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环境与人的性格

时间:2022-05-31 04:15:47

居住环境与人的性格

(1)细心的人往往会发现,南方姑娘和北方姑娘的性格有着明显的差别:南方姑娘往往温柔、活泼、精明、灵巧;北方姑娘常常大方、开朗、坚强、勤劳。这种性格上的差异,是和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的不同有关系的。南方气候温和湿润,溪流萦绕,泉水叮咚,在这种环境中陶冶出来的姑娘,自然温柔多情,感情细腻;北方气候干燥,平原宽广,高山大川,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姑娘,当然开朗大方。

(2)在茫茫草原上骑马奔驰的牧民,有着粗犷、强悍、豪迈的性格,他们的心胸就像广阔无垠的牧场,他们的笑声能传遍四方。蒙古青年、藏族牧民以及“哥萨克”的性格,都和他们所处的这种自然环境有关。

(3)在鸟语花香的亚热带森林里,生活着能歌善舞的傣族人,他们打着象脚鼓,吹着芦笙,谈吐温和,感情细腻,一个个像西双版纳那样美丽。傣族人的性格和那美丽的自然环境紧密相关。

(4)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地理气候条件对性格的形成有影响,特别是对同一地区、同一民族的共同性格特征影响较大。

(5)地理气候条件仅是环境中的一个要素,从个体性格形成的角度上看,一个人自幼生长的环境对他的性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潇湘馆里的林妹妹应算是南方闺秀,唱山歌的刘三姐也是南方姑娘,她俩的性格却截然不同。住在潇湘馆里的林妹妹只能哭哭啼啼哼着葬花词;在山川中荡舟的刘三姐却高唱曲曲“山歌”,把一个个秀才驳倒。倘若刘三姐自幼囚于潇湘馆,她纵有天才,怕也唱不出那些山歌。

(6)近来,儿童的居住条件对其性格发展的影响,已引起教育界的关注。有人发现,在城市单元楼里长大的少年,在性格上常常有孤僻的特点,他们不善于交际,有的还有自私的毛病。有人蒙地觉得,在四合院(大杂院)里成长的幼儿比囚于单元楼里的幼儿善于与人交往。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居住环境对儿童有哪些心理影响,怎样为儿童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7)现代高楼环境不但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代农村环境不同,和《四世同堂》里的小胡同环境不同,就是和当代的大杂院环境也不同。现代高楼环境具有封闭性的特点,是“万事不求人”的世界。高级住宅更是如此:冷热有自动空调,做饭有自动煤气灶或电饭锅,洗澡间独用,电视机只为主人表演。人与机器的交往多,人与人的交往少,同楼居住多年,素不相识,可谓“机机(收录机、电视机)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8)航天学家已经发现,宇航员在万籁俱寂的太空封闭系统里生活,会得一种“恐寂病”,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国外有人发现,行动不便的老人独囚于高楼之中,会心理变态。

(9)那么,已被囚于单元楼的家庭应当注意些什么呢?

(10)在单元楼里“受害”的主要是儿童和退休老人。儿童如果能上幼儿园,对他们的性格发展是有利的;不能上幼儿园,最好让他们多到楼下和同龄小朋友玩耍,到儿童游戏场所活动,到同楼的小朋友家里做客,加强人际交往,预防孤独。退休者囚于单元楼,往往会得一种“退休综合症”,因寂寞而恐慌、烦闷、易怒,并迅速衰老。有些地区办了老年人活动站,下下棋,听听书,这可以使老人得到“解放”,得到人际交往的机会,保持心理健康。总之,单元楼里的老人要找朋友,寻知音,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11)环境与心理的关系,不但是心理学家的研究课题,也应当是环境科学家研究的课题。应当开展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建立环境心理学体系,用以指导人类的环境建设,使人们生活得更好。

【阅读训练】

1.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

2.文章第(2)(3)两段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3.本文第(5)段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4.本文第(6)段中加点的词语“常常”不能去掉,为什么?

5.被囚于单元楼内的儿童和退休老人容易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针对这一情况,请你举出一些预防或解除的办法(文中所举的除外)。

(天津李志林拟题)

【参考答案】

1.居住环境影响人的性格。2.这两段文字的说明语言生动、形象。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第(2)段中将牧民的心胸比作“广阔无垠的牧场”,第(3)段中将傣族人的谈吐、感情比作“美丽的西双版纳”,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他们性格的形成都与居住的自然环境有关。3.举例子、作比较 以林妹妹和刘三姐同为南方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为例,进而比较说明地理气候条件仅是环境中的一个要素,并非决定因素,而个体的自由生长环境对他的性格形成才是决定性的因素。4.因为“常常”在文中起限制作用。在城市单元楼里长大的少年,在性格上不一定所有人都有孤僻的特点,只是大多数的少年具有这一性格特点,去掉后,说明的语言就不准确、不严密了。5.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答案不固定,只要合理即可。

上一篇:“梦”笔生花 神韵悠长 下一篇:月色清如水 情怀似酒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