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例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及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10 04:47:25

118例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及临床分析

【摘 要】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结果在临床上的使用价值。方法 挑选我科118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支原体组,每周检测该组患者支原体抗体;在我科选取患有其他类型肺炎的患者118例,作为对照组,每周检测患者的肺炎支原体抗体,将每周所得结果与支原体组进行对比。结果 支原体组发病三周的支原体抗体阳性人数分别为64、46、8例;对照组每一周的阳性患者分别为18、12、0,与支原体组的患者对比具有意义,P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抗体;肺炎支原体; 诊断与治疗

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能独立存活的最小微生物,常可导致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炎,隐匿性强,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征性[1],不易诊断,现已发现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为一种重要依据,本次研究通过相应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检查患者体内的支原体抗体,了解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在对肺炎的诊断及治疗上的临床价值,现将本次研究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随机于2010年3月-2013年5月在我科选取支原体肺炎患儿共118例,并作为支原体组,所有患者经过连续三周严格检测均发现支原体抗体阳性,其中男55例,女63例,年龄9月-12岁,平均年龄为 (6±0.8)岁;在本科室选取118例由其他物质感染所致的支气管肺炎,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6例,女62例,年龄1岁-11岁,平均年龄为(6.4±1.2)岁。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信息进行对比可发现其差异利用统计学进行分析无意义,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此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采用由德国赛润维润制造的试剂盒[2],对2010年3月-2013年5月这一段时间内入住我科的患者进行支原体肺炎抗体检测,采取每周一次连续三周检测的方法,检测的物质为IgG、IgM的量,通过患者的检测结果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即若为阳性患者及时对患者使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3];收集本科室内由其他物质感染所致的肺炎患者118例,列为对照组,采用同一试剂盒、同一方法对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每周检测一次,连续检测三周,并将所得结果分别与支原体组的每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的差异,并得出结论。

1.3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是SAS18.0统计处理软件,通过此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X2检验的方式对结果进行分析,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定为P

2 结果

支原体肺炎的确诊有赖于对患者的支原体抗体检测,检测并记录试验结果,其中试验结果中支原体组的第一、二、三周的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4.2%、39.0%、6.8%,相比于对照组的15.3%、10.2%、0,对照组显著降低,具有意义,P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肺部情况在最近几年有上升趋势[4],感染情况越来越不典型,临床症状发展较慢,病人多出现头痛、倦怠、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而不被人们发现及重视,容易造成漏诊,当患者肺炎未经过明确诊断便胡乱使用抗生素,易引起患者抵抗力下降,易受到其他病菌的感染,产生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提高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率会帮助医务人员更好的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采用冷凝集试验检测肺炎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其阳性结果可解释为约50%的情况下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此方法缺点明显,周期长,敏感性差,血清学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而本次研究中采用的试剂盒更加方便、迅速。单纯对一种抗体检测其特异性较低,不能完全正确的诊断为支原体感染所致的肺炎,因此本次研究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采用的试剂盒迅速而快捷的对MP―IgM以及MP―IgG两种抗体进行检测,MP―lgM在诊断支原体感染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MP―IgM在支原体感染机体时最早1至2天便可出现,持续时间长,由于MP―IgM的早期出现,通过对其检测可明确诊断为患者急性支原体感染或早期的感染;在有些情况下,支原体的急性感染并不能引起患者体内MP―IgM的急剧显著升高,此时则需要对患者体内的MP―IgG进行检测,一般情况MP―IgG出现阳性说明患者受到支原体感染已有一段时间,可说明长时间内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因此,在对长期支原体感染的检测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检测我科患有其他感染病原菌的118肺炎患者,检测患者体内的肺炎支原体抗体,三周阳性率分别为15.3%、10.2%和0,与支原体组的54.2%、39.0%、6.8%相比,差异显著,意义明确,P

综上所述,支原体抗体在小儿肺炎诊断中有意义,在病程1周后及时检查支原体抗体,以上临床诊疗过程能够显著提高支原体肺炎的诊断率,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卢玉振.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 36(9):958―959.

[2]任力群,资捷,林立鹏.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IgM、IgG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热带医学,2009,9(4):724.

[3]杨晓梅,赵缜,谢新华,赵建琴.上海市莘庄地区不同年龄组段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1):132.―1322.

[4]王云峰,周忠蜀.肺炎支原体抗体IgM 高滴度阳性的临床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O09, 24(4):285―287.

作者简介

范兴晏(1978-),男,汉族,贵州省瓮安县人,学士,内科住院医师,主要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

李建(1975-),男,汉族,贵州省瓮安县人,学士,内科住院医师,主要从事内科临床工作。

上一篇:大闸蟹怎么吃味道最鲜美 下一篇:基于安然事件的审计独立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