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卫生工作思考

时间:2022-05-31 07:53:22

农村卫生工作思考

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现人人公平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目标,是各级党委、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根据自己分管卫生工作所掌握的情况,对目前我区农村卫生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形成一些初步的思考和建议。

一、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以来,我区以满足农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重点,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机构建设,全区基本建立起以区直医疗单位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网络。

1.机构和人员

全区农村设置中心卫生院9个,乡镇卫生院17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编制床位406张,实有床位195张;村级卫生所409个,村级第二卫生所143个、个体诊所102个。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卫生人员548人,按学历结构分大学13人、大专182人、中专301人、高中以下52人,中专以下占64%;按职称结构分高职6人、中职103人、初职329人、无职称96人,初职以下占78%。村医633人,大专以上学历仅8人,50%没有取得中专水平证书。

2.设施设备

乡镇卫生院现有房屋面积24351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18924平方米。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农村卫生建设项目、乡镇卫生院国债建设项目和宣明会资金项目,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卫生院普遍装备有B超、生化分析仪、Ⅹ光机、心电图等常规医疗设备。91.2%的村卫生室达到规范化标准,做到五室分设(观察室、治疗室、诊断室、药房、防保室),主要设备有诊断床、观察床、资料柜、药品柜、站式紫外线消毒灯、体重秤、高压消毒锅、听诊器、血压计等。

3.医疗服务

以2010年为例,全区26所中心、乡镇卫生院,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计年门诊56233人次,业务总收入157.6万元,其中门诊收入125.1万元、住院收入32.5万元,平均每门急诊人次收费22.25元;年住院治疗病人389例、住院病人手术41例,病床使用率45%,出院者平均住院7天,每床与每日门急诊次之比为18%。村卫生所及农村个体诊所年门诊约300多万人次,业务收入约900多万元。预防接种58319针次,计划免疫七苗覆盖率达98%以上。可以说农村各级医疗机构在方便群众就医,农村常见病、季节病诊治及预防、保健、卫生宣传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普遍存在

1.看病不方便

尽管我区建立了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但基础十分薄弱,乡镇卫生院发展滞后,卫生服务功能低下,不能满足农民就医需求,农民反映看病路程较远;有部分农民表示生病不愿意到村卫生室就诊,而是舍近求远到乡镇卫生院或市、区医院就诊。病情稍重一点,有多数选择进城求医,这不仅导致农民看病难,而且加重了农民看病负担。据调查,农民到市内医院就医,仅交通费、生活费一次就要多支出50元以上,住院费用也相应增加。

2.看病费用高

多数农民表示医疗费用过高。农村群众常这样感慨,“现在干什么事情都敢想,就是不敢想生病”。进一次医院一个普通感冒,至少要50-80元。输一次液吊两瓶,一组能量,一组消炎针,成本只需7至10元,医院要收45至150元。药品从出厂到患者手中,价格平均翻了几番,新药特药价格尤其昂贵,医院处方用药价格比药店要贵40%以上。同时,医生在给患者治病时,往往存在开大方、开重方、开新药的现象,甚至多开不少辅助药品。农民得了病进不起医院,看不起病,医疗费用支出已成为农村家庭支出的重要方面。

3.看大病难

一方面,到大医院看病难。大病一般需要到大医院治疗,但到大医院看病的患者多,挂号难,有时当天还难挂上专家号,排队等候时间长。另一方面,看大病费用高,治疗大病、重病是以高昂的医疗费用为代价的。

4.报销比例低

多数农民对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表示赞同,认为“花这点小钱买个平安”值得,中央对农村的政策是越来越好。但同时,多数人认为新农合报销比例低。群众平时生病一般看门诊,但门诊费用报销较少,补贴不了多少,看病还是靠自己出钱。今年我区调整了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虽然在乡镇卫生院住院的报销比例调高了,但由于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和水平有限,群众不愿在乡镇卫生院住院,还是享受不到这个优惠政策。

三、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

1.农村医疗设施陈旧、设备老化

虽然卫生院普遍配备有放射、B超、分析等设备,但大多购置比较早,设备档次低,老化严重,检查检测准确率不高。目前,除9个中心卫生院外,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仅能提供基本门诊医疗服务。近几年虽然加大了对村卫生室的建设力度,但总体说来村卫生室基础设施条件差、服务落后。大多数名为村办卫生室,实则由村医私人经营。诊疗手段仍然落后,投入严重不足与群众医疗需求不相适应。

2.医疗卫生人才缺乏、流失严重

乡镇卫生院一方面存在人员偏多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存在技术人才紧缺的问题。目前,全区乡镇卫生院有执业资格的仅238人,占职工总数的43%。村医中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只占8%,中专以上学历仅75%。这些乡村医生大部分是没有受过较高或正规的医学教育,技术水平普遍较为落后,年龄断层、老化。由于待遇低、条件差,一方面,应届毕业生不愿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另一方面业务骨干外流严重。

四、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深化农村医疗卫生改革

一是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内部改革,实行乡镇卫生院综合目标考核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大力推行全员聘用制,改革分配制度。二是村卫生室建设。按照“统筹兼顾、方便就医”的原则,合理布局村级卫生机构。坚持集体举办、个人承办、村医联办村级卫生室,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村卫生室建设。继续完善、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强化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指导与监管作用,提高乡村卫生机构的综合服务水平。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所需的药品,全部由政府定价,集体招标,卫生局成立配送中心,统一配送,做到药真价实,让农村农民用上平价药、放心药。

2.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

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按照国家相关政策逐步增加农村卫生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力争通过3-5年卫生支出达到同期财政支出的8%。另一方面,国家和省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将农村卫生事业纳入政府保障范畴,重点保障农村预防保健、卫生监督、卫生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加快改变当前农村卫生的状况。

3.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

人才是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人事、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制定农村卫生人才培训规划,加快培养面向农村的公共卫生、中医中药、全科医学人才。制订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本科以上毕业生和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继续实施城区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制度。要加快乡镇卫技人员结构调整,对非卫技人员严格控制比例并有计划清退。

4.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制度建设

要按照城乡居民享受同等医疗保障政策的要求,根据财政实力,逐步提高合作医疗资金筹集标准,提高大病住院补偿标准,降低大病住院补偿起付线,扩大特殊病种范围,进一步减轻农民看大病的负担,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要大力提高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水平。民政部门要研究解决救助审批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改革救助审批手续,将事后救助改为事前和事中救助,逐步放宽救助条件,扩大大病救助病种,提高救助标准,多渠道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

5.强化监管,遏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督促检查,加强医药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严格医疗收费价格和收费公开制度,下大力解决大处方、重复用药、重复检查等乱收费行为,减轻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要实施医药分离,彻底改变“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切断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及医生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关系。工商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过程中收受红包、回扣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行业不正之风,营造良好的看病就医环境,维护医药市场的秩序。

上一篇:农业自然灾难及影响 下一篇:会计信息质量状况及增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