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走势趋稳 清代瓷玉高价频出

时间:2022-06-02 08:00:08

当代艺术走势趋稳 清代瓷玉高价频出

纽约、香港、北京首轮春拍――

今年2月27日,中国股市万亿财富灰飞烟灭,意外地影响了俄罗斯、土耳其、巴西、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各国股市暴跌,凸显中国与外部世界日益融为一体。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业内人士期待海内外市场的步调一致,盼望着分享海外艺术品行情高涨的红利。

5月,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式进入今年的春季大拍。香港佳士得、中国嘉德、匡时国际、北京华辰等拍卖界的品牌企业将展开激烈的竞争。

有意思的是,至3月底,除香港佳士得、匡时国际两家公司明示拍卖时间表外,大部分公司的春拍日期尚未明朗。因而,业内人士产生了错觉――今年北京的春拍可能会集中在6月份。4月2日,中国嘉德公布春拍将在5月9日至13日举行,“很多一直跟风拍卖的拍卖公司措手不及!”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香港看苏富比、佳士得,北京看嘉德,是中国大陆地区拍卖公司确定春秋大拍时间表有意无意的参照。有意者,或是避免撞车,使买家从容调度资金,更多的紧跟公司是搭顺风车,以期买家参加品牌企业拍卖活动的同时,能拨冗光顾,弥补客户群体相对薄弱的不足,“分享”大公司的市场资源,节省开拓市场的成本。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起步已十余年,但是较之苏富比和佳士得,仍处于幼年期。这也是每年的春秋大拍时节,我们看纽约、伦敦或者香港市场的原因所在。

与往年相似,今年依然是伦敦、纽约市场率先敲响春拍的槌声。伦敦佳士得于2月初举办了“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和“战后及当代艺术”专场拍卖,报收近2亿英镑,成为欧洲有史以来成交额最高的一次艺术品拍卖。张晓刚、方力钧、王广义、赵无极等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也有成交,但数量极少,未能产生较大影响。

进入3月份,纽约市场和北京市场开始春拍。在纽约,苏富比和佳士得相继举槌,新成立的北京长风也在中国大陆掀开了年度春拍大幕。4月上旬,香港苏富比开拍。至4月中旬,2007年中国艺术品首轮春拍如火如荼。

艺术品市场经历了2006年的大起大落,今年拍卖企业、收藏投资人士对市场的走向均持谨慎的观望态度。这也是3月中旬许多业内人士和媒体记者飞赴纽约,观察中国艺术品市场国际趋势的原因所在。

从结束的几场中国艺术品拍卖看,纽约、香港、北京市场的整体调子较为理性和稳健,少了几分去年春拍的那种“火热”。比较抢眼的亮点主要出现在中国当代艺术、清代宫廷御制瓷器和玉器工艺品上。

纽约苏富比的“亚洲艺术”和香港苏富比的“中国当代艺术(一)、(二)”等几场中国当代艺术拍卖行情,大约是众望所归――在冷静和理性中走势回稳。

中国御制瓷器和玉器工艺品方面,以纽约苏富比“雍穆堂专拍”、佳士得“小有洞天 J & J鼻烟渍洳刈ㄅ摹保香港苏富比“花赏瑶华――巴黎名藏中国艺术收藏”专拍、“玉承天令――乾隆宫廷艺术品”专场为代表,则出现了价格继续走强的态势,特别中国玉器和宫廷艺术品,大有一幅全面看涨的迹象。

与中国瓷玉项目相比,中国书画明显是冰火两重天。尽管香港富比成交率达86%,但北京市场仍然处在百分之六七十之间,除了大师精品仍有高价外,基本盘面平平。

中国当代艺术走势趋稳

在经历了2006年的大起大落之后,今年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关健性的年份――市场行情继续动荡,还是平稳回归?

从苏富比给记者传来的数据看,3月21日纽约“亚洲当代艺术”专场的拍品结构、成交额和成交率,与2006年的春秋大拍如出一辙――中国当代艺术仍然是主角。但2534.8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9619.819万元)的成交额,76%的成交率远高于去年秋拍的成绩。

4月7日下午,香港苏富比的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拍卖,相较而言成绩远高于纽约的专场――142件拍品流拍11件,成交率达92%、成交额达9942.413万元。22件拍品成交超过百万元,张晓刚的《天安门一号》以1528.56万元居专场首位,刘野的《沉船》(696.96万元)、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589.08万元)和《毕业生》(530.64万元)紧随其后。

多少有点“遗憾”的是,这两场拍卖会没有一场上演了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好戏,而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平稳和理性。这个结果也让很很多业内人士大大松了一口气,似乎预示了今年春拍中国当代艺术的基调。

纽约风向:当代艺术理性回归,写实油画首拍成功

纽约苏富比的亚洲当代艺术专场310 件拍品(中国当代艺术占75%),成交236件。从时间上看,此场拍卖一如去年,依然是引领今年当代艺术行情走向的标杆性专场。

中国当代艺术76%的成交率比去年秋拍的65.3%有了不小的回升,较去年春拍89.9%的成交率尚有距离,但成交额远高于去年(去年春拍时专场成交总额为10940.349万元,秋拍时为14991.456万元)。这一结果说明,中国当代艺术在纽约的市场行情基本稳定。

仍有个别画家的作品行情上场的趋势明显,如张晓刚作品,纽约苏富比去年春拍成交价最高的是《血缘:同志第一百二十号》97.92万美元,秋拍成交最高的是《失意与记忆:男孩》88.4万美元,而今春《大家庭系列:三位同志》的成交价达211.2万美元,超过去年最高成交价的1倍。岳敏君作品成交价上扬的幅度最大,去年纽约春拍时《狮子》的成交价是56.48万美元,今年的《金鱼》已到了138.4万美元的价位,突破了千万元人民币的大关。

然而,价位猛涨的现象主要集中在几位入市较早的艺术家身上,除上述两位外,尚有曾梵志、王广义、唐志冈、苏新平、隋建国、杨少斌、严培明等人。出人意料的是,冷军的《五角星》爆出冷门,此件作品拍前估价仅35万至45万美元,却拍出了121.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941.184万元)。这一价格与此前冷军的拍卖最高价相差370万元(2006年北京保利上拍《世纪风景之三》,572万元成交)。

该专场中国当代艺术成交前10名入围者5人,分别是张晓刚(5件),曾梵志(2件),岳敏君、冷军、王广义各1件。纽约、北京的市场观察人士认为,此次上拍10件张晓刚作品,2件流拍,这种情况说明欧美的中国当代艺术买家开始有选择地购买,哪种不论好坏全部购进的风光已经不复存在。

另一受关注的点是,首次在纽约上拍的中国实力派写实油画家作品拍卖成功,没有出现价格上的大起大落,成交价格基本与国内价格不相上下。陈丹青、王沂东、陈逸飞、杨飞云、姜国芳、张利、郭润文、郑艺作品皆进入了写实油画的成交前10名(见下表)。陈丹青3件作品进入前10名,1987年的《无名肖像》13件一组以130.032万元成交。王沂东1993年的《沂河水》以620.44万元排名第1。张利去年的新作《牧羊人》以139.32万元成交,排名第5。值得一提的是,女画家韦蓉1997年的作品《建国初期》以92.88万元成交,成为了画家成交价最高的作品,而此前她的作品成交最高价仅48.34万元,由香港佳士得2005年春拍创造。

据现场观察人士介绍,当代艺术的买家大部分是欧美人,这与某些媒体曾报道的大部分是华人买家有很大出入,而写实油画的买家则大部分是华人。

香港标杆:当代艺术成交率走高,早期油画再爆天价

徐悲鸿作品《放下你的鞭子》在香港苏富比以6400港币落槌(加上拥金,成交价约合人民币7128万元)的消息登上了4月7日的央视新闻联闻。《放下你的鞭子》打破了徐悲鸿作品拍卖纪录,是迄今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价最高的中国油画――此前,中国油画作品拍卖的世界纪录是去年11月香港佳士得秋拍5388万港币成交的徐悲鸿《奴隶与狮子》。《放下你的鞭子》是徐悲鸿根据剧作家田汉改编自德国文豪歌德小说的独幕剧内容创作的,高1.44米,宽0.9米。有资料显示,1939年10月,徐悲鸿在新加坡一个广场观看此剧,颇受感动,后用约10天时间创作出《放下你的鞭子》,在徐悲鸿生前多次公开展出。

4月7日下午,作为香港苏富比本年度的首场拍卖会,中国早期油画上拍的44件拍品成交36件,取得了82%的成交率、11290.35万元的总成交额。12件早期名家油画作品成交价在百万元以上,群的两件――作品创作于2004年至2005年间4张一组的《意志坚强》807.84万元,1967年至1968年间的早期作品《结构二六八》696.96万元――居《放下你的鞭子》之后,分列第二、第三名。

1.129亿元的成交额远超中国当代艺术专场142件拍品所取得的成交额,只是成交率低近10个百分点。从这个数据来看,早期名家油画的市场含金量更高一些,但市场的接受面远低于当代艺术。92%的成交率似乎可以说明,香港地区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态势仍然活跃,这对于大陆春拍而言是利好消息。

其他画家的作品亦成交喜人。如严培明的《毛》以403.92万元成交;拍前广受关注的曾梵志9张一组的作品《》以380.16万元成交。全场成交价在百万元以上的22件,仅张晓刚的《天安门一号》成交过千万元,500万元以上的拍品2件,大部分作品处在100万元至200万元的价格区间,成交价在5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的作品14件,65%以上的拍品成交价格在50万元以下。

专拍大部分作品的成交价格未爆大冷门,买家出手理性,单件作品的价格回归迹象明显。如“F4”中,仅张晓刚作品价格高走,而王广义、方力钧的作品未出现价格较高的作品:王广义1997年的作品《大批判系列――Motorola》190万元,方力钧1996年的6张一组的木刻版画《无题》以57.024万元成交。刘小东的《倒立》190万元成交,韦蓉的《战地黄花》142.56万元(打破了3月21日纽约苏富比以92.88万元成交的《建国初期》),唐志刚的《开会系列》130.68万元,杨少斌的《肉身》118.8万元。

雕塑方面,张洹的《鲁本斯》以213.84万元成交,岳敏君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之六》以80.784万元成交。

观念摄影方面,王庆松2003年的作品《跟我学》47.52万元居首位。

清代瓷玉高价频出

过去的两个月里,纽约、香港、澳门、北京举办了十数场瓷玉杂项拍卖:纽约4场(苏富比和佳士得各2场),香港苏富比3场,澳门崇源国际1场,浙江钱塘2场;北京地区3月份的3个专场分别是中国嘉德的四季拍卖2场,北京翰海的迎春小拍1场。

真正具有参照价值的是纽约和香港地区的7个专场,分别是纽约苏富比的“雍穆堂专拍”(167件,成交额3976.162万元,成交率92%)、中国玉器及工艺品专场(482件,成交额27321.197万元,成交率58%);纽约佳士得的中国瓷器工艺品专场(390件,成交额10780.767万元,成交率63%)和“小有洞天 J & J鼻烟渍洳刈ㄅ摹保88件,成交额2290.423万元,成交率95%);香港苏富比“花赏瑶华――巴黎名藏中国艺术收藏”专拍(25件,成交额12702.096万元,成交率100%)、“玉承天令――乾隆宫廷艺术品”专拍(5件,成交4件,成交额9662.4万元)、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187件,成交额22311.749万元,成交率50%)。

从7场拍卖可以看出,中国元代及元代以前的文物艺术品市场基本上以纽约为交易中心,如中国青铜器、各种材质的早期佛教文物及中国高古瓷器,明清玉器、鼻烟壶也占有一定的比例。香港地区以清代御制瓷器、工艺品为主流。一个明显变化是,今年打破了中国瓷器一统天下的局面,玉器工艺品价格开始冲高,纽约的两家公司成交价居前的拍品皆为中国玉器,特别是以“乾隆玉”为代表的清代仿古玉器的受到了藏家追捧。

事实上,中国玉器及工艺品的行情在2006年里即现征兆,特别是去年秋拍时香港苏富比佛像专场、香港佳士得玉器专场的推出,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工艺品板块的行情格局发生变化。

瓷器:清代御窑瓷唱主角

截止记者发稿,除崇源国际(澳门)外,纽约、香港、北京的首轮春拍落幕。据记者统计,中国瓷器成交前10名皆出自香港苏富比的“花赏瑶华――巴黎名藏中国艺术收藏”专拍和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详见下表)。

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是香港苏富比春拍重点,上拍220余件。由25件明清御制瓷器组成的“花赏瑶华――巴黎名藏中国艺术品专拍”悉数成交,4件拍品成交价进入成交前10名,清雍正柠檬黄地粉彩浮雕花鸟宝瓶纹六方瓶2249.28万元、明成化青花折枝蕃莲八宝纹出戟觚1362.24万元、清乾隆唐英制青花缠枝莲纹花觚1140.48万元、清雍正/乾隆斗彩加粉彩垂肩如意瑞果纹梅瓶1085.04万元。

瓷器专场187件拍品成交过半,6件拍品成交过千万元。以3358.08万元成交的清乾隆m彩锦地开光式西洋人物图贯耳小瓶和3080.88万元成交的清雍正斗彩水波寿石团花纹天球瓶价居前10名第一、二位。

进入成交前10名明清瓷器中,7件出自明清御窑和造办处。明代的3件,明宣德蓝地白花石榴花果图盘1694.88万元成交价最高;7件清代瓷器中,4件彩瓷,2件单色釉瓷,仅1件青花瓷,以1140.48万元成交的清乾隆唐英制青花缠枝莲纹花觚,原是北京“东坝”一庙里“天仙圣母案前”的供器。

纽约春拍瓷玉杂项专场主要以中国玉器及青铜器为主,此轮未出现成交超过千万元的重器。苏富比第818号拍品清乾隆粉彩开光折枝花卉纹象耳瓶以897.84万元(116万美元)成交,第750号拍品明青花缠枝花卉纹梅瓶以811.152万元(104.8万美元)成交。佳士得第292号拍品明龙泉窑青釉刻牡丹纹葫芦瓶以325.08万元(42万美元)成交。

“相对而言,欧美市场藏家关注明代以前的文物艺术品,香港苏富比侧重推介明清时期的文物艺术品。在瓷器工艺品方面,明清御制御用品更会受到亚洲市场的推崇,特别是中国藏家,对于明清宫廷的皇家用品兴趣远大于早期艺术品。”苏富比全球瓷器工艺品主管仇国仕如此评价纽约、香港两地中国瓷器市场的差距。

玉器:“乾隆玉”及宫廷御制工艺品价格继续走高

去年中国玉器在一、二级市场的行情远好于往年,精品价格高涨。秋拍时,香港佳士得推出的“瑰玉清雕――Alan and sime Hartman重要玉器珍藏”专拍,以及北京翰海秋拍的“怀德堂珍藏清代玉雕”专拍影响深远。受其影响,今年纽约和香港两地和中国玉器拍卖炙手可热。此季两地推出了相当数量的玉器,“乾隆玉”表现抢眼。2006年中国玉器成交前10名中,8件拍品皆为乾隆时期制品。香港佳士得的“瑰玉清雕”专拍中,“乾隆玉”创出了历史最高拍卖成交价,编号1388的御制白玉雕上方山角杯及编号1402的白玉鹤鹿同春双耳活环瓶皆以1132万港币成交(详见本刊2007年第1期第10页至第14页)。

其实“乾隆玉”只是业内人士的一种统称和泛指,类似的统称如“康熙瓷”、“宣德炉”等等。“乾隆玉”实质是指代乾隆时期制作较为“精”和“美”的玉器,“精”主要是从玉器材质、雕刻工艺方面评判的,“美”侧重在玉器本身的质地、色彩、造型和装饰纹饰的艺术性方面。乾隆时期,新疆和田玉的玉料来源充足,乾隆帝对玉情有独钟,上好则下效之,又加之当时经济发达,工艺制作水平极为高超,玉雕一项,更广泛借鉴了当时的雕刻、绘画等多方面的工艺成就,玉雕水平独步天下,传世品历来是玉器藏家追逐的对象。

3月20日,纽约苏富比“雍穆堂私人收藏”专场167件拍品中玉器过半,513.716万美元的成交额超过估价的两倍,“乾隆玉”是重点,专场成交前5名的拍品皆为“乾隆玉”,编号第8的清乾隆白玉雕御题诗仿古兽形带盖觥以507.744万元(65.6万美元)居首,碧玉巧雕“竹林七贤”人物景致御题诗笔筒,以185.76万元(24万美元)成交。中国瓷器专场上,一件清乾隆“四全十德之宝”龙纽碧玉玺,以1244.592万元(160.8万美元)成为2007年首件成交的宫廷玺印。

3月22日,纽约佳士得的中国瓷玉专场中的中国玉器创出了全场拍卖的高价,成交前2名皆为中国玉器,编号132的宋代宫廷御制一组10件的白玉饰件连紫檀龙云纹双层盖盒以1417.97万元(183.2万美元)成交。据拍卖公司透露,此套玉器原是Stephen Junkunc Ⅲ 私人珍藏,套件中有长方龙纹玉牌、带扣、钟、刀币等。第98号拍品清十八世纪白玉童子洗,以594.43万元(76.8万美元)成交。有市场观察人士说,这件玉洗受到了大收藏家斯比尔曼(Speelman)和张宗宪的青睐,两人同场竞卖这件作品,最终为斯比尔曼竞得。

4月8日下午,备受注目的香港苏富比“玉承天令――乾隆宫廷艺术品”专拍5件拍品成交4件,9662.4万元的成交额续写了中国宫廷艺术品的天价市场。乾隆帝御用的7件套扳指以4688.64万元成为了今年以来最贵的一件玉器拍品,另一件乾隆御制的紫檀木嵌“延年”龙凤纹古玉璧御题诗插屏也以3413.52万元。

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一直视香港市场为标杆,相信今年香港公司转向清代宫廷御制艺术品的举动,会给即将到来的大陆春季大拍带来一定的影响。

早期雕像、青铜杂项:主要市场仍在欧美

早期雕像、青铜器及鼻烟壶三项在3月的纽约拍卖市场独树一帜,苏富比、佳士得都有天价拍品出现。进入成交前10名的拍品中,早期雕像所占比重最大,占6件,石质雕像表现突出。成交价最高的是一件六朝时期的石灰岩兽雕像,以4235.328万元(547.2万美元)成交,原为中国六朝时期的陵墓或引向神路所用的石雕,这也是打破中国石雕拍卖纪录的作品。另一件高价成交的石雕像是北魏的石灰石弥勒菩萨坐像1053.88万元(136.16万美元)。属于6世纪敦煌文物的石灰石壁击鼓飞天残片则以819.82万元(105.92万美元)成交。 一件辽代的鎏金铜佛像也以371.52万元(48万美元)成交。

前10名中的2件青铜器,一件是来自纽约水牛城Albright-Knox博物馆所藏的商时期青铜带盖方(编号 507)以810.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272.496万元)的价格被英国Compton Verney博物馆购藏。这一价格是估价的4倍,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贵的一件中国青铜器,器身以栩栩如生的饕餮图案作为装饰。此前中国青铜器拍卖的纪界纪录是2640万元,即2006年1月在上海崇源拍卖会上成交的西周周宜壶。另一件青铜器苏富比同场拍卖是西周三足带铭文青铜鬲,以793.82万元(102.56万美元)成交。

纽约苏富比尚有2件犀角杯进入成交前10名。这2件犀角杯皆刻有“尤侃”款识,虽然成交价格不算太高,但是说明2006年春拍以来犀角工艺品的热度仍有持续力。

值得一提的是,纽约佳士得再次推出的“小有洞天 ─ J & J鼻烟渍洳亍弊ㄅ氖艿搅宋鞣铰蚣业淖放酰88件拍品成交95%,成交额2290.423万元。李公伟夫妇堪称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中国鼻烟壶收藏大家,藏品精美绝伦,无论是欧美还是中国市场皆极受欢迎。此次拍卖一件乾隆御制料胎画珐琅“一路荣华”鼻烟壶价格最高,以211.77万元( 27.36万美元)成交,这一价格在中国鼻烟壶拍卖一项上排名第9。另一件估价20万至25万美元的乾隆御制铜胎画珐琅西洋人物图鼻烟壶也是157.896万元(20.4万美元)成交。据佳士得工作人员介绍,纽约市场的鼻烟壶远高于香港和北京市场。

事实上,纽约市场对中国青铜器、历代雕像和佛教文物的收藏热情一直不减,特别是有着深厚文化蕴含和文物价值的艺术品,更是收藏家搜求的重点所在。从本季拍卖的情况也可以看出,纽约市场收藏者选择取向与国内藏家的价值取向有很大的差异,他们更看重中国文物艺术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特别青睐中国早期的文物艺术品。从上拍的几个收藏家藏品专拍来看,他们的收藏活动有清晰的规划和脉络,有独到的思路和眼光。这是国内收藏家较为缺乏的地方。

中国书画:大势走平,精品仍有高价

3月17日,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敲响了中国文物艺术品年度春拍的第一槌,但次日挥槌的北京长风则是实实在在的春季大拍。业界新军北京长风首拍由“上善草堂・收藏成扇专场”“中国当代篆刻专场”“八面来风・中国书画专场”3个专场659件拍品组成,成交459件,成交额9278万元,成交率70%以上。第一件拍品陈玉寅、张良士合作的《嬉春图》成扇被中国体操队原领队张健以6.82万元拔得头筹。范曾巨幅作品《竹林七贤》以720万元成为全场之最,齐白石《庚午山水册》以660万元成交。此季该公司7件作品进入了首轮春拍前10名之列。

全球首次推出的中国当代篆刻专场成交率100%。业内人士担忧的是,作为一个收藏门类,当代篆刻在这一专场基础上得以确立,但未来走向会怎样呢?毕竟,篆刻收藏还是“新生事物”,涉及到印章的材质、篆刻家的书法功力、篆刻艺术、个人修养等很多方面,能否“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主流门类之一”有待时间检验。

3月17日至18日,历时两天的中国嘉德四季拍卖第一季圆满落幕, 3个书画场1430件拍品,成交价6860.1万元,成交率75.22%。中国近现代书画表现突出,997件拍品成交79%,成交额为3383.765万元。仍然是书画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齐白石、李可染等大家作品依旧坚挺,李可染的《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以341万元成交。陆俨少、黄胄、程十发等去年价格起伏较大的名家作品也有所回升,精品之作仍有不俗表现。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也是人气最旺的拍卖会,3月17上午,相隔半小时举槌的近现代书画和瓷器专场拍卖场人满为患,很多买家站着参拍。

4月9日,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国书画专场246件拍品以11691.902万元的成交额落槌,成交率约86%。成交的212件拍品中,29件成交价超过百万元。李可染1987年创作的《树杪百重泉》以830余万元居首位,傅抱石《瀑泉双流》427.68万元紧随其后,吴冠中的《鼓浪屿》则以380.16万元成交。古代书画板块缺少精品,乏善可陈,成交价最高的是王的《山水册页》,294.48万元。

中国嘉德四季、北京长风和香港苏富比三家公司的中国书画成交率已回升至70%以上,或许预示着中国书画板块的调整临近尾声。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当前的拍卖市场上,一不缺资金,二不缺买家,三不缺艺术精品,唯一缺少的是买卖双方的信任。近年来拍卖市场的不规范现象,主要集中在一些没有诚信的拍卖公司和买家身上,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大热,新生了很多拍卖公司,而很多不懂收藏、对文物艺术品一无所知的投机者的加入,使得市场乱象丛生。有资历的知名拍卖企业经营良好,且树立了品牌形象。市场更需要的是像苏富比、佳士得这样的品牌公司。

上一篇:万历皇帝的酒具 下一篇:海南黎锦的图案和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