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麻痹365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6-02 01:23:53

周期性麻痹365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通过对我院诊治的365例周期性麻痹病例的临床特点的分析,探讨本病发病的原因、临床特点与相关的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总结我院1993~2009年诊治的365例周期性麻痹病例的发病原因、年龄特点,发病时间、发病人群的环境变化及其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1)本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占主体363例。其中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48例,正常钾周期性麻痹2例。(2)本组病例绝大部分是外来人口(除2例是本地籍人员外),年青男性居多。(3)发病时间多在3~4月及7~8月,南方雨季较多时期。本组病例有232例于这时期发病,占63.6%。结论 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及精神因素是本病的一个诱发因素,同时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关键词】周期性麻痹 低血钾 甲亢 外籍人口 雨季

中图分类号:R74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108-02

周期性瘫痪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驰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肌病,发作时多伴有血清钾含量的改变。肌无力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周,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根据发作时血清钾浓度,可分为低钾型、高钾型和正常钾型三类。临床以低钾型者多见,其中部分病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功能衰竭和代谢性疾病,称为继发性周期性瘫痪、本实验所观察的病例是以低钾性周期性瘫痪为主,有2例等钾性周期性瘫痪,没有高钾性瘫痪病例,报道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1 收集本院于1992年4月~2009年10月的门诊和病房收住的诊断明确的资料较完整的周期性瘫痪的患者365例,其中男性患者363例,女性患者2例,年龄15~56岁,平均年龄24.2岁。本组病例中,原发性周期性麻痹病例313例,占总病例数85.8%,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例48例,占总病例数13.2%,肾小管代谢性酸中毒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等钾性周期性麻痹病例2例,本组资料中没有高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本组资料中于3~4月患者143例,7~8月患病者89例,于3月、4月、7月、8月共发病232例。占全年发病率63.6%。本组病例中除1例是东莞籍患者外,其余都是来自外地的打工一族,江西76例,陕西56例,四川63例,广西25例,贵州39例,湖南25例,湖北27例,河南25例,云南18例,其它省市(直辖市)11例。

1.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为急性起病的,从四肢肌力对称减退,下肢重于上肢,近端重于远端。有些病例是从下肢渐进性向上,累及上肢,肌力从0~5级,上、下肢肌力相差2~3级。本组病例发病间呼吸、吞咽、咀嚼、发音、眼球活动正常,四肢肌张力皆正常,肌腱反射减弱甚至消失,痛觉、温觉皆正常,有的病例出现四肢肌肉酸胀痛。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中,部分病例前期有汗多、消瘦、乏力、饮食亢进、心烦、失眠等症状,有的有凸眼、手震颤、甲状腺I~II肿大等体征。

1.1.3 低钾性周期麻痹组病例的病例中,血钾于1.4mmol/ L ~3.4mmol/ L不等,平均值为2.5 mmol/ L。心电图检查:低钾性患者心电图显示T波低平或倒置,P-R间期和Q-T间期延长,ST段下降,QRS波增宽。正常钾周期性麻痹组病例中其血钾都是正常值,1例血钾4.2 mmol/L,另一例血钾4.4 mmol/ L,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48例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都表现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其FT3(7.81±0.737Pmol/L)(正常值3.5~6.5 Pmol/L);FT4(25.32±2.58 Pmol/L)(正常值11.5~23.2 Pmol/L,TSH

1.1.4 方法 本组资料中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急性发作口服10%氧化钾20ml,口服每6小时1次;严重者可多30ml,每6小时1次口服,或者加以静脉补钾,NS500ml+10%氯化钾15ml静脉滴注,一般一天补钾不超12g。患者肌力恢复一般1~3天。伴甲亢患者予他巴唑10mg(或丙硫氧密碇100mg口服 每日3次。按照甲亢指南治疗甲亢,预防低钾性周期麻痹复发。正常钾性周期患者以生理盐水1000ml静滴每日1次,同时NS100ml+10%葡萄酸钙10ml,静滴每日2次。一例患者3天恢复,另一例5天恢复。

2 结果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占总发病率的99.5%,正常钾周期性麻痹占总发病率0.5%,低钾性周期麻痹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占总发病例的13.2%,女性患者占总发病患者的0.5%。低钾性周期性患者恢复较快,病程一般为1~3天,正常钾周期患者恢复较好慢,病程约3~5天。本组资料中约大部分患者是外地打工者,男性占绝大多数。一般在春、夏、秋交接,雨水较多时期发病较多。低钾性周期麻痹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3 讨论

周期性瘫痪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肌病,发作时多伴有血清钾含量的改变。肌无力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周,发作间期完全正常,根据发作时血清钾浓度,可分为低钾型、高钾型、正常钾型三类。临床上以低钾型者多见,其中部份病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功能衰竭和代谢性疾病,称为继发性周期性瘫痪。临床上以低钾型周期性瘫痪为常见,高钾型和正常钾型周期性病例极为罕见。周期性主要特点是发作性、对称性、淅进性肢体肌肉软瘫,近端重于远端,下肢重于上肢。可由下肢渐向上肢扩展,严重时可影响呼吸肌、心肌。一般不会出现感觉障碍。周期发病机制不明,可能和钾离子的细胞内转移或稀释有关。一般认为疲劳、饱食、寒冷、酗酒和精神刺激等是常见诱因[1],对于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可能本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本组资料研究发现,发病者绝大部份是外来的年青男性,极少本地患者,而且发病极高的是在春夏及夏秋交接时发病较多,这时期是南方雨水较多的季节,发病明显增多。其原因不明。可能雨季外来工的经济收入受到影响,同时阴雨绵绵,易至情绪抑郁,心理压力增大,导致机体内环境失平衡、免疫功能紊乱等有一定关系。地理环境改变是本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致于地理环境改变与诱发本病内在联系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2]。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现已成为周期性一个诱发因素,值得引起注意。

甲亢合并周期性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认为与钾离子在细胞内外的波动使血清钾浓度改变有关,甲亢合并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多认为与甲亢加快糖的代谢,加重钾离子细胞内转运有关[3]。目前甲亢合并周期性病例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其原因不明,可能与目前植物种植与动物喂养增加了含有激素成份的肥料和饲料有关,人们吃了含激素成份的植物和肉食,使甲状腺病变的患者增多有关,此点值得临床工作者和食品卫生监管机构的重视,做好食物卫生监管和这方面疾病的预防。正常钾周期性麻痹病例少见,但本病易误诊,应值得我们临床医生的注意。

参考文献

[1]吴江.神经病学//张成.周期性瘫痪.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46-349.

[2]吕宝成.中国综合医学//王艾,刘吉煌.外地民工周期性麻痹28例临床分析. 1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484.

[3]匡培根.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治疗学//田慧.甲状腺疾病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治疗. 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24-1227.

上一篇:软通道微创介入新技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25... 下一篇:消痔灵注射液治疗内痔附100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