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时间:2022-05-31 06:17:31

试议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我在历年来的高一地理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初中地理的知识严重缺乏是高中地理入门的最大困难。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也不够扎实。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的要求明显不同,高中地理与其它科目一样既属会考科目,也属高考科目,难度上的跨度很大,与初中地理知识联系又十分密切。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遇到与初中知识相联系的地方,往往经常“卡壳”,特别是学生在地图知识方面的匮乏,更是严重地影响着高中地理的正常教学。因此,有必要做好初中与高中知识的衔接、过渡工作。

以下是如何做好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衔接工作的几点想法:

一、教学方法的过渡

初中地理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地理做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的采用讲解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教学工作,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通览教材、大纲

今年的高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地理教学大纲》的要求不同。因此,高一地理教师要了解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学生学情和学科特点,并采取有效措施搞好衔接工作,保证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2、进行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计划

⑴调查了解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情况

可采取课堂提问、新生座谈、问卷调查或进行针对性测验等方式进行。要及时将所掌握的学生情况综合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地理素质、成绩档案。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要记录下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才能对以后教学的深度、广度处理做到应付自如。

⑵研究课标教材的变化,明确学习的目标

近几年初中地理的教材变化较大、版本多(主要有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等),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调整,在教学前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作适当的记录。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后,结合高中教材的教学内容,确立复习的起点和重点。

3、精心设计教学衔接内容,重点突出必备知识

⑴根据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重点复习内容。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的情况,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下功夫彻底解决,高中教材中将要涉及的内容重点复习。例如:很多新生对《地球和地图》内容掌握不牢,一些概念混淆不清,这些重点问题,要彻底解决,特别是经纬度知识。又如:区域地理图普遍掌握不好,一方面在学生的头脑中没有形成空间概念,学生拿到一幅地图,不知道这是地球上的哪个地方或者说这幅图是用来干什么的,也不能很好地理解、灵活地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在班上挂两幅地图(中国与世界政区)。在进行知识衔接时,把重点放在图上,用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会用图来分析和推理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用图能力。

⑵对容易忽视和薄弱问题应及时弥补

第一,对于初中区域地理,高中讲到就感到突然和陌生,这些知识应在学习中注意弥补。可根据高中教学需要,适当拓宽世界大洲、国家和中国的区域地理知识。

第二,有关较高要求的计算(如地方时、区时、日期、气温、经度10实地距离的计算等),在初中不做要求,但在高中习题中常常接触到,这些内容要适当加深一些。

第三,利用初、高中知识的内在联系,适当地拓宽延伸一些概念和规律;对于初中和高中知识有冲突的地方,应以高中地理知识为主,如气候类型的分类、特点、分布规律、成因等。

4、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应自高一始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年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读图习惯、书写规范等的教育。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种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二、学习方法的过渡

1、注重学法引导,减轻学习负担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学习知识喜欢死记硬背,不注重理解、分析、推理和归纳。进入高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都有所增强。高中教材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在问题的设计上和知识的传授上与初中都有很大的区别,如:初中教材在介绍气候知识时,只要求掌握其最主要的分布地区;而高中教材对这部分内容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根据文字描述或气候表格或降水柱状图等相关气候资料,分析、判断和推理是什么气候类型、如何形成、怎样分布等一系列问题。所有这些,如果教师对学生不进行正确的引导,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会明显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特别是刚进入高中不久的学生,他们对于地理的学习,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如果此时能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进行适当的点拨,他们将很快地适应高中知识的学习,并可能会受益终生。

2、倡导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首先,新的地理学习理念要求地理课程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应强调理解的质而不是信息的量,要改变“师讲生受”的传统方法,倡导交互式的学习方式;要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要倡导学生之间为促进学习而进行的各种讨论,改变过分注重记忆、被动模仿的学习倾向,把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其次,新的地理学习理念要求地理课程的教学应该注重演绎与归纳的结合、知识传播与获得知识过程的统一;尽量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论证与抽象;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并得出结论,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各层次的地理知识,同时获得广泛的地理活动经验。

3、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地理课程目标的开放性体现在以下方面:不再以掌握知识为唯一目标,更强调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即明确“教学性目标”,更重视“表现性目标”。开放的社会、开放的课程,已经使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从过去的静态变为动态,学习状态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源泉从“单一课本”变为“多种渠道”,知识视野从狭窄变为开阔。开放的地理课程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灵感和灵气,激发了创新的冲动和欲望,使地理知识变得那么有趣而不再令人生厌,地理重归生活而不再那么遥远。在开放学习过程中,学生思想活跃、思路开阔,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批判思维等得到充分舒展,创新性成果不断涌现。开放式地理课程的实施是地理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有的教师习惯了以往的课程模式,总感到“如今的课程无章可循”。有的教师意识到开放式地理课程对学生发展非常有利,但不知怎么把握。开放式地理课程要靠技术层面的支撑,教师不能满足于“三板”(板书、板画、板图),而要努力学习与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术等等。

总之,高一是初高中过渡的关键时期,学生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时期教师的引导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高一的地理教师要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同时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的学习特点,这样才能顺利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

上一篇:浅谈在英语课堂上应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下一篇:在思想品德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