作、休闲和活动的场所,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功能空间,园林建筑不同于普通的其他建筑,无论在情趣、构图原则、与环境的关系、空间处理以及立体造型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它修建于园林场所如:风景区、公园、建筑庭院等,用亭、廊、榭、花架等景观建筑巧妙的配合其他主题建筑达到山水情趣、情景交融令人神往的效果,起到点景和观景的作用。搭配布局上讲究看着随意多变其实却错落有致的布局方案,尽量采用与山水风景多曲线相适宜的多曲风格;尽量避免那些强调中轴线、强调对称的布局方式,追求宁静自然、风韵清新的风景情调;避免过多的实墙体应用,多采用镂空、开窗、或者亭、轩、榭等空透的设计,达到透景,使之和周围内外通透融成一片风景的效果。

1.3景观造园中植物与建筑的关系

景观造园中植物与建筑之间有协调统一又互相影响的关系。植物与建筑的合理配置是展现园林自然美与人工美的主要方法,通过自然美与人工美有效结合来体现其整体功能与审美功能,两者之间关系可以说是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植物作为园林工程中的唯一具有生命的因素,有着自然色彩、柔和多变的线条、优美姿态和风韵的特点,其各个方面与优势都能增加建筑物的美感,使得建筑物产生一种生动活泼而又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动的效果,为建筑物提供动态美。与此同时,植物与建筑也相互影响。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在合理有效的整体规划基础上,更是相互影响的,在和谐统一的基础上让园林更具特色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植物和建筑两者之间的协调、统一、个性化建设,同时要确保二者之间能够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2、景观造园植物与建筑的应用

2.1在居民区的应用

近年来,居住区的环境质量不断的提高,对绿化率、植物种类等有了更多的要求,居住区的设计也更加的宜居化、人性化、文艺化。居住区景观设计主要包括相互依存的硬质要素和软质要素两部分,硬质要素中的住宅用地占居住区用地的大部分面积,居住区的风格也体现城市面貌。绿地、水体等组成居住区的软质要素,衡量居住区生活环境质量的参考依据就是绿地中植物的配置。受地形、建筑、水体的各种因素影响,植物配置应具有系统性和多样性,通过植物造景形成居住区独特的景观特征。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应采用常绿与落叶、不同树姿等与硬质要素相结合,使居住区形成不同季节、不同景观的映像。居住区绿化种植还要考虑与硬质要素的距离和安全,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和为人所用的同时不破坏建筑物和管线的地下结构。

2.2在广场中的应用

有“城市客厅”之称的广场是代表城市文化特征和艺术魅力的开放型空间。广场的标志建筑物都具有主体控制性,所以建筑的类型、风格、细部理、功能流线处理等都是广场围合和限定的重要元素,广场景观设计时植物的配置以及绿化应具有较强装饰性,比如各类造型别致的绿地形状和种植容器等。此外,因为需要追求视野开阔,绿化面积要适度。景观设计也需要配合广场的主题意义,例如选用周边式配置,中间以硬质铺装或软质草坪的通透式设计适合方便市民和政府沟通或举行仪式的市政广场;零星点缀性的设计适合人流和货流的密集枢纽地段的交通广场,以实现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综合使用规则式和自然式相结合采取多层次、立体化又源自地方文化的艺术景观适合人们日常娱乐活动以及运动健身的休闲广场等。

3、景观造园中植物与建筑相搭配的作用

3.1具有生态效应

注重对于环保、生态等“绿色”追求的园林植物能有效吸收空气中的等有害气体,具有良好的吸尘和杀菌、灭菌作用和评价监测环境质量的作用,是城市中最大最好的“空气净化器”,城市园林植物还是天然的“消声器”,它能有效地减弱由于交通工具、人为产生的噪声对人们的伤害。有效吸收太阳辐射;通过自身的蒸腾作用有效调节空气湿度和降低空气温度;园林植物具有净化水体,保护水土的作用。吸引花鸟鱼虫等生物维持着生态的平衡。

3.2具有景观性,符合视觉审美

以城市景观的设计作为美学理念的载体,将儒家思想和现代审美相结合园林景观元素之间错落有致,从而达到外在景象与人内在本质的相互照应不仅给城市增添生机与活力的景色,还能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园林植物以其不同的姿态、色彩、气味,使人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等获得对大自然的审美。

4、结语

本文对景观造园中占据主导的建筑与植物的配置关系进行研究,从植物与建筑在景观造园中的作用谈起,言明其合理搭配的重要意义,继续介绍了景观造园在居民区及广场的应用,并突出合理的建筑与植物搭配对其发挥生态性和景观性的重要意义,希望对相关设计部门有所启发,使景观造园发挥其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徐爱华.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研究[D].苏州: 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 1-55.

上一篇:探究绿色建筑的概念与设计重点 下一篇:基于化工机械设备安装的常见问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