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解决什么问题?

时间:2022-06-02 06:09:01

为谁解决什么问题?

满腔热情的创业者往往容易堕入技术自恋的境况,为新生的产品和企业自High不已。此时他们更需要反复自问:这个产品的具体受众、观众在哪里?一场成功的创业,必然是技术和市场、生产者和接受者共同领跑的。

最近见到很多激情的创业团队,纠结于一个问题,“你这个产品是解决了谁的什么问题?”我常常念咒语一样地问,这个问题中有两个主角,“谁”、“什么问题”,而且我要求这个谁很具体,不能是一个定性的概念,不能是中小企业、不能是白领,等等。

团队常常被困于这个稀松平常的问题。

有一个项目的名称是“私有云交付平台”,三个很不错的小伙子,开发了半年多了。他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想了想,说,为大中型企业解决计算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这里术语太多,其原因在于除了他本身的技术背景,还因为IT业界喜欢制造一些新鲜概念。解析一下,计算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意思就是一个企业为ERP、MAIL应用分别买了5台和2台服务器,配置还不低,4个CPU,IG内存,IT硬盘,这些计算资源,实际上用不了那么多,所以就闲置,就会有利用不高的问题。

我就继续追问两个问题两个核心,具体到谁。他说不出来,只是大中型企业这么一个笼统概念,我就说比如张江集团算吗?当然,他说。那么集团领导如何确定有这个闲置的问题?要问信息中心或网络中心主任,而网络中心主任去问谁,当然去问业务部门,业务部门会说“对,我们的服务器是买多了吗?”当然不会的。那网络中心主任也会回答老总说:我们不存在计算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其实,我们的笔记本、手机,都有“计算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我们只是收发邮件,处理word和PPT,哪里用得了双核的2G的CPU?这是整个IT工业界的产业状态。

因此IT资源利用率不高,不是张江集团的问题,(至少很难判断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他的私有云交付平台,张江集团不会把这个产品列入采购清单,不管多贵还是多便宜。

还有一个项目,是解决大型企业中的知识管理问题。简而言之:一个上千人企业的员工,大家知识各有不同。比如,一个人力资源部的人,可能很熟悉一个客户,可以简单地解决客户接触问题,但是他不在销售部;再比如,广告部要写策划,但是恰恰技术部门的一个员工有很好的创意天赋,他可以10分钟搞定的事情,被广告部外包到了4A公司花了10万元;又比如,3年前解决过同样的问题,但是因为没有好好记录,新来的员工,又重新走了一遍老路,而且还处理得不如以前的好。

这个人说,要开发一个类似wiki一样的知识管理平台,让企业内部的所有人能够share知识,共同学习成长。

我又问了同样的问题,“能不能具体说为哪个客户解决知识管理问题?”

还是同样的犹豫,我又以张江集团为例,请他分析,为什么张江集团这样的大中型企业需要这样一套知识管理平台,或者时髦的话来说,需要知识云?

一个集团公司的管理,是有条块分割的,有层级化管理的,财务部在做的决策,市场部怎么参加?作为集团的员工,即使我是某一个方面的技术专家,且人尽皆知,但是如果我不在决策层,怎么能够参加决策?即使我常常写很多文章,发表很多报告,但如果要彻底发挥这个专长,最直接的做法不就是调到那个部门去?

如此看来,就算集团里确实有知识共享不够的问题,也属于人力资源的人尽其用问题。而且如果我要用这套知识云来解决这个问题,其前提将是“改变整个集团的组织架构和决策咨询架构”。这么一来,问题将不会成为“问题”。

这个团队负责人也有点沮丧,最后他说,考虑一下研究所和大学,是否需要这个东西的。对,他似乎找到了一个方向。

所以,要针对用户的需求去开发项目,而不是做出成熟品去尴尬地找用户。

在互联网界,这个问题更严重,因为他们常常是copy to china,国外有一个应用火了,或者拿到了巨额的风险投资,这边赶紧开始做一个中文版本的。至于国外那个团队为什么要开发这么一个东西,为什么得到热捧,一概不知,或者说没有时间去思考,因为时间就是金钱,这个金钱是风险投资。

人们常常纠结于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技术驱动还是市场驱动”,这也是很多科研工作者最被诟病的地方,当然也是很多学校和研究机构不屑一辩的问题。这个时候,我常常会提出这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为谁解决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跳开了技术和市场,是这两个驱动力的交集。

创业最好从解决谁的问题开始,否则失败就是你的问题!

上一篇:垄断企业该被拆分吗? 下一篇:盛斗士玩云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