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精巧”

时间:2022-05-31 08:49:47

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精巧”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科学高效地布置数学作业,对巩固数学知识,强化教学效果,促进知识吸收,都会起到较大的功效,有时候所发挥的作用是事半功倍的。下面,就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精巧”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点接点”

在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与当天或者这一时期的数学知识点相结合,尤其是当天知识的消化,更是至关重要,切近而且与课堂学习内容相符的课后作业,将有效地巩固当天所学的数学知识点,引领学生一步步夯实数学知识基础。例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这一知识点时,主要是要求对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征和特点要熟记于心,尤其是它们的高,更是要准确地指出来。那么,在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的时候,练习题一定要实施“点对点”,即所练习的习题要把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涵盖起来,尤其是圆柱和圆锥的高,更是要在习题中体现出来。这就是“点对点”作业设计的精妙和精巧之处,通过这种及时、切合的巩固,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目的。

二、作业内容布置实行“面对面”

这是一种知识“阶梯式”的布置作业方法,就是指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如果要融入教学思想的话,那么就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和布置作业的时候,千千万万不能整齐划一地去一视同仁,而是要“精巧”地加以区分。然后,在分层面加以布置,依据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班级中数学成绩的优等生;第二个层面则是班级中数学成绩处于中游的中等生;第三个层面是后进部队,即班级中数学成绩的后进生。那么,在面对这三个层面的学生们时,必须要针对同一个知识点实施以不同难易度的练习题。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这一章节时,就要布置不同难度的练习题。针对后进生的练习题是:花坛的半径为5米,请计算出该花坛的面积;针对中等生的练习题为:某小区中花坛的周长为314米,请依据周长计算出花坛的面积;针对优等生的练习题则改变为:有一只山羊被主人用5米长是绳子拴在了木桩上,木桩的位置恰恰处于草原的中间,请问山羊可以吃到多大面积的草(园的面积)。这种难易有差别的课外作业效果尤为明显,反之一样的作业内容,一样的练习题,一样的作业要求,只能让差生越来越差,优等生又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不到有效发展,所以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正视学生间的差异,在作业布置上采取“因材施教”和“阶梯式、面对面”的模式,让学生们愉快地完成自己的数学作业。

三、课后学习互助采取“手牵手”

这里所说的“手牵手”主要是指学习小组的互动,既包括课堂上,教师传授完知识之后的课堂互动小组学习,也包括课后学习小组之间的互动学习。例如,在学习《万以上数字的读法》这一章节的时候,学生们就要通过小组互动学习的方式,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首先,要做好数字的书写,即万以上数字的书写;其次,要做好适当的剖析,比如十万里面有( )个一万,一百万里面有( )个十万,一千万里有( )个一百万,等等,都要在小组互动的时候一一解读;第三,要融入算盘这一教学用具,做好万以上数字的拼读,比如二十八万、三十三万、七十六万、一百三十二万等数字,有的小组成员做以宣读,有的则是要算盘上把数字打出来,还有的成员则是面对算盘上的数字予以拼读。同理可证,很多小学数学知识都可以通过这种学习互动的方式去有效地、愉悦地完成家庭作业。

四、数学作业批阅推行“心连心”

有的人会认为作业批阅与数学布置及精巧设计毫无关系,其实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看法,原因是,批阅数学作业将起到三点效用:第一个方面,通过作业的批阅,教师与学生之间诚挚的沟通,可以提振学生的学习信心,优等生在批阅后得到充分的认可之后,学习信心得到提升,后进生也是在批阅鼓励之后,对学习没有失去信心;第二个方面,通过数学作业的批阅,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及时改正错误;第三个方面,通过数学作业的批阅,其实也是对作业的第二次布置,教师通过批阅、批改作业及时了解到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情况,然后再依据这第一手材料,适时调整,再次布置作业,从而实现知识的高效巩固,数学作业的布置设计“精巧”。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教材课本知识这一有限的层面上,而是要让学生多多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即可以通过把学生引向课外的方式,去拓宽知识来源,给课堂注入新鲜活力,比如在学习统计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做一些课后作业的布置:(1)对学生们发问:你平时在家锻炼身体吗?请你选择一项活动,具体做一做,记录一分钟内的次数(拍球、跳绳、跑步),或者在学习方面记录写字、阅读、口算等,也可以邀请家庭成员参加,然后对他们每一个人的活动数据做以记录和统计。(2)了解家庭成员在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情。正好借上一组中家庭成员的活动兴致,对他们这一组的活动数据加以统计。学生经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计算比较、分析概括,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而且富有生活的时代气息。就是要通过教师对作业的“精巧”批阅和生活实践作业的布置,实现教师与学生们之间的“心连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里完成数学作业。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课堂教育教学,也不能忽略课后作业的精巧设计,必须要把握好巩固教学成果和科学实施减负两条线,把学生从过多过滥的作业中解脱出来,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能力思维在作业中发展,活泼愉快地完成数学作业,完成数学作业“精巧”设计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沾化县富国街道城南小学)

上一篇: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下一篇:小学劳动与技术学习素材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