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尹 第9期

时间:2022-06-02 02:53:23

一直以来,社会各界以及在一线从事特教的工作者对残疾弱势的学生们倾注着支持、关爱和同情。我一直以为他们的家庭教育也一定相当缺失,然而,通过这次深入的家访,增加了我心中的那份沉重感,体会到肩上责任的重大,更是难忘家长那期待的眼神……

早上八点半从肥城特校出发,家访的目标是,家住潮全镇的赵衍东。当日晴空万里,清早的空气有些清凉,令人觉得爽快。车子飞奔在平坦的公路上,20分钟后,突然一个急转弯,拐过一个山口,一幅美得令人震撼的画面遽然跃入眼帘。在远处的山体上可以看到一长排连绵的、巍峨耸立的高山山体仿佛被人从中间劈成两半,露出灰白色的内里,我惊叫,这不就是正在开发中的剪云山吗?

我掏出手机,正准备给赵衍东的爸爸打电话,看看他家具体怎么走。“是尹老师吗?我是衍东爸爸,怕你们找不到家,正在等你们呢!”这样的话,这样的举动让人好温暖哦!我想:他等了多久呢?随即也就问了。“没多久,没多久,还不到半个钟头呢,接到你们的电话就出门了,这里岔口多,路不好认,我一直望着呢,终于把你们盼来了……”语速很快,听得出他见到我们很激动。可是,已经等了半个多钟点了呀!他就这样在路口望着,该是怎样的期待啊!

在衍东爸爸的指引下,车子拐进了一条正在修建中的村公路上,在巍峨壮观,错落有致的群山环绕中的村庄不大,只有十几户人家。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来到学生家里,房屋非常破旧,家具非常简陋,妈妈坐在小方凳上一语不发,只是笑嘻嘻地望着我们,一眼就看出她是重度智力残疾。这是怎样的家庭啊,我的心不禁往下一沉。在问到妈妈的情况时,爸爸沉思了片刻,告诉我他家的田不多,妻子不能干活,只有衍东周末回来才拔拔草,由于他在外打工没时间收拾,收成很低。全家人就靠他一月打工一千多元的收入,维持生活。

这次来到学生家里,缩短了学校和家庭的距离。家长更直接的了解了自己孩子在校表现,了解孩子的学习喜好;而我们也了解了学生的家庭和日常生活习惯,体会了残疾家庭的种种不易,面对家长期盼的眼神,既有责任亦有使命。未来不仅仅是学生,生存而谋生的日子,更是父母对孩子将来人生的些许美好憧憬,还有我们特教老师对献身残疾人事业的希望与向往。这次家访,为我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深入到家庭,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背景,让我们知道对于每个残疾学生,对于不同环境成长的学生要因人施教,用心去对待他们,使他们将来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现在的家庭,对孩子的希望指数都很高,像赵衍东这种家有两个智力残疾成员的家庭在我校并不是个别,虽然是残疾孩子,但对于这些家庭来说是全部希望和寄托,父母的文化底子不高,对孩子的教育束手无策,对老师都很依赖,也愿意和老师交流并听取老师的建议。面对这样的家长,哪个老师敢懈怠?面对这样期待的眼神,哪个老师又能懈怠呢?

我希望我能在特殊教育这座心桥上走的更顺利,更长远。

上一篇:试谈初中生英语学习技能的培养 下一篇:读朱永新《新教育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