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语研究60年

时间:2022-06-02 07:51:02

布依语研究60年

摘 要:本文主要从语音、词汇、语法、语言使用情况、专著几方面来介绍我国布依语研究60里所取得的一些成果。

关键词:布依语研究 语音 词汇 语法 语言使用情况

我国对布依语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这么些年,硕果诸多:

一、语音方面的研究

1956年至1958年,我国第一次对境内的少数民族语言做普查,其中包括对布依语的调查,其直接成果是《布依语调查报告》(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科学出版社,1959年),这次普查涉及了27个县40个代表点的布依语,首次为布依语制定拼音书写方案,对布依语作了土语划分,并介绍了各个代表点的语音系统,同时对语音、语法作了比较。从1983年开始,历时20多年、规模宏大的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拉开帷幕,其中对民族语言进行调查得出的主要成果是《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民族语言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6月)。“六山六水”民族语言调查的选点是50年代民族语言普查时所没有的,它拓展了贵州民族语言调查的范围,获得了许多新材料,其中也包括对布依语的调查。1980年,喻翠容的《布依语简志》是对布依语的基本描写,重点介绍年代布依文方案标准音点―龙里羊场布依语的语音系统、词汇概貌和语法的一般规律,同时还介绍方言土语的划分及其语音特点等。1991年,王邦容的《布依语口语的语音变化现象》认为布依语口语交谈中会产生联合音变,但用布依语演唱或叙述的歌谣却不会出现这样的语音变化,仍然可以保持原有自然清晰的语音,她认为这是由于歌谣受到音节数和押韵格律所制约。1983年,曹广衡的《从布依语的汉语借词考察汉语调值的变化》对布依语中的汉语借词进行了划分,并对布依语、汉语里几个声类、韵类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探索,以龙里羊场、贵定巩固、贵阳青岩和安顺黄腊布依语的汉语借词材料为依据,考察现在当地汉语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等四个调类中的去声调值的历史变化。1985年,他的《从布依语的汉语借词探讨贵阳汉语阴平调值的历史变化》一文,探讨了布依语中的二类汉语借词的来源,以贵阳附近的惠水羊场、贵阳花溪、清镇西南和安顺黄腊布依语的汉语阴平借词材料说明现代贵阳汉语阴平调值在近数百年中也有过变化。2002年,王文艺的《杂居地区布依族习得汉语的语音偏误及分析》对布依语与汉语的音位系统进行了比较,进而探讨了布依族说汉语产生偏误的原因及对交际的影响。

二、词汇方面的研究

1959年,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的《布依语调查报告》和1980年喻翠容的《布依语简志》中都对布依语中的汉语借词进行了描写和分类。1982年曹广街的《布依语的dai~(31)和汉语的“得”》 本文用现代布依语的材料,对比汉语的现状及其历史演变情况,一方面说明布依语的dai~(31)和汉语的"得"在意义和语法功能上存在共同性;另一方面探讨dai~(31)之所以有现在的各种职能,同"得"一样,都是经过曲折的发展过程的。1984年,吴启禄的《布依语数词“一”研究》通过与同语族和汉语异同的比较,来探讨布依语数词“一”的用法特点。1991年,周国炎的《论布依语中的早期汉语借词》对布依语中的汉语借词的类型、来源进行了探讨。

三、语法方面的研究

1956年,喻世长的《布依语语法研究》、贵州省民族语文指导委员会研究室和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二工作队合编的《布依语语法概要》,都对布依语的语法结构进行了全面、系统地介绍。吴启禄的《布依语量词概略》介绍了布依语真丰话量词的主要特点。曹广衙的《布依语动词和趋向补语有关的语序问题》,详细描写了布依语中趋向补语与动词和宾语的相互制约的关系,还对比了布依语和汉语不同的结构特点。罗儒栋的《布依语形容词初探》依据望漠县复兴镇布依话的语言资料,对布依语的形容词作了分析。王哈・阿・雍容的《布依语后附成分的结构特点》,以罗甸王村为例,将布依语后附成分分为双尾式、单音式、叠音式、交叉式、随和式。他的《论布依语动词虚化》用大量实例来论述布依语动词虚化并分析其成因。周国炎对布依语中具体的语法形式作了大量的研究:《布依语处置式的来源及其发展》,认为处置式是现代布依语中的一种句型结构;《布依语动词重叠及其表达功能初探》,以贵州省贞丰县北盘江镇布依语为基础语言材料,通过对大量例句的分析,探讨了布依语动词重叠的结构形式及其表达功能;《布依语比较句的结构类型》对布依语比较句的结构类型进行详尽的描写分析,并按句子所表明的语义,将布依语的比较句分为相等式、不等式、突出;《布依语被动句研究》一文则就布依语被动句的结构类型等语法现象进行了讨论,认为布依语的被动意义可通过两种形式来表现,一种是无被动结构标志词的语句,另一种是有标志词的语句。

四、布依语使用情况研究方面的研究

对布依语使用情况的研究也初显硕果,如:2009年,周国炎先生主编《布依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本书收集了从2006年7月中旬至2008年7月中旬对贵州省境内布依族聚居、杂居和散居的15个县(市、区)先后进行的四次田野调查所获得的材料和信息,以点带面的对我国布依族语言的使用现状作了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它所收集的材料重点和田野调查的集中区域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2011年,龙海燕教授和蔡吉燕合著的《布依语的使用现状及其结构特征――以贵阳市花溪区养牛村布依语为例》,通过对贵阳市花溪区养牛村的布依语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概括了现今布依语的使用现状及其结构特征。

此外,还有一些专著:1992年,吴启禄的《贵阳布依语》,对贵阳布依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做了详细的介绍。1993年,孙若兰主编的《布依语文集》,收录了大量有关布依语研究的文章。2005年,王伟、周国炎的《布依语基础教程》,对布依语进行系统的树立和研究。

上一篇:中国文人的梅兰情节 下一篇:究人事以见易心 敬慎忧患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