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因素

时间:2022-10-16 01:46:50

论影响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因素

摘 要:初进高中的学生很难进入高中物理的学习状态,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学习比较,并结合本人对部分高中学生的摸底调查,小结出几点影响初中和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因素。

关键词: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 初中物理 高中物理 解决问题

初中学生毕业后,升入高中学习,普遍感到物理难学,教师也感到难教。新课标下,这种问题显得更为突出。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及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如何衔接好初、高中物理教学,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将面临许多变化,受这些变化的影响,学生不能尽快地适应高中物理学习,不少初中物理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成绩大幅下降。基于这种现状,我决定研究一下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影响教学衔接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不同

1.初中物理研究的问题相对独立,高中物理则有一个个知识体系。如高中第一学期所学的《必修》,第一章:直线运动,第二章:相互作用,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这些内容就构成一个动力学体系。第一章从运动学的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找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规律。第二章讲述力的知识,为动力学奠定基础。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则从力学的角度进一步阐述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初中物理只介绍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高中物理则注重更深层次的研究。如物体的运动,初中只介绍到速度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高中对速度概念的描述更深,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改变必然有加速度,而加速度又有加速和减速之分。

3.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高中物理则注重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比定性分析要难,当然也更精确。如对于摩擦力,初中只讲增大和减少摩擦的方法,易理解。高中则要分析和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且静摩擦力的大小一般要由物体的状态来决定。

4.在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上,初中物理主要运用单纯的算术、代数方法,而高中物理常常用到函数、图象、矢量运算、极值等各种数学工具。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并不突出,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已经成为能否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至关重要手段了。特别应该指出的是,高中物理中的矢量概念和运算对初中学生来说是非常生疏和困难的。建立这个概念,掌握其运算需要一个过程。另外,还要考虑到个别数学工具的应用和学生实际掌握的数学知识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一事实。

5.高中物理还强调:(1)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就是要了解物理事件的发生过程,分清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物理量不变,哪些物理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针对两个以上的物理过程更应该分析清楚。若不分析清楚过程及物理量的变化,就容易出错;(2)注意运用图象:图象法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新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直观,对我们处理问题有很好的帮助;但是容易混淆。如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就容易混淆,同学们常感到头痛,其实只要分清楚纵坐标的物理量,结合运动学的变化规律,就比较容易掌握;(3)注意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培养:高中物理实验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它们对于我们学习知识和巩固知识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同学们要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切实做好学生实验,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注意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主观因素――学生必须面对转变的“槛”

初中学生毕业后,升入高中一年级学习,在初、高中两个阶段之间的物理学习中会出现脱节问题。根据上述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特点与初中物理的区别,经过分析,学生在主观上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适应初中的形象思维,高中的抽象思维需要一定时间。从人的认识过程来看,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是认识能力的一大飞跃。初中物理教学基本上是建立在形象思维基础上的,它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的实验为依据,从而使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获得知识。初中物理中的大多数问题看得见、摸得着。进入高中后,物理教学便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领域过渡。从目前的教材来看,这个台阶是较高的。

2.高中物理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初中物理通常是单因素的简单逻辑思维,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学习。而高中物理是多因素的复杂逻辑思维(包括判断、推理、假设、归纳、分析演绎等),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是可以比较快地适应,但是能力不足的学生就会处处碰壁。如有的初中生进入高一以后普遍不会解题,要么就乱套公式,瞎做一气。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较为复杂的逻辑思维能力。

3.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初中学生更多的习惯于由教师传授知识,较被动地接受教师教学和安排练习。而高中物理在相当程度上则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学习。此外,高中物理学习中的理解和记忆,越来越显得重要。许多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上的变化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杜海泉《初高中物理衔接的思考》.秭归一中教研期刊,百家讲坛,2013年,第五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 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上一篇: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活力 下一篇:东西方文化融合对英日双语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