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置管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31 04:15:28

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置管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对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6月间56例PICC置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管理。另选取2012年7月至12月间56例PICC置管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相关护理人员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对两组患者出现护理意外概率以及患者对相应护理满意程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PICC置管患者出现相关护理意外的概率较小,且对于护理满意程度更高,P

结论:为有效提高PICC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意外发生,对护理人员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加强患者的疾病治疗相关知识教育,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 PICC 置管病人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38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334-02

PICC置管患者在置管期间易出现相关并发症及护理意外。为有效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护理质量,对护理人员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有较好的临床意义[1]。本文就此对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置管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6月间56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年龄段在25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11.6)岁,男性29例,女性27例。另选取2012年7月至12月间56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年龄段在25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7±11.1)岁,男性30例,女性26例。两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而两组护理人员相同,护理人员20例,年龄段在21岁至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1±6.3)岁,均为女性。

1.2 方法。对对照组中护理人员进行采取常规管理,而对观察组中护理人员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即CQI)强调人人参与,人人有责,对于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并且进行积极地处理,保证工作中各个环节的完整实施,同时提高护理人员应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对两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出现护理意外(如局部感染、静脉炎、导管脱出、管腔回血、穿刺点出血以及导管堵塞)的概率以及患者对相应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分析。

1.3 数据处理。采取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数据采取例数(n)、百分数(%)以及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数据采取X2检验以及t检验。取95%为其可信区间,P

2 结果

由表1中数据可知,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出现相关护理意外的概率较小,P

3 讨论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即PICC)是指将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由患者的肘窝静脉沿其血管上行送入上腔静脉的方式之一,其操作较为简单、留置时间较长且维护简单,能够有效地减轻PICC置管患者的痛苦,但是患者易出现相关并发症,如局部感染、静脉炎、导管脱出等,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相应护理时应给予重视[2]。对护理人员采取持续质量改进,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护理人员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工作责任意识,从而改善护理质量。而由本次实验所得相关数据结果可以得知,相对于对PICC置管疾病相关护理人员采取常规管理,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管理使得出现相关护理意外的概率较小,且使得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程度更高[3]。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发生护理意外的概率与护理质量有一定的关系,在加强护理人员对于护理意外的原因及相应措施掌握的同时,应加强护理人员对于PICC置管技术的掌握。另一方面,应有意识的做好导管维护工作,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力度,从而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持续质量改进是以人为本的一种护理概念,首先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其中包括对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以及置管护理相关档案书写的培训等。在对患者进行培训过程中强调应严格按照相关护理规程进行操作,并且应加强对护理人员沟通能力的培训。第二,应定制PICC置管患者的相关护理质量控制内容流程,从而便于细节管理。第三,在对患者进行相应护理时应注重以人为本,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要求。若患者在置管期间出现意外,相关的护理人员应给予耐心的开导解释,使患者在了解发生意外原因的基础上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第四,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并且对患者的置管维护条件及重视情况进行一定的评估。告知患者及其家属PICC置管的方式、可行性以及可能会发生的相关并发症,从而使患者对于疾病相关治疗有一定的了解的同时配合相关护理工作,从而预防出现针眼出血以及手臂肿胀等情况发生。第五,对于留置导管时间较长的PICC置管患者应给予更为完善的护理指导,并且对患者的置管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护理意外的发生。

综上所述,为有效提高PICC置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护理质量,减少护理意外的发生,对护理人员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有针对性的提供个性化护理,加强患者的疾病治疗相关知识,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潘文敏.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维护门诊管理中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1):41-43

[2] 李春梅,焦月新,黄慧敏等.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5):33-34

[3] 林青,卢苇,邱艳容等.持续质量改进对护士掌握PICC维护知识的效果[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5):181-182

上一篇:尺背侧锁定钢板治疗die―punch骨折 下一篇:初中物理一定要注重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