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知识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生成

时间:2022-06-01 04:21:03

教师教学知识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生成

摘要:教师专业成长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教师知识的发展和构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知识及教师将面临新的挑战。主要探讨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知识以及如何发展教学知识,并提出一些提高教师教学知识的策略。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教师;教学知识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概念及本质

教师的专业成长反映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通过自身的积累和反思,逐渐从不成熟成长为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过程,是指教师在专业生活过程中,其内在的知识和技能不断丰富的过程。可以说,教师专业成长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教师知识的生成。

何菊玲教授指出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在与儿童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教育智慧的过程。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智慧得以生成,教师的教学知识被不断地重建和构造。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根据自己已有的理解对知识进行选择、组织和传递,同时教师们也在制造情境,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生成自身的教学知识。

二、教学知识的概念

我国的学者范良火是第一个把“教学知识”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并进行研究的。他的专著《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被作为“教学知识”学术概念化的起点。笔者理解的教学知识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到已有的理论性知识和在教学过程中发展起来实践性知识的总体。

(一)理论性教学知识

理论性教学知识实质是教学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这里分为低层次的理论性教学知识和高层次的理论性教学知识。低层次的理论性教学知识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处于高层的理论性教学知识是解决“为什么”问题的知识。可以说,不论研究者和教师本身是否意识到,教师的教学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教学知识在教师的知识体系中处于最核心的位置,这种知识与其他知识不同,保持着自身独有的一种特性。

(二)实践性教学知识

当我们回到教育本身,就会看到,教育是教师与儿童相处的一种具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在具体情境中不断进行的。同时,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教育智慧具有实践的品性。有学者指出因为教师无法复制理论知识于实际教学情境之中,所以教师在教学时所运用的知识能使教师周旋于复杂的教学中,能有效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种知识叫做实践性教学知识。它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或者说是课堂情境知识及其相关知识在实践工作中的表现。

三、如何发展教师的教学知识

(一)促进理论性教学知识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有关学术研究表明,教学活动拥有自己的情境性,可以说,并不存在通用的对任何教学情境都有效用的教学知识。而我们传统的将各种知识简单相加在一起的教学知识观恰恰闯入了这样的误区。如何发展教师的教学知识,笔者认为心该摒弃分割、零碎的知识堆砌,认真分析教师教学知识所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构建合理化地的教学知识结构,从而能推动教师更好地提升自身知识素养、改善教学工作,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最终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

(二)促进实践性教学知识的发展

1.教师积极参与教师间的交流。可以说,制约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形成发展的个人因素主要在于其不愿意和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而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的形成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与同伴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师人际关系的互动、想法见解的碰撞等等都对其个人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帮助。因此,建议教师可以适当的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间的交流沟通,和同事或其他同龄人分享自己的心得或听取他人的意见,在交流中生成新的想法,从而更好地变革自己的教学实践,发展自己的个人实践性知识。

2.教师增强自我反思的意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情境性、独特性,使其包含了太多的不确定和难以预测性,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经验,避免盲目、机械及未经审视的行为和反应,从而形成自己对实践的正确判断。笔者认为,教师的个人实践性知识正是来源于这种对教学、对经验的自我反思。通常,教师具有一定的反思意识,但其反思只是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没有从多方面进行深度反思。

3.教学本身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广泛的对话和互动,教师的教学知识也是异常复杂的,他们的知识结构并不能严格划分为具体的几个方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各种知识之间必定要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当一名教师拥有满足其工作所需的教学知识并能够运用到教学活动实践时,才可以说教师获得了专业发展,实现了专业成长。

上一篇:浅谈将幽默融入政治课堂的几点尝试 下一篇:尽心尽力营造健康和谐的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