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抗体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时间:2022-05-31 09:34:42

支原体抗体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摘要】 目的:研究支原体抗体检测小儿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结果。结果:在847份样本中,共有253例样本检测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阳性率29.87%;其中男童肺炎支原体阳性检测率32.74%,女童肺炎支原体阳性检测率26.5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组中,3~6岁组阳性率最高为37.99%,3个月~1岁组阳性率最低为13.95%,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支原体抗体; 小儿呼吸道感染; 被动凝集法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感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因,其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长且潜伏期即具有传染性[1]。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而无明显特征性,首先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进而下行引起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感染症状轻重不一,并易伴发肺外组织器官病变[2-3],如心肌炎、心包炎、脑炎、皮疹等。且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往往发病急、病情严重,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为主,可导致死亡。肺炎支原体感染易于细菌性、病毒性肺炎相混淆[4],若检测不及时,容易导致延误治疗,造成不良结局。因此,准确及时的检测方法对于临床实践中的诊断与治疗相当重要。笔者对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的患儿血清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阳性结果与患儿的性别、年龄进行比较,拟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847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男452例,女395例,年龄3个月~1岁43例,1~3岁287例,3~6岁308例,6~9岁121例,9~14岁88例,平均年龄(5.7±2.1)岁。所有患儿均有呼吸道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和咽痛等症状。

1.2 方法 采取患儿静脉血2 ml,1 h内送至实验室,离心分离血清。注意患儿的血清应清亮、无溶血和脂浊。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赛乐迪亚-麦可II试剂盒,即用被动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具体操作严格遵照试剂盒说明书执行。

1.3 结果判定 以血清稀释度1:10 240为终点,1:80为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在受检的847份血清样本中,检测出肺炎支原体阳性数253例,阳性率29.87%。

2.2 性别差异在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结果 男性检测样本452例,阳性样本148例,阳性率32.74%;女性检测样本395例,阳性样本105例,阳性率26.5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年龄差异在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结果 将总数为847份,年龄跨度在3个月~14岁的样本分为五组。其中3个月~1岁为第一组,共43例,阳性样本6例,阳性率13.95%;1~3岁为第二组,共287例,阳性样本82例,阳性率28.57%;3~6岁为第三组,共308例,阳性样本117例,阳性率37.99%;6~9岁为第四组,共121例,阳性样本31例,阳性率25.62%;9~14岁为第五组,共88例,阳性样本17例,阳性率19.32%,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小儿因为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全[5],所以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于成年人,其临床症状(咽痛、咳嗽、发热等)严重的影响着患儿的生活质量[6]。正常人和动物的呼吸道黏膜表面长期寄居着多种支原体,当人体局部免疫力下降时这些支原体即可致病。肺炎支原体是下呼吸道重要的致病性支原体,主要引起间质性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其引起的人类支原体肺炎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50%左右。

肺炎支原体(MP)通过飞沫传播,在人群中具有普遍易感性,其中又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有关文献显示,MP感染有明显的流行年与非流行年的传染病特点,其每隔3~8年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一次流行高峰[7]。本组资料显示MP的传播具有年龄的差异,但无明显的性别差异,这与文献资料的结果一致[8]。

肺炎支原体主要引起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也有作用。此外,肺炎支原体与人类心、肺、脑和肾等组织细胞具有共同抗原,可引起II型超敏反应,造成心肌炎、肾炎、脑膜炎等疾病。当肺炎支原体抗体IgG与相应抗原组成免疫复合物,又可引起III型超敏反应。这也是肺炎支原体引起严重肺外组织疾病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继病毒、细菌感染后的第三位的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因,症状表现不具有较高的特征性但易伴发肺外组织或器官病变,因此,早期及时准确地诊断对于MP的感染具有重要意义。MP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可用被动颗粒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或做冷凝集实验,PCR法、培养法检测患儿咽拭子标本肺炎支原体[9]。培养法与PCR技术准确度很高,但是由于培养要求高、周期长(2~3周),PCR技术则受限于设备以及操作要求而不被很多医院采用。而被动颗粒凝集法以其价廉、快速、便捷、准确度较高等优点受到众多医院的青睐,近年来,又出现了多种抗体联合检测的方法以提高肺炎支原体抗体的准确率[10]。

本次实验运用被动颗粒凝集法,对儿童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笔者发现大于3岁的儿童对MP的感染率较高,而小于一岁的儿童感染率较低,这与所得文献资料一致[11-13]。这可能是由于1岁以内婴幼儿虽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但由于自身活动受限,与外界接触机会少,而且新生儿容易受到家长的保护,这也使得其暴露于MP的机会下降,而大于3岁的儿童与外界接触较多,暴露于MP的机会多且该年龄段儿童多群体活动并且清洁保护工作做的不够,易发生交叉感染有关。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2~3周的潜伏期,此期虽然感染症状不显著,但此时的患者或带菌者已具有传染性,因此,学校内较易发生流行性爆发,这一点也是值得引起广大关注的,幼儿园要注意清洁工作,预防出现疾病的流行。同时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也注意到春冬季节,发病的患儿数较多,提示其发病可能与季节有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应用被动凝集法作为临床常规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查项目,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及时开始治疗并有效隔离患儿,是预防并防止儿童间交叉感染的有效手段及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苏文,胡爱霞,徐辉浦,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测分析[J].中华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6(6):853-855.

[2]刘基铎,陈少艳,肖明锋,等.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及实验室结果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9):148.

[3]董燕芬.肺炎支原体检测机临床应用进展[J].国际医学检验杂志,2010,31(3):269-270.

[4]周金德.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抗体的检测[J].中外医疗,2012,31(1):68-70.

[5]莫翔,余尚扬.应用ROC曲线分析颗粒凝集法检测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在近期感染中的效价水平[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1):1669-1670.

[6]孔东辉,贾芳岩,邓芳,等.MP-IgM、CRP、Mon、Hct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202,241.

[7]许蔓春.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特点和临床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10):2082-2083,2087.

[8]黄伟.小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370-371.

[9]柳文菊.小儿呼吸道感染不同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结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22):116-117.

[10]唐素金.小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0,4(5):64.

[11]刘剑荣,张勇,陈玲.小儿肺炎1224例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54-55.

[12]巫翠云.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分析[J].海南医学,2010,21(22):44-45.

[13]徐培林.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及RSV抗体检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6):25-26.

(收稿日期:2013-03-29) (本文编辑:连胜利)

上一篇:高低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 下一篇: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喉罩通气行腹腔镜手术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