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研教材,胜任引导学习的角色

时间:2022-05-31 11:13:42

钻研教材,胜任引导学习的角色

有一次,该教学伊索寓言《赫尔墨斯与雕像者》一课,我一看课文那么短,又是一则小故事,寓意也不难懂,草草看了教学参考书,往教案上抄了几个问题,就登上讲台开始讲课。在学生初读了课文之后,我便提出了一个问题:课文第一句写道“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赫尔墨斯怎样的性格特征?在片刻沉默之后,全班学生无不流露出困惑的神情,有的干脆把头埋得很低。看到这种状况,我急了,还有点生气,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出来,我只好把问题又重复一遍,用期盼的目光搜寻着大家。半晌,还是不见举手回答,我只好指名提问,结果,学生还是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最后,我没招了,只好自己把答案告诉了学生,以训斥的口吻说道:“这句话不是很明显地表现了赫尔墨斯狂妄自大的性格特点吗。”学生们还是一头雾水,茫然不知所以。一堂课就这样在“启而不发”的氛围中结束了。

课后,我认真地思考问题的所在,这肯定与草备课有关系,我的问题和答案都来源于参考书,而学生是没有参考书的。假如没有参考书,我怎样提问,怎样回答问题呢?而这第一个问题又是理解人物形象的关键所在,不能不提,我开始认真思考“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这句话。该怎样做学生才能品味出这句话体现了人物性格特点。我想课文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是说在赫尔墨斯看来,人间对他是否尊重,是毫无疑问的事,他要了解的是尊重的程度到底会有多深。学生只所以不理解这层意思,是因为没有把握住关键词“受到多大的尊重”。于是,我想如果把原句改成这样“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是否得到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把两句话一比较,学生自然就会比较出改变后的句子,意思是赫尔墨斯还不知道人间对他尊不尊重,心里没底,所以想到人间调查一下。而课文中原句的关键词“受到多大尊重”,是强调尊重的程度到底有多深。经过这么一比较,学生肯定就会理解课文第一句表现了赫尔墨斯妄自尊大的性格特点。我就按照这个思路,在我任教的另一个平行班上了这一课,结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篇课文的教学,使我再次清醒地认识到,一位教师,要想把课文上成功,必须认真独立地钻研教材,不能舍本逐末,不能把精力只用于阅读“教参”和各种名师教案上。不去独立地钻研课文,揣摩作者意图,没有对作品语言内涵的深刻理解,没有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独特感受,只是捧着“教参”和名师教案照本宣科,这大概是众多语文教师教学效率不高的症结所在。在我们积极倡导“校本教研”,强调有效备课,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率的今天,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做到独立认真地钻研教材就显得是多么的必要啊。

我们认真想想,优秀教师的经验无不证明,凡是优质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总是得益于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教学重点难点的准确把握,知识点和能力要点的落实到位;得益于课堂教学思路清晰,课堂问题设计精妙,教师课堂引领得法,教学环节安排科学,课堂教学密度合理。那些优秀教师们都能在课前认真地原汁原味地钻研教材,倾听文本,对教学内容烂熟于心,在课堂上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和学生相比,我们教师最先接触课文,是课文的首席读者。我们在课前认真地钻研课文,先获得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在课堂上才会与学生有共同的认知基础,相同的情感体验和共同的话语前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一段话“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总是随着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的持续展开而不断深入的,教学的效果主要是从“对话”的质量上反映出来的,也就是决定于对话是否有效地由浅入深地延续。而保证课堂对话质量的关键是教师的引领必须得法、到位。这就全靠教师对课文内容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和困惑有充分的预见,并考虑对策。这样说来,如果教师事先没有独立认真地钻研课文,没有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怎能引导学生披荆斩棘,到达心会神领的彼岸呢?

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凭借自己的生活阅历去研读课文,弄清文章究竟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从主体、结构、语言层面去了解作品的思想与构思。同时,我们还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按照学生的思维规律,阅读经验去进行阅读,预料学生在读课文时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来确定课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的点,考虑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案。

我们每一位教师如能坚持独立认真地钻研教材,对我们的成长势必有利。长时间的钻研学习能预防我们技能退化。特别是语文教学,它需要我们老师具有对语言文字材料快速感悟和深刻理解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需要我们在长期的独立钻研教材的时间中积累,提升。语文教学的过程,既是培养学生的过程,同时也是磨练老师,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认真钻研教材,是教师自我发展,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强调钻研教材,并不是要排斥教参和优秀教案的作用,而是要用之有度,用之有法。就像人走路,走得特别艰难时,拄一拄棍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要让这根棍剥夺了我们独立行走的能力。教参和优秀教案,它只是给我们教师提供一些关于课文的背景资料,参考意见,特别是我们教师手头现成的教案,那更是个人的见解。而我们每个人的社会阅历、认知结构、阅读经验存在差异,完全照搬别人的东西,怎能行得通呢?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要认真阅读课文,有了自己的见解后,再去借鉴他人的经验,与自己的见解相磨合,补充和丰富自己的阅读感悟,然后水到渠成地编写成教学程序。揣着自己的心血凝成的教学思路去上课,我想这样的课堂应处处闪耀着师生思维互相推动的火花,学生在智慧的引领下,才会显得更加智慧。

上一篇: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分析 下一篇:如何培养中专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