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驱动的连云港产业转型升级机理及评价

时间:2022-06-02 02:29:35

基于创新驱动的连云港产业转型升级机理及评价

摘 要:创新驱动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促进传统企业技术结构、生产方式、组织结构等变革,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文章阐述了连云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分析产业转型升级的演进过程,探讨基于创新驱动连云港产业转型升级机理及效果评价指标。

关键词:创新驱动;产业转型;机理;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4-41 -03

转型升级是基于战略层面从一产业领域向另一产业领域的转移,同时也是为了创建市场竞争的优势平台, 促进产业发展的需要。新常态以及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随着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连云港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产业模式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抢占“十三五”发展制高点,是连云港产业发展面临的当务之急。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培育,连云港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四新”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型装备制造产业正成为连云港的主导产业。

一、连云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当前,连云港正在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更高层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连云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如下:

(一)转型升级是形势压力所迫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与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增大,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面对全球竞争显得非常脆弱,连云港产业转型升级无论是宏观环境、微观环境,还是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都无回转的空间,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否则将削减经济增长动力,加剧环境污染,加大经济风险。当前,随着国家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以绿色经济为主要标志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来临,连云港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在分化中孕育,各主要经济体都以新兴产业发展为重点调整经济结构、升级产业层次、振兴产业经济。

(二)转型升级是资源环境所迫

产业转型升级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必须向着更加节约和更有效率地利用资源转型,特别是在利用化石能源方面,应更重视环境价值和更快地提高环境保护标准的方向转型。连云港面临的资源约束,规模以上企业有三分之一属高耗能行业,且其化石能源基本上依赖外部输入,输入性资源供应方式逼迫连云港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减少资源消耗。必须强调的是连云港水资源环境形势十分严峻,80多个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只有30%,远低于50%这个江苏省平均达标率,且城市饮水水源水质一般仅达到3~4类标准,有时甚至为劣5类。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倒逼连云港产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三)转型升级是竞争发展所迫

目前,连云港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连云港优势主导产业不突出,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技术装备和自主创新能力偏低,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当前,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的发展主线,都立足于自身特色,加快创新与转型升级。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谁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经济就会快速发展;否则,就会产业萎缩、经济发展滞后。连云港虽处在四个国家战略叠加期,但这些政策优势不会自然转变为竞争力,如果没有抓住此轮产业转型升级机遇,就会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地区差距。

二、创新驱动下产业转型升级机理

创新驱动过程可以分为首段驱动、中段驱动和末段驱动,如图1所示。三段驱动共同作用于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进过程,促进传统企业技术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等的创新,实现从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升级转变。

(一)首段驱动过程

与传统产业发展战略驱动过程不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演进是从外生转向内生的过程。首段驱动战略从外部获取知识、技术等驱动要素,转向从内部消化、吸收、融合和再造。首段驱动战略的主体是企业、高校、研究院所、政府等部门,这些战略主体通过独立研发、产学研协作或协同创新,攻克关键技术,进行技术积累,实现原始创新。首段驱动过程的实施步骤,首先是获取知识、技术,论证、分析知识、技术的可行性与新兴产业相关性;其次提升创新能力,创造必要的创新驱动条件,如资金、研发基础、政策支持等;再次营造创新驱动环境。

(二)中段驱动过程

中段驱动是一个转化过程,指从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把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或形成新业务。其转化要求是转化过程中实现知识、技术成果的预期效用最大化和高效转化。中段驱动转化模式主要有:①企业自主转化模式;②技术专利转化模式;③产学研合作转化模式;④孵化器转化模式。

(三)末段驱动过程

末段驱动是实现知识、技术场化和商业化过程,其直接面向市场,科学技术商业化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核心动力。一个完整的知识、技术市场化和商业化全过程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这个过程经历科技原始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商业化拓展。然而,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的步伐往往不能协同,导致科技成果产业化困难,这是我国创新体系中存在的一个瓶颈问题。末段驱动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①市场方面,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推进知识、技术市场化;②生产制造方面,实现技术创新,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兴产品;③运营渠道方面,实现流程创新,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间产品的供应商。

三、基于创新驱动的连云港产业转型升级效果评价指标构建

产业转型升级效果评价是有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环节,连云港产业优化升级实施进程和方式是否合理,应该拥有适合其升级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效果评价指标建立原则

1.系统性原则。产业转型升级评价指标应全面、客观地体现连云港产业转型升级效果,应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国际化等。

2.针对性原则。选择的指标体系应针对连云港产业转型升级特点,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产业转型升级效果评价指标应结合连云港产业升级的具体实际,细化、量化评价指标,以一定的现实统计数据作为基础,提高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

3.3R原则。3R是指减量化(Reducing)、再循环(Recycling)和再利用(Recycling) ,转型升级是要实现绿色发展,必须减排,同时要减少污染。为此,应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力争排放物再循环、再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效果评价维度

产业转型升级受到产业结构、科技创新、人力资本、管理体制、生态资源、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产业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考虑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也要考虑技术水平、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本文结合判定传统产业的评价维度,通过下面三个维度反映产业转型升级的效果,如图2所示。

1.产业创效力。创效力即产业创效能力,是产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主要反映产业结构经济技术水平,从产业占GDP比重、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产业发展速度以及产业贡献度等方面体现。

2.产业创新力。产业创新力即产业创新能力,是产业竞争力的反映,从科技人员比重、新产品的利润贡献率、R&D经费占GDP比重、创新经费、创新人力、知识产权等方面体现。

3.产业发展力。主要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万元生产总值(GDP)耗能,固定投资增长、产业内知名品牌和知名产品、资源利用率、产业链的完善情况等方面体现。

(三)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结合连云港产业转型升级具体实际,产业转型升级效果评价指标可以由三个维度组成,归纳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统计变量构成,构建的效果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基于创新驱动的连云港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 可以引导连云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促进连云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产业发展要素、提升国际产业发展能力、增强连云港节能减排能力。同时,构建创新驱动下的连云港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还有利于及时反映连云港产业转型升级状况,为连云港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要素支撑体系提供建议,以及为转型升级战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34.

[2]陈国华,郭燕.社会网络嵌入视角下的苏北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11):81-83.

[3]张银银,邓玲.创新驱动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机理与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2013,(05):97-101.

[4]管军等.京津冀一体化河北省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1-5.

[5]何英蕾,黄怀.联盟标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效果评价的研究[J].标准科学,2012,(10):35-38.

[6]李秀芸. 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及对策[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4,(01):67-69.

[7]陈国华,郭燕.基于梯度理论的苏北地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11):78-80.

作者简介:

陈国华,男,江西鄱阳人,淮海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运营管理与质量管理;

郭燕,淮海工学院商学院。

上一篇:Commentary on the Achievement of TBLT in Ch... 下一篇: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