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阶段初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衔接

时间:2022-07-03 12:26:06

不同阶段初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衔接

学生初高中地理学习是不连续的,绝大多数初中在八年级参加结业考试,地理学习时间主要集中在七、八年级。之后由于中考不考地理,学生中断了地理学习,到了高一又要重新学习地理,文理科分科前,基本不涉及教材内容的衔接问题,即使有一些,影响也不大,花费一两节课就能解决。到了文科班,初中地理内容因列入了考纲,就变得格外重要了,于是将近半个学期要重新学习初中地理,并且要与高中地理内容结合起来。高三备考复习,又要立足区域强调分析能力,仍然在考虑初高中内容在高考中的“对接”问题。可以说,地理学科初高中内容的衔接,并不是在高一伊始就可以完成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需要解决的任务不同,内容有差异,能力培养上也要体现循序渐进,逐步升级。

一、开学第一课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分析

开学第一课,我都要问问学生初中地理学习的感受与经验。呈现的问题主要有:①初中地理只是结业考试,不参加中考,上课时间常被主科挤占;②多数学校缺少地理专职教师,基本上都是兼职教学,上课只是读读书,钩钩书;③平时没什么练习,也不留作业;④考试对成绩没有要求,主要是考前背书。

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高中地理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作为文科的高考学科,地位已经变化;初中地理不参加中考,是影响教与学的核心因素,是导致学生基础薄弱的主要原因;多数学生对地理缺少认识,在心理上有一些畏惧,担心自己学不好、学不会。因此,学科教师要引起足够重视,针对以上问题要通过集体备课进行研讨,将改变学生观念认识作为主要矛盾,进一步规范地理课堂教学和作业预留与检查,保证课下学习时间。另外,还要在学法上给学生以引导,让他们消除畏难情绪,给他们信心,告诉他们只要认真学,按老师的要求去做,都能学好地理。

二、初中地理内容在高考中的地位

考纲中明确指出:“初、高中地理知识内容有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考试中会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知识的相关内容”。在地理课程标准将“认识区域差异,知道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作为“知识与技能”目标,在高中地理课程结构中,地理必修3鲜明地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分析高考地理命题,初中地理内容主要是提供区域分析的背景。

从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程文综卷看,初中地理内容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比较河南和黑龙江在人口与耕地面积上对粮食商品率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以中国地理省区概况为基础;以区域微观图为载体,考查学生依托图像信息对汉水谷地、黄淮平原两地形区的定位问题,这需要地图知识和头脑中储备的空间信息判断;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某点海拔与高差的计算与估算,是等高线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考查,是对初中内容的思维拔高;综合题及选修题考查中,都涉及区域地理要素的提取与分析,围绕区域问题探讨原因、区位因素、采取措施等,是“区域+综合”的定向考查。

三、解决初高中内容的衔接教学建议

1.在开学第一周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是一门有魅力的学科,它的意义在于给人一种地理视角、地理思维,用“地理眼”看世界你会升级认识,提高思辨能力,拥有批判精神。同时,地理是理科生的会考学科,是文科生的高考学科,是一个高中生学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不可偏废。其次,在教学内容上作一调整,考虑到“地球运动”部分需要初中地理内容作支撑,因此,要将“地球和地图”部分内容加入进来,然后由浅入深,有意识地消除学生在心理上的顾虑,变“惧难”为“兴趣”。

以地球和地图为例,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供学生探究:①描述地球的形状,简要分析其成因;②用示意图说明经度的分布特点;③描述西半球的经度范围;④用公式计算的方式来比较0°经线与0°纬线的长度;⑤为什么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刚好等于黄赤交角?⑥有人说中纬度就是温带的范围,是这样吗?⑦如何在球面上找到两点的劣弧长?⑧A地(50°N,110°W)在B地(40°S,90°E)的什么方向?明确判断的一般方法。⑨弄清以下概念:对跖点、示坡线、等高距、陡崖、凸坡、鞍部、集水线、分水岭。

2.在高二学习阶段

按照课程安排,高二阶段大约有半个学期的时间可以安排复习初中地理内容,与高一不同的是学习者全部是文科生,他们具有学习的渴望与要求,这一阶段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初高中内容衔接。需要注意:①在内容上,尽量与高中地理知识相结合,注意从整体上教会学生区域分析的方法;②在定位上,尽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问为什么;③在操作上,尽量让学生多体验地图,从图像类型的角度思考读图的方法、技巧;④在心理上,尽量照顾地理学科有薄弱的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以王树声地理工作室编写的《区域地理》衔接教材为例,谈一下使用意见。

(1)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发掘它的特色与长处,为我所用。

(2)结合手头资料进行二次备课,以问题为核心,活化思维。

(3)重视培养学生图像信息的获取能力,掌握图像判读方法。

(4)从最新模拟试卷中选取有代表的区域考查题目优化训练。

3.高三备考复习中

这期间,主要是巩固前面学习的成果,让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它们在高考中充当的角色,要研究本地区所使用的试卷类型,分析区域地理作为载体的功能及命题趋向。比如,新课程卷比较注重空间定位能力的考查。那么,我们在复习中就应该引起重视,比如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归纳空间定位的方法;又如,有的试卷对学生区域分析能力的考查要求高,我们就要注意结合必修3的理论,联系初中区域地理知识,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区域分析的方法。

后期衔接问题,能力要求最高,还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承受和承担。分享三点经验:①练得越多,不一定效果越好,思考尤显重要;②要经常给学生鼓气,有了信心,就有了状态,状态决定成绩;③让学生学会归纳、反思与总结,从错误中规范自己,减少失误就是进步。

上一篇:评点——将阅读摘抄的效用最大化 下一篇:高中化学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的“案例式”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